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一天 |电子书在线

admin 电子书评论1阅读模式

26、忏悔  ●智展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首偈颂出于《普贤行愿品》,佛弟子们都琅琅上口。的确,「忏悔」在修行过程中,扮演至关紧要的角色,若不懂得时时发露忏悔,欲了生脱死、成佛作祖,无异自欺欺人。印光大师说:「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可见,真诚无伪地坦露,并对自己在身口意上的缺陷、瑕疵怀抱惭愧之心,实是成就道业的根基。

 

忏其前愆悔其后过

 

何谓「忏悔」?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上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由此可知,忏悔的真义不但在对先前的罪业表示悔过之心,更要有永不复作(不贰过)的坚定愿力,如果只是「忏其前愆」而没有「悔其后过」,就不是诚心忏悔,而只是半吊子罢了。

 

针对凡夫众生在忏悔上的虚应故事,南宋大慧普觉禅师在他的语录上,曾这样描述:「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穷年,以为日课,此乃愚之甚也。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此吾佛忏悔之意。学道之士,不可不知也。」断相续心,永不复造,说来容易,能否做得到,在在考验佛子的毅力与决心。可见「忏悔」二字的内涵,不仅在表面文字的理解而已,它关键的实质,是吾人必须倾一生之力去实践,方能有所领悟。

 

忏悔转因果

 

在佛门中,吾人常听祖师大德说,必须深信因果,事实上,一个人确实必得深信因果,才能由衷发露真忏悔。印祖说:「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恶者,则亦有转祸为福,转福为祸之种种不同。以故圣贤皆注意于修持,佛法亦注重于忏悔也。能忏悔往愆,聿修厥德,则一切受用,皆非宿业所感之旧矣。宜详阅袁了凡〈立命篇〉,则可悉知。」(〈复叶沚芬居士书一〉)古来世出世间的圣贤,正因深知因果不虚,所以都非常重视心地的修持,强调德性的涵养,而这正与佛家注重忏悔的旨趣一致。人的一生当中,长寿或短命,穷困或显达,虽然由宿生的业因决定,但是,真诚地忏悔过失,让光明的德性显露,却能转变命运,将人生导入坦途。大家所熟知的明朝袁了凡的事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雪公说:「因果本由心造,罪福亦由心转,罪恶喻如霜露,忏心喻如杲日,但求日后不再作,即是杲日常明,杲日之下,霜露不存。」(〈明伦采掇〉,《明伦》二四三期)能真心忏悔过失,就像天上高悬着明亮而充满热力的太阳一样,能让凝结在心地上的冰霜(罪恶)消融殆尽。心地坦荡光明,没有了罪恶的阴影和负担,自能转祸为福、逢凶化吉,而这一切都由于罪业隐没,心地的德性显露的缘故。

 

世间二健儿

 

印祖在〈复周智茂居士书〉上说:「经云:『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说之无益。譬如读方而不服药,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药,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坚,一暴十寒,则徒有虚名,毫无实益矣。」世间有两种强而有力的人,一种是自然不造作罪业,一种是造作罪业后能真心悔改。忏悔要真心,若心不真,口头说说是毫无益处的,就像只读药方而不吃药,病情绝对没有康复的希望。最怕的是立志不坚定,行持一暴十寒,这样到头来,只是徒有修行之名,而没有任何实质的益处啊!

 

「忏悔」是了生死、成佛道的根基,唯有真心忏悔,才能真正止恶修善,乃至圆满究竟佛果。要做到「自不作罪」或许不易,但我们可以不断鞭策自己,真心实意地忏悔,如此一来,才称得上是菩提道上勇猛精进的「健儿」,而非虚有其表,欺诳佛菩萨的佛门骗徒。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30日11: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58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