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夫子直以可继可传之道答之」,这可以被继承、可以传下去的方法,就是告诉你,你被欺骗可以,但是不要遭陷害,这是一般人能够受持得了、能够做得到的。这裡举了例子,大舜就是这样。这个例子可能就是指大舜,他父母骗他到井裡。到了井裡之后,大舜的父母要把他谋害,就把土往井裡埋,想把他给弄死在裡头。大舜知不知道?他知道,知道父母要谋害他,但是他有没有下去?他真的下去了。大舜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为什麽?我们没有大舜的智慧、没有他的那种善巧。人家大舜事先就已经在井裡面挖了通道出去。历史上真有这个典故,他父母把他活埋,以为他已经死在井裡了,又看到他回到家裡来了,大吃一惊。大舜好像什麽事都没有发生,不动声色,依旧是孝顺父母。这个我们一般人学不来。他是「以听父母之揜」,就是听任父母来谋害他,但是他知道怎麽找出路。他已经有出路了,所以就任由你去干,恆顺众生。真正的大圣人,他有这样的智慧,所以他不怕下井裡,就不怕被你陷害。
但是这种非可继可传之道,你这样去教人不行。将来要是你父母真的要陷害你了,你也就被他陷害了,你没有大舜的这个本事,你就被陷害了,那实际上陷父母于不义,陷父母不义就是不孝。曾子就有这麽一个典故,曾子有一天被他父亲打昏了,因为曾子很孝顺,「二十四孝」裡面也有他,很孝顺。父亲打都不避,任你打,打得昏死在地。等救活过来之后,孔夫子就狠狠批评他,说你这样做是陷父亲于不义,如果父亲真的失手把你打死了,你不就是大不孝吗?陷父亲于不义,大不孝。所以对曾子这一类的,属于寻常孝子,「若寻常孝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父母要是小打小闹的,拿个小竹条打一打的,那就受一下没关係,受点皮肉之苦,恆顺众生可以;他拿大杖,你一看他来势凶勐,不行,你不能就在那乾受,真的会打死人的,你就得走,跑。跑也是孝顺,因为父母在气头上的时候,他一下失手打死了你,这可不得了,他后来会很后悔。所以全都是为了父母。这种是寻常孝子可以继承的方法。
夫子在这裡是对寻常孝子讲,寻常人行仁,遇到了人家欺骗、人家陷害,我们应该怎麽做?见到人陷害,我们要走,我们不要上他当。这章主要是讲这个问题,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得就更清楚了。但是,真有像舜一样的智慧,那是圣人,你来陷害我,我就让你陷害,但是你陷害不了我,这个高明。如果不是真正有大智慧,做不来。所以这个我们自己衡量衡量自己,应该能到什麽程度。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我们坚持行仁这种方向,真正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这个方向我们不变。即使是再多的人欺骗我、毁谤我、陷害我,我都坚持这个方向,但是我要有智慧避开你的陷害,这明哲保身,全身以行仁,这是夫子给我们讲的。所以你看,夫子很中庸,他不是那种匹夫之勇。我们再来看下面一章,第二十七章。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学于文』者,我们来看雪公的《讲要》,「君子博学于文」什麽意思?「博学于文者,多念书也」,就是讲学文。学文,多念圣贤书。「学问载于书籍,书皆是文。博学者须将一门学通,再学另一门,愈学愈博也」。这裡跟我们讲到一个博学很重要的理念,博学不是说什麽书都看、同时看很多书,这个就错了,这裡讲到的「须将一门学通,再学另一门」,书很多,一本一本的看。《弟子规》上讲的,「此未终,彼勿起」,你一门未通,不要开第二门,掌握一个一门深入的原则。你同时多门的话,学不好,为什麽?心力有限。
