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一天 |电子书在线

admin 电子书评论1阅读模式

38、不偷盗  ●智展

 

「偷盗」是佛门所谓「十恶业」之一,意即「不与取」。凡是他人的东西,在没有经过对方同意之下,不论有意或无心,只要擅自据为己有,就是偷盗的行为。在现今这个投机风气弥漫,宵小及诈骗集团猖獗的社会,媒体报导总是充斥着偷拐抢骗的行为,显见偷盗恶行之甚嚣尘上。因此,表彰不偷盗的善行,确立学佛人立身处世的准则与方向,有相当的必要性。

 

谨守分际不随染缘

 

学佛便是在「戒定慧」三学上熏修,而持戒首重五戒,不偷盗即是五戒之一。雪公弟子曾提及老人家在持守五戒(特别是「不偷盗」)上的严谨:「老人平日自律甚严,弟子均知,更不待言。常说一切戒律,首重五戒,因为此乃人格的基本,认真持守,方保人身。举其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在『不偷盗』方面,对于办公室的纸张、信封,从不敢擅自挪作私用;对公家的钱,一丝一毫也不敢纳入腰兜。其他诸如买砖的钱不买瓦、买瓦的钱不买砖等等,老人家都是谨守分际,终身奉行。」(吴思飞〈广学三藏教 不改弥陀行─雪庐老人对佛教八宗的看法〉,《明伦》三Ο六期)持戒严谨,在于深知「因果」之理,因此对于非己之物,不存任何非分之想。预防偷心现行,要在个人的念头、行持上着力,这不但是修行的工夫,也是为人的根本涵养。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外界的种种诱惑,是挑动众生偷心相当关键的因素,因此,要将「不偷盗」持守得好,除了上述的认知,还得不随染缘。雪公弟子说道:「恩师(雪公)教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当六根与六尘接触之时,必须提高警觉,及时回光返照,勿受外境的污染!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时时记着『净』字,力求身净、口净、意净,便是修学佛法的秘诀!」(智果〈修学法要─浅释内典研究班班训〉,《明伦》一七三期)唯有力求身、口、意的清净,方能不受浊世以贪名图利为尚的价值观影响,而做出盗财、盗名、盗位等种种下劣行径。若不知检束身心,而一味放纵欲望,随染缘牵引而去,那自然就渐渐失去人格,而与三恶道相应了。

 

无功受禄等同偷盗

 

持守「不偷盗」戒,看似平易、简单,但若论及细微之处,对于修行在在都是挑战。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记载一位鄞县书生的故事,可以提供吾人反省、思量。

 

话说,此书生虽善于文章,却始终无法考取功名,只能以教书勉强养家活口。后来生了一场大病,病中梦见自己竟来到地府,纳闷之余,就问阴间的官吏:「我生了这场病,是不是就快死了呢?」阴司回答:「你还不会死,但是你的禄运已尽,恐怕不久也会来这里报到了。」书生不解,急忙说道:「我平生以教书为业,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何禄运已尽呢?」阴司说:「正因你是老师,却没有好好教书,只是虚受别人的报酬,形同『无功窃食』,因此才大大削减了自己的禄运,也连带抵销了阳寿。」书生从梦中惊醒,后来果然一病不起。临终时,因将这件事说给身旁的至亲好友听,以作为警戒,才因此流传开来。

 

由这则故事可知,偷盗并不仅止于偷人财宝、名位等有形之物,倘若无功受禄,也等同偷盗,不仅折禄也折寿。现今社会流行「 A好康」,最好自己不用付出半点劳力、心力,就能名利双收、口袋满满。殊不知,因果丝毫不爽,非分的财宝与名位,终究得以另一种形式去折抵、兑换。试问,这真的占到便宜了吗?

 

不偷盗的利益

 

在《十善业道经》中,佛对龙王说了远离偷盗的十种利益,可作为吾人持守不偷盗戒的激励与助缘:「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败家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可见,不择手段去强取豪夺,不如谨守分际、安分守己,因为那才是让生活和心灵永保富足的根本之道。

 

佛在《辩意长者子经》上又说:「不盗常大富,自然钱财宝,七宝为宫殿,娱乐心常好。」不偷盗就能得到富贵的福报,钱财宝物自然拥有。来生居住在七宝庄严的宫殿,并能常保快乐无忧之心。学佛人若欲在这一切「向钱看」的浊世离苦得乐,实应于此深思、琢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30日11: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