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于德」的据字,在《说文解字》裡头讲,「据,杖持也」。就像一个拐杖,你把住、拿住这个拐杖,这叫据。「德如杖,必须持之勿失」。就像老人腿脚不好了,非得靠拐杖走路,这是什麽?行走的功能比较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所以需要一个拐杖。现在我们都是这样的人,为什麽?已经离开道了。离开道,就已经不正常了。不正常,需要回归到道上,要有一个依靠,这个拐杖就是依靠,我们先扶着拐杖走。「失持则倾,倾则失正」,如果这个拐杖要是不抓紧,不能把持住,这就会倾倒;一倾倒,就失掉了正。「本性不动,动须省察修持,修不失正,是谓之得」。我们的本性虽然不动,但是现在我们确实在动,为什麽?在起心动念,你不可能不起心动念。不能不起心动念,就得在念念当中你要去省察修持,我们要下这个功夫,这属于修德。最开始先用《弟子规》做省察修持,然后用《太上感应篇》,然后用《十善业道》,功夫层层的推进,省察、修持愈来愈得力。修不失正,这叫得。「所谓得,非指本性而言」,这不是讲的本性,为什麽?本性不动,你这是动了,你要去修。「本性无修无得」,因为它不动摇,谈不上什麽修,也没有什麽得。本来无一物,有什麽修,有什麽得?这裡讲的,「修是指德而言」。本性是道,我们能修的是德,修的德跟道要相应,这就行了,最后就能得道。「即在一念初动时,实时觉之,觉则明而不昏」,这一动的时候,立刻觉察,这觉察叫明而不昏,不昏是你没有无明。「如此念念省修,则德不昏,故称明德」,所以明明德的功夫就是念念省修,保持你不昏,保持你的明德。「此即据于德」,这讲据于德的意思。
《礼记.大学》这一篇裡面,也是四书裡面的第一篇,「云:在明明德」,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这个意思。「『在明』二字即是《中庸》所说的修道」,就是讲的修上面的功夫。「『明德』一纲有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朱熹朱子讲的三纲八目,八目前面头四目都是讲三纲裡面的第一纲,就是明德。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就是讲这头四目。「格物,性之初动也」,这是雪公的讲法,也讲得很好,这是刚动念头的时候。「致知,动则觉之」,这叫致知,就是你能觉察。「诚意,觉而明也,明则诚也」,这是《中庸》裡讲的。你念头一动,立刻觉照,「该不该动?」这叫明,明就诚,诚意你就得到。「正心,明后又须经常省修,不令失正也」,这叫正心。「此是本有之真实知能,由明明德而得」。所以修省的功夫就是明明德,如果不去修,没办法恢复我们的明德。「须好学以培之」,好学是念念不移、不间断的去修行,不断的觉悟,不断的修持,也就是不断看破、不断放下。「行仁,办治国平天下事业,须有真知卓见,故须先培知能」。我们的事业是行仁,就是办治国平天下的事业,怎麽办?都在自己修身上,须有真知卓见。我们自己要真知卓见,就是你先要格物、致知,先培养「知能」,知是智慧,智慧什麽?能够觉察、修省,这是智慧。能是能力,什麽能力?修身的能力,你修身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行仁。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只讲了「志于道,据于德」两条,下一次我们再讲「依于仁,游于艺」。今天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