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一天 |电子书在线

admin 电子书评论1阅读模式

17、待人  ●智展

 

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不论在家出家,总离不开与人相处。拙文先前曾针对「夫妇」、「亲子」、「婆媳」三层关系,细部探讨佛家与儒家对于相关议题的提点。以下则就总体的「待人」入手,简要提出佛、儒二家的基本原则与态度,期能对于大众在自行化他的菩提道上有所裨益。

 

以诚待人

 

「诚」者,真实无妄也。学儒、学佛首要心地正大光明,于人于己,真诚无伪。故佛家「五戒」中讲「不绮语」,意即修行人当该本乎真诚,不刻意谄媚讨好人,言语态度应出于本心之自然,处处合于实质,这样才能令心术端正。孔子待人讲求「直道」,此亦与「诚」字相呼应。他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表示,自己对于人,不毁谤谁,也不称誉谁,如果有所称誉,必经试验其人有所誉的事实。所以,「直道」就是不谄词令色、谄谀取容。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人君正因为以直道而行,所以人皆向善,而当时(春秋时代)的人民当然也可用直道教化他们,使其心趋向于善。可见,自身以诚待人,也能发挥广大的教化力量。

 

弘安居士在〈香不燃何以显其香〉(《明伦》一七一期)一文中,曾提及雪庐老人对于弟子的教诲:「雪公老师不时教诲弟子,凡事必须发乎诚心,多为他人设想,千万别心存勾勾道道,这样办事才能免于过错。然而在弟子们遇到逆境,垂头搨翼之际,即慈语谆谆道:『孩子啊!修行如果这么容易,何以要三大阿僧祇劫?你要知道,不受魔难不成佛啊!』」以诚待人,难免遭受横逆,但那正是对自己修养的挑战,若能坚持到底,亦是入道妙门。

 

以谦待人

 

「谦」者,敬让而不自大也。自身虽有才能,但不锋芒毕露、以骄示人,如此方能受人敬重,进而以德化人。《韩诗外传》记载,周公之子伯禽受封将赴鲁国时,周公特别叮咛他待人接物之道,自叙「虽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因此他训示伯禽:「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意即纵使自己「德行宽裕」、「土地广大」、「禄位尊盛」、「人众兵强」、「聪明睿智」、「博闻强记」,也必须「守之以恭」、「守之以俭」、「守之以卑」、「守之以畏」、「守之以愚」、「守之以浅」,如此方能得「荣」、「安」、「贵」、「胜」、「善」、「智」的好结果。因此,欲深得人心,欲广结善缘,必得从培养谦德着手。

 

试观《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凡有所见,不问四众,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菩萨正因以谦自持,故能见一切人皆如见佛,吾人若能见贤思齐,不仅可以与人为善,更能消弭与我执密切相关的憍慢之心,怎能不勉力而行呢?

 

以恕待人

 

「恕」者,推己及人也。若能时时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即能培养宽厚之心,为人宽厚,则人必敬服,故孔子云:「宽则得众」(《论语‧阳货篇》)。在《论语‧卫灵公篇》上,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训勉子贡,「恕」字终身可行,而它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换言之,常存「柔软心」就是恕道精神的表现。

 

汉桓帝时,南阳太守刘宽掌理三郡,办理政事以仁厚闻名,即使属下有了过错,只是以薄鞭轻罚,以示耻辱而已,而推行政事若有功,皆让给属下,百姓感念他的德政,都深受感化。有一次,刘宽准备上朝,衣冠装束整齐时,夫人却命侍婢奉肉羹进入,故意翻倒沾污他的朝服,但刘宽神色不变,仍然和蔼地慰问侍婢说:「肉羹是否烫伤了妳的手?」他的度量宽宏,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因此时人都尊称他为「宽厚长者」。

 

《训俗遗规》曰:「待己者,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者,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自身进德修业,标准理应从严,然而对待他人,标准则必须放宽,因为这不但能培养仁恕之心,也能化解彼此间的怨恨。为人着想的仁恕之心,与佛家的基本教义「慈悲」并无二致,待人接物若皆能以此为出发点,自利利他事业的障碍自然减少,道心亦必生机盎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30日11: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58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