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一天 |电子书在线

admin 电子书评论1阅读模式

44、善教儿女  ●智展

 

现代人生活忙碌,孩子不但生得少,陪伴的时间也不多,有时候孩子待在保母家或安亲班的时间,比在家中或父母身边的时间还多,因此,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一环着力,实是一大考验。或许有人认为,陪伴孩子的时间虽不多,但投资在孩子身上的金钱却加倍,这样应可弥补家庭教育的薄弱与不足。殊不知,孩子在童蒙时期最依赖、亲近的还是父母,且其成长的黄金时期只有一次,为人父母若无觉察,一蹉便成百蹉,孩子长成,难以调教,就后悔莫及了。

 

如何「善教」儿女

 

所谓的「善教」儿女,并非要父母辞去工作,凡儿女之事都亲力亲为,而是要掌握重点。现代父母在教养上用力最多的部分,多在儿女才艺的养成,但身为父母能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礼物,应该是人格的塑造与培育,古来用心于教养子女者,即在此点上下功夫。

 

如清代王心敬〈丰川家训〉道︰「教子弟,第一戒其虚浮,禁其奢侈。盖虚浮不戒,习以成性,将来必至丧却人品,坏忠厚家风。奢侈不禁,缘为固然,将来必至荡业败产,困顿流离。」又如因公务而离家在外的纪晓岚,在寄给夫人的家书(〈寄内子〉)中,提示以「四戒」、「四宜」教子︰「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十六字,浑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

 

古人教养子女所着重之处,看似平凡无奇,但要落实成为子女人格中的「基本配备」,非得父母时时引导、提点不可。而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就得做模范,因为身教永远比言教更具说服力。印光大师说︰「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预知,况出模乎。」(〈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家庭教育就在日用平常间,现代父母纵然忙碌,也没有推卸责任的借口,端看愿不愿意落实执行。只要愿意下功夫,古人有许多「家训」都值得现代人参考,找到了可以在生活中实行的下手处,才算是掌握了「善教」的要点。

 

母教重于父教

 

在教养子女的职责上,父母均需分担与尽力,不过,在角色的重要性上,母亲比父亲更胜一筹。印祖说︰「人少时,常近于母,故受其习染最深。」(〈复永嘉某居士书一〉)又说︰「人之贤否,资于母者,比父为多。以胎时禀气,幼时观感,有不期然而然者。」(〈李母黄太夫人墓志铭〉)人打从在母胎期间,就跟母亲最为亲近,而在年幼时,也多半依赖母亲,受母亲影响最深,因此为人母者若能意识到善教儿女的重要性,就能及早在儿女的人格培育上扎根。

 

说到母教,印祖认为从「胎教」就要开始做起︰「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庄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天下太平之根本〉)而孩子出世,渐渐懂事之后,就要开始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懻慕。再另念佛、念观音,以其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蹧践字纸、蹧践五谷、蹧践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憍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母亲在教养儿女上若能及早掌握根本,就不用担心未来儿女没有成就,反之,若不明所以乃至错失良机,则孩子才真是「输在起跑点上」。

 

教女甚于教子

 

既然母教在教养子女中是关键环节,印祖便提醒为人父母者,应在教女上格外用心。何以故?祖师说︰「今日之人女,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国,当以教女为急务,勿曰:此异姓之人,吾何徒受此忧劳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即属莫大功德。况女能德镇坤维,其子女必能肖其懿范,荣何如之。况自己子孙之媳,亦人家之女乎?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复永嘉某居士书一〉)家中的女儿,来日便是他人孙儿的母亲,若具贤德,即能培育优质的后代,这对家国的兴盛与否有关键影响力,也是天下能否太平的根本与基础。千万不能存有「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的观念,而在教女上懈怠、放松,若人人有此迂腐偏见,就不能寄望家中男丁将来能娶得贤媳。所以,女儿不能只是生来疼惜、宠爱,或「放牛吃草」,还是得和教养儿子一般用心、尽力。

 

印祖云︰「世间最大之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之罪业,莫过于不教儿女。以儿女贤,则有益于国家社会;不贤,则有损于国家社会故也。」(〈复飞青居士书〉)学佛人建立佛化家庭,不能自外于国家社会,故亦应于此着力,如此才是「敦伦尽分」,并为自己的道业多添一股增上助缘。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30日11: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