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7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七集)  2010/6/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47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今天我们来看「述而第七」,第六章。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章孔子为我们说的这四句,总共十二个字,可以说是整个儒学的大纲,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裡头含有的义理非常丰富。我们认真的来学习,努力的去落实,真能做到这十二个字,这一生也就能成圣人了。

 

我们先看李炳老《雪公讲要》,「此章书为儒学之总纲,圆该中国文化之体相用」。这是雪公根据对于《论语》深入的研究之后,他把这一章发掘出来,立为我们儒学的总纲领,裡头有体、相、用,而且是圆满的包括了。雪公对这章的注解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是整个《论语》裡面注解最长的,我们来细细的学习。他说,「志、据、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学之方法,道、德、仁、艺,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实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是讲方法。怎样求学?我们对道要有志向,「志于道」也就是我们此生学圣贤文化的目的、方向是道,也就是说希望这一生能成就圣人。古人讲得好,志取乎上,仅得乎中,你立志高远希望成圣人,而且一生去努力,即使是不能成功,你也能够成为一个贤人;志取乎中,得乎其下,如果你把志向立在贤人上,你可能只能得个君子。所以,立志一定要高,这是我们学习的动力。这裡讲到的「据、依、游,底下我们会细细的给大家来分析。志、据、依、游,是讲的求的方法,这四个字的对象分别是道、德、仁、艺,这是我们讲的实学。实学是真实的学问,不是记问之学。如果我们学《论语》只能记一些词句,你能够倒背如流,甚至能够讲得天花乱坠,但是没有把《论语》真正落实,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待人处事接物上,这就不叫实学了,这只能叫记问之学。孔子讲得好,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没有资格做老师。一定要什麽?「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你要去应用、去时习,这才称为实学。所以,看你有没有真正学到实学,怎麽看?看你的气质有没有变化。古人讲,学问是在变化气质,不在于你能记多少、能背多少,在于你能改变多少。你自己的习气、毛病能改多少,这是看你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实学。

 

我们看下面说,「道是体,德是相,皆是内在。仁、艺是用,皆是外在」。这个道、德,它是两个,它不是笼统的讲一个。道讲的是体,这个体是本体。什麽本体?我们整个宇宙的本体,它是生命的本源,它是万物的根本,这是讲本体。本体没有形相,所以你看不见、摸不着,眼睛不能见,耳朵不能闻,身体触摸不到,甚至你的意念都想像不到,我们六根没有办法接触到的,更不是语言可以能够轻易表达出来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你道不出来的,讲不出来的。讲得出来的,只是个近似,只是个比喻。一定是要我们自己把妄念息灭掉,用我们的真心去感通,这才能够体验得到。体验到了,你也说不出来,说出来的也是个彷彿、大概。别人要想得道,还是要自己去体验,所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譬如说这杯水,裡头装的水有多冷、有多热,我给你形容,这是摄氏七十二点三度(假如这麽说)。这个水是什麽样的感觉,喝进去的口感是怎样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水的硬度有多少,我给你一大堆的指标、一大堆的形容,你听了也只是个彷彿大概。你怎麽才能真正的感觉?你喝一口就感觉到了,「原来你说的是这个样子的」。要是你没喝,我再怎麽说得清楚,你也是不能真懂。

 

所以道要去证得,证是证明,你要证明,你要去体证。怎麽去体证?「据于德」是你的体证,你得依据道德的德。德是什麽?随顺道就是德。这个道是无相的,你没有办法用六根去接触,我们又怎麽能够证道?可以。道,它有显相,显相是德,德是相,相是体之相,体是相之体。所以,你要证得这个本体,你可以从相上入手,相是能见、能感知的。一个人有没有德,你能感觉出来,他有德性还是没德性,你能感觉得到。我们要修德,修德才能证道,这是你证道的方法。虽说德是道的相,但是它也很难去完美的表达出来,它毕竟还是内在的东西,虽然我们知道,但是它也是一个无形的东西。譬如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德,但是世界上你找不出一个东西叫孝,找不出一个东西叫悌,找不出一个东西叫礼义廉耻。这是德,可是它又是无形的,但是你能感知。一个人是不是孝子,你就从他的表现能够感知,这是他内在的这些德往外透露出来。所以,虽说是内在,能够感知,但是虽说能感知,又是无形的。外在的东西呢?道和德都是内在,表现在外在就是仁和艺。仁和艺是用,你看,体、相、用,用是作用,这是外在的,外在的就更加能容易辨别。

