31、忍辱 ●智展
「忍辱」是大乘菩萨所行「六度」之一,《佛学大辞典》指出,所谓「忍辱」,即「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台湾近代高僧广钦老和尚于其《开示录》中,特将「忍辱」列为「持戒第一要务」,曰:「能忍辱的人,福报最大,因为能增加定力、消除业障、开启智慧。」又曰:「有苦才有行好修,没苦就没道行可言。」可见,对于拂意的逆境若能安忍,将是成就佛道的增上助缘。
印祖的受辱事件
净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在少年时期曾遭人当众掌掴羞辱,他回忆道:「忆吾童时,吾家聚族而居,每值秋获毕,村中必演戏酬神,旧例也。一日戏未开锣,予携一椅,置台前数十武之居中地点,拟坐而听。村中同姓某,粗而暴,向予厉声曰:此椅谁置?予答曰:我。语声未绝,彼即掴我两耳光,将椅抛去数尺外。予登时头痛欲昏,眼花乱灿,忍痛吞声,不敢闻于父母,恐父母爱子心切,酿成口角也。从此益知自励,不敢稍有疏忽。越数年长成,薄得村众垂青,暴者遇吾于途,迎而笑曰:请至吾家坐。予亦一笑诺之。此事生平未尝告人知,予固示弱,弱亦何妨?望尔学吾之弱,不可以新名词之竞争二字,奉为神圣不可侵犯也。」(彭孟庵〈印光大师轶事二〉,《印光大师永思集》)
这段文字是印祖对时在灵岩山寺避乱的彭孟庵居士之子开本(法名)的开示语。开本因细故与同室之人发生争执,印祖特将他召于座前加以劝勉,所以才讲起自己的这段往事。少年时期的印祖在村中的戏台前,被蛮横粗暴的村人当众殴打辱骂时,并没有以暴制暴、以眼还眼,也没有向父母哭诉自己的委屈,因为他担心父母护子心切,会再与那粗暴人发生口角与冲突。他忍了下来,甚至在多年后与那人在路上逢遇时,面对对方的邀请,微笑答应对方到他家里坐坐。
印祖说:「我并不是示弱,况且弱又何妨?希望你学我的弱,千万不要把时人所谓的『竞争』,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从祖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得窥他年少时,即具不凡的智慧与宽厚的存心,而这一切,实由忍辱磨炼而来。
学菩萨道就是要忍辱
菩萨发大心,欲度无边众生,以柔和忍辱来包涵一切,是必要的行持。张庆祝老居士曾经提及与雪公一起办事的经验:「早年跟着雪公老师学办事,有一次老师请进兰师姐和本人到某莲友家中帮忙,当时本人一听是到某莲友府中,便向老师说:『老师!我们不要去,那位莲友对我们不好!』雪公沉吟半响,然后说:『为什么不给人家高兴呢?』『给人家高兴?』--老人家常常就是这样,用最简单易懂的词句,告诉了我这顽冥的众生,原来学菩萨道就是要忍辱,就是要不念旧恶,就是要布施欢喜啊!」(〈师训集锦〉,《明伦》一八八期)
雪公云:「度众『为人轻贱』,正好灭除自身罪业。度众能忍辱,正是『有容福德相』。能忍辱包容,正可『不坏正念』。」(〈修行漫画〉,《明伦》三七四期)因此,吾人应藉忍辱破除我执,藉忍辱开拓心量,藉忍辱增长善根。表面看来步步退让的忍辱,实际是在道业上步步向前啊!
以忍辱传家
前文所云忍辱,主要紧扣学佛修行而言,其实,这美好的德行,亦可形成一种家风,成为留给子孙最好的传家之宝。
印祖云:「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镕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教育子女,当以「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为根本,因为唯有学会忍辱,方能安忍现实环境的种种考验与挑战,以坚毅的耐力,去完成自己本分内的众多事务。而这样的家风,必须为人父母以身作则,方能感召子女见贤思齐。
广钦老和尚说:「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人,终究长不大,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而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广钦老和尚开示录》)艰难困苦的环境,有时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与生命力,只要他不轻言放弃,终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这样坚韧性格的养成,端赖父母是否能以忍辱传家了。
雪公云:「家庭好坏不必管,因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只要尽本分,对得起他,恭而无失,敬而有礼,吃亏才占大便宜。我们学佛者应忍辱,在家若无人来辱,何处有辱可忍?人对我们恶,愈成就忍辱工夫,愈增道德。」(〈明伦采风〉,《明伦》三五五期)行走于世间,随时都有拂逆之事降临,若能安忍并超越它,道德自然更显一分光华。
因此,忍辱不只是吾人在娑婆世界的平安符,更是在遭遇困顿与挫折时,不致堕落、沉沦,且能持续前进的动能。且让吾人以柔和忍辱为衣,在五浊恶世的凄风苦雨里,逆风前行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