我们恩师曾经向教育工作者们提了一个这样的建议,说我们现在的正规学校,譬如说小学上的科目,它这方法是什麽?一年级譬如说读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二年级也是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也是语文、数学、英语,同一时间读三门甚至更多门。对孩子是不是利益是最大的?不见得。你看《三字经》上面讲的,「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贵以专,专就是学一门,一门学通再学第二门;他没通,不要开第二门,这是贵以专。所以我们恩师讲,看看能不能做一个实验,用古人的方法、用贵以专的方法。譬如说学语文,你就专学语文,不要学其他门。这六年的语文课我全在这一、二年裡面学完。我课时是一样,只是什麽?我先学完语文,再学英语,再学数学,课时一样,但是我们学了一门再一门。最后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考试,看看这样贵以专这种学法的学生是不是成绩会更好。应该会是,为什麽?因为当我们学一门的时候,那个心力是集中的,人专心,他领悟力就强,记忆力、领悟力都比较强。现在的孩子其实看起来挺苦的,你看上学揹的书包裡面好多门课的那些教科书,书包也很重,这是已经很苦了;你要学一门,这书包就放一本书,这多好,轻轻鬆鬆。另外,上午上三堂课,上完语文一小时,完了下来隔十分钟又上数学,隔十分钟又上英语。上了语文,语文的知识还没有消化吸收,立刻就换了题目,上第二门课的时候还是煳裡煳涂,那个思想还在第一门课上,这脑袋裡像浆煳一样,所以这个往往可能是事倍功半。
古人讲的博学不是说同时开很多门一起学,那学不好;博学还是一门一门的学,学一门通了,再学第二门,「愈学愈博」,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也是这样,你看传统文化,至少我自己是这样学过来的,这三年多,我们恩师教我怎麽学?方法就是习讲。因为习讲,我认真备课,学得就认真,但不是让我同时开好几门课,不是,只能讲一门课。所以我讲《弟子规》,全副精力就准备《弟子规》这个课。《弟子规》讲完了,再讲譬如《孝经》,《孝经》我讲了四十小时,从头到尾讲下来。讲完了,然后譬如下一个就是《朱子治家格言》,也是从头到尾讲。学了一部经典,学好了我们再学第二部。我们恩师要求是什麽?这部经你要能讲才叫学通,这是最低标准。你要是不能讲,那不能叫学通。学完这个之后,我们再开始学四书。先讲完《大学》,现在讲《论语》,都是一部一部来,不能同时开两门以上,这就不行,就一门。两门以上,这心力就分散了。这样我们的学法,真的感觉到很有受用,很法喜。譬如说我现在准备《论语》,我就不要再花心思去想别的科目,专心在这《论语》上。人专心了,对于这裡面的意思就比较容易领悟,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人专心可以事半而功倍,这个是方法。
底下雪公讲,「约之以礼者」,什麽叫约之以礼?「曲礼云」,「曲礼」是《礼记》第一篇,「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道、德、仁、义,这是讲到四桩事情。道是讲宇宙人生的本体、真相。道是无形无相的,德是有形有相的,可以见到的。道我们是没有办法看到,可是看到德,随顺道的是德。仁是讲我们的存心,内有仁,对外也要行仁,半内半外。道和德,道是无形的,德完全是内、内在的,仁是半内半外。义是宜也,应该的。假如道和德和仁都不能够推行,也要推行义,就是该做的我们去做。上古时代,大家有道,有道就不需要讲德、仁、义和礼,自自然然他就有德、有仁、有义、有礼,这叫性德,道本来就应该是这样。道不存了才讲德,所以你看老子《道德经》裡面讲的,「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本来是和的,这五伦关係本来是和的,这是道。有了道,何必还要讲孝慈?父慈子孝是德,不需要讲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可是道没有了,就六亲不和的时候,道没有了,那麽就得讲德,要讲父要慈、子要孝,这就有五伦裡面的十义了。十义是随顺道的,叫德。德没有了就讲仁,你看到孔子讲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到孟子,战国时代,仁都没有了,就讲义。义都没有了,就得讲礼。礼是最低界限,如果没有礼了,说老实话,这天下大乱,道德仁义礼什麽都没有,就大乱。礼是最基础的,礼是什麽?礼尚往来,大家都有个礼节、有个规范,行为规范,至少,虽然没有道德仁义,也不会出格很远。道德仁义需要用礼去体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