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惭愧 ●智展
「惭」、「愧」属于「百法」中的「善心所」,是吾人学佛修行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心理作用。何谓「惭」?《瑜伽师地论》曰:「谓诸菩萨,于罪现行,能正觉知我为非法,内生羞耻。」就是能清楚觉察自己做了恶事,并由内心生起羞耻之心。何谓「愧」?曰:「即于其中,能正觉知于他敬畏,外生羞耻,是名为愧。」就是觉察自己做了恶事之后,因为敬畏、愧对他人的缘故,而能生起羞耻之心。因此,虽同为羞耻心,但有「惭自」、「愧他」之别。
《佛遗教经》云:「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惭愧如同铁钩一般,能牵制人不做非法之事,所以必须常常以惭愧来庄严自己的心灵,不能稍稍间断。假若离开惭愧羞耻心,就没有善法,就会失去各种功德,而与禽兽无异了。
发惭愧心是改过第一步
明儒袁了凡改过迁善而转变命运的故事,相信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他在《了凡四训》中提到,若欲改过,应发三种心,首要即「发耻心」,亦即发惭愧心:「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吾人应常常思索,圣贤与凡夫为何有天渊之别?原因即在于凡夫常常耽溺、纵情于五欲六尘中,而且背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事,还沾沾自喜以为不会有人知道,一副值得骄傲的模样。要知道,惭愧、羞耻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拥有它就能反省、提升而成圣贤,失去它就会堕落、沉沦而为禽兽,若欲改过迁善进而转变命运,发惭愧心实在是关键而重要的第一步啊!
印祖自称「常惭愧僧」
印光大师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不论道德、学问、修持都为当时的佛子所景仰,但身处人人竞相自我标榜的时代,印祖却总以「常惭愧僧」自称,不媚于俗,也不同流合污。
其弟子德森法师曰:「我师印公老人,古道可风,虽数十载勤苦修习,年臻耄耋,道德崇隆,行解超越,中外景仰,四众倾心。而自视欿然,常称惭愧,每见世风日下,益自振奋。故近年来,自知世缘将尽,凡遇小有不适,便函示森云:『光大约不久了,若死,决不与现在缁素相同,瞎张罗、送讣闻、开吊、求题跋,歛些大粪堆到头上以为荣。如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千足万足。至于作传、铭、赞、诔、联者,教他们千万不要歛大粪向光头上堆。好好的佛法,就被好名而恶实的,弄得糟透了。吾人不能矫正时弊,何敢跟到歛大粪的一班人凑热闹。光无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印光大师永思集》)
在弟子眼中「道德崇隆,行解超越」的印祖,却认为自己毫无实德,不值得颂扬。他认为时下那些「好名恶实者」的行为举止,只是在歛大粪往自己头上浇,对道业根本毫无实益。因此,他老人家以「常惭愧」自居,终身韬光养晦,戮力于净业的修持。祖师神圣的光辉是以惭愧心庄严出来的,吾人无修无证,更应惭愧万分。
亲近善士惭愧自生
或谓:惭愧心对于学佛人的道业既然如此重要,该如何使这「惭耻之服」,常常穿在心灵之上呢?净宗八祖莲池大师说:「我未出家时,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他人导之为,而我自羞惭愧耻,纤毫必不肯为。所以者何?良繇吾前世亲近好人,八识田中领纳得好言语,所以今生自然见恶则耻,不肯去做。你们要着实亲近好人,当早晚发愿之时,当愿世世生生亲近善知识。」(《云栖法汇‧警众》)
常常亲近善知识,领纳良善的言语,熏习上品的德范,心中自然就有一把鉴别是非善恶的尺,即使遇到有人怂恿为恶,惭愧、羞耻之心也会立刻生起,禁止自己继续起恶念、犯恶行。由此可知,惭愧心的培养、生发,实在与亲近的是恶友或善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印祖云:「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唯有常生惭愧心的人,才会不断反省自己的过失与不足,敦促自己的身口意趋向清净的境地。所以,惭愧不是自卑,而是所有世出世的圣贤在心灵上共同的「制服」。从今日起,且让吾人用这「惭耻之服」来庄严身心,一起加入佛菩萨的行伍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