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一天 |电子书在线

admin 电子书评论1阅读模式

29、发心  ●智展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发心」既然是入道要门,及佛道能否成就的关键,则进一步要问的是:何谓「发心」?《佛学大辞典》曰:「发心,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换句话说,「发心」就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佛弟子唯有启动这样的心念,方能驱策身心往觉悟、解脱的大道前进。

 

发心可转业、满愿

 

或问:「发心有何功用呢?」彻悟大师云:「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持业,不由别人。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彻悟大师遗集》)愿不愿意发心,都是由自己作决定的。正如吾人若愿意发心念佛,持佛名号相续不断,则心便能与弥陀大愿相感应。心念常与佛合而为一,就能转娑婆秽土为极乐净土,转六道轮回为莲花化生,这其实都是自己愿意发动广大的菩提心所致啊!

 

又,莲池大师云:「在家出家,一切人等,凡有所求,不必劳形役志,百计谋画。希望成功,亦不必祷神祠天,宰杀牲牢,谓乞福祐。但发心积善,善集愈多,必能随其所求,而满其所愿。」(《自知录》)由此可知,发菩提心上求下化的结果,不但能转生死业为解脱业,过程中所累积的诸多善心、善行,也会形成一股力量,让自己的心愿在无形中获得圆满。因此,发心虽只是菩提道的起步,却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用,而这一切实由自心所生。

 

发心要正、要真

 

承前所述,若欲发心而起转业、满愿的作用,前提必得要真正发心,而非虚矫造作。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发心呢?省庵大师说:「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这样的发心才是「正」。又,「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这样的发心才是「真」。由此可知,真正的发心是以佛菩萨的立志、存心为标准的。

 

雪公曾经勉励中国医药学院(今中国医药大学)医王学社同学:「学佛要先知无我,发心利众,直心道场,不可浮夸。作慈善事,应知纯为救他,万勿假公济私,或沽名钓誉,则不失为正士,否则伪善真恶矣。」(〈雪公勉语〉,《明伦》一七Ο期)唯有存著利他之心而发心,抛却个人的欲乐、利害,方能与佛菩萨的慈悲、智慧相应,走上坦荡的成佛之路。

 

或谓:「发心学佛,为何标准要订得如此高远?」印光大师在〈复冯不疚居士书〉中说:「凡发心学佛之人,必须所作所为,高出平人之上,所谓高出者,谓能力敦伦常,恪尽己分,父慈子孝,是所应然。」要圆满佛果、成就佛道,所作所为本来就要高出常人许多,而印祖特别强调,所谓「高出」之处,就是要能「敦伦尽分」,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令人对佛法生起信心。印祖在这里点出了发心学佛所应做到的基本面,然而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我们用一生的心力去实践了,可见真正的发心并不像口头说说那般容易,必须切实身体力行。

 

发心要长远

 

发心除了要正、要真之外,特别重要的是要长远,因为凡夫如吾人,做任何事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若这样发心,在迢遥的菩提道上,是软弱而不堪一击的。雪公说:「咱们发心,不到五分钟就消失了。菩萨发心,是永无终止之时。」(鞭鼓生〈五分钟的发心〉,《明伦》二五三期)又说:「佛经云初发心菩萨即为等觉,惜数年退转,故发心修者多,成就者少,非佛法不灵,乃大家不信,不能坚持到底,只要坚持去做,任何一句佛法,皆能成功。」(〈六十三年灵山寺佛七开示〉,《明伦》四Ο期)可见,唯有长远而坚持的发心,才能不断鞭策自己迈向菩提路的终站。

 

释迦世尊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说道,娑婆众生若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修三种福,其中之一即:「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由此可知,发心不是一时冲动,也不能随人生境遇的顺逆而有所更改,必须尽此一报身,「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漫漫的菩提路上,佛弟子不能只有跑百米的冲劲,还必须具备挑战长程马拉松的韧性与毅力,唯有将初发心的勇猛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超凡入圣,成为选佛场上的赢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30日11: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