 

底下又说「仁是用之总,喻如总根,半内半外」。这个仁,说是外在,它还有点内在,它也是一半属于德这边。就好像一棵树的根,这根连在外面也有一些,跟树干连在一起的,这个根有半内半外。内,通德、通道;外,连着艺。

 

「艺是用之别,喻如枝干,纯属于外」,这是纯粹是外在的用,它是枝干。一棵树的枝干都显露在外面,你能看得很清楚,这是仁的显发。这个艺是包括一个人的能力、他一切的技艺,乃至包括他的举止行为。一般儒家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六艺。第一个是礼,也就是你的举止行为,这都属于艺。这都是什麽?我们眼睛看得见的,能够感知到的外在的东西。可是,内、外是一不是二,有其内必有其外,我们讲诚于中、形于外,所以通过外在也能够看到他的本质。那麽,通过外在的修行,也能够回归到内在的本体。

 

这是孔子教学的善巧,「孔子学说,以仁为本,由仁发艺,以艺护仁,仁艺相得,喻如根干互滋」。孔子的学说就是以仁为根本,你看《论语》裡面讲仁的篇章很多。他所有的这些行为都要以仁做为根本,我们称为仁人。仁是什麽?简单的讲就是仁者爱人,仁就是爱,自爱爱人。真正到达完美的仁的境界,是自他不二,自他一体,整个宇宙跟自己融为一体。这个是事实真相,到这个境界,你就证道了。所以道的本体虽然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甚至不可思、不可议,可是我们一生只要力行仁,最后你就能够证道。仁是讲我们的心地,由仁来发艺,发是发挥,发出来的就叫艺。因为心地是仁,所以发出来的艺都是跟仁相应的,一切的言语造作统统都是仁爱的发挥。孔子教学重心地,重心地是根本上修,但是在行为上又重视礼。礼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最基本的标准是《弟子规》。把《弟子规》做到,这是什麽?这就是修仁。《弟子规》是什麽?由仁而发的,要是你真正得到仁,你所说的、所做的,对照一下《弟子规》,完全相应。《弟子规》没有别的,就是从仁爱的心地裡发展出来的,有这样的心必定有这样的言行。但是现在我们心地失去了仁,那麽要修先得从言行上修,所以刚开始就得要有板有眼的对着《弟子规》来修。我们天天得做忏悔反省的工作,拿着《弟子规》做功过格对照对照自己,看看今天犯了几条。刚开始,我自己就有经验,对照《弟子规》,一天下来这功过格画了几十个叉,一百一十三条的《弟子规》,真的,仅能做到一半就不错了。别看《弟子规》好像很简单,你要真做到也不容易。

 

真做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习惯,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不知不觉你这个仁爱的心地就形成了,所以,以艺护仁。用我们最简单的来讲,用《弟子规》、落实《弟子规》来保护你的仁心。这个仁心是你的本心,你本来就具足的,一点不会欠缺。但是现在好像失掉了,说失掉,其实没有真失掉,我们说迷失了。因为你迷了才失掉,被习气做了主人,我们成为自己习气的奴隶,被习气所驱使,真心本性不能当家、不能做主了。《弟子规》是真心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言行,我们现在用这种言行来规范自己,慢慢回归到本性上来,这是以艺护仁。当然,孔子说的六艺,礼、乐,乐是音乐;射,射箭;御,是驾车、练武这些;书、数,书是写文章,数是数理、推算等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百工技能,不管你从事什麽行业,都可以用你自己的这些技能来使你回归到本性本善上来,护仁。仁艺相得,互相相辅相成。艺是你的言行,言行向善,就使你的心地变得更善;心地变得善了,你言行又更加善,相辅相成。喻如根干互滋,像一棵树,根和枝干互相滋养,根吸大地的水分去滋养枝干;枝干吸这些阳光,光合作用,形成一些养料又输送到根裡头,相得益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48: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44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