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7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第二段,他为我们一句一句的说明。「志于道者,道即本心,亦即真心,寂照湛然」。道就是讲本心,这个本心也叫真心,它是宇宙的本体,整个宇宙都是真心所现的。但是,它虽然能现,它自己是寂照湛然。寂,是讲它不动,「寂者不动」,这是定力,它是本定,没有动摇。六祖惠能大师所谓的,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是讲自性的状态。虽然是寂,但是它又不是个死的,它是活的,它能照,「照者光明,此是智能」。光明是什麽?它能现能变,它能够变现宇宙万有。这是讲到光明,自性本来具足光明。光明是讲它的智慧,讲它的能力,这个智慧、能力都是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能力,无所不能。宗教裡面往往用这个来形容真神,真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什麽?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心。真心,「寂而照,照而寂」,寂和照是同时的,它不是分开两个阶段的事情,不是,同时。既是本不动摇,又能够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讲的照,生什麽万法?宇宙万物,统统是真心所变现出来的,所以寂而照。照而寂,虽然变现万物,但是它的本性还是不动摇。打个比方来讲,如同电视机屏幕的画面,大家现在看到了这个屏幕。屏幕本身是不动的,它就放在你的面前,它没有动,没有动叫「寂」,寂而不动。但是它能照,能照什麽?它能影现万象,在你的屏幕当中现出人的样子、事物。大家现在看到我锺茂森在你面前,后面还有黄山的背景,对不对?这是讲「照」,它现相了,我人在动。我人在动,请问那个屏幕有没有动?没有动。寂而照,照而寂,又是不动摇,但是它又能生万法。所以寂和照是同时的,不是两个阶段,这样大家就能体会了。

 

我们的宇宙万有,虽然是不断的在生灭,但是这个性体是寂而不动。我们要证得我们的自性本心,你得修定,因为真心是定的,不是动的。动的是相,你要是随着相走,你心就动了。从相上回归到性上来,你的心就定了。所以儒家也很讲究修定,他讲什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定、静、安,这都讲到他修定,一层一层往深处去修,修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定功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忽然就突破了。突破什麽?证入了自性,那就智慧现前,就能照。所以「安而后能虑」,这个虑是讲智虑,智虑是智慧现前了,智慧现前,能照了。待人处事接物,种种境界现前的时候,你可以用智慧处理得非常周详而没有错乱,这叫虑。智慧现前,这是起用,由体起用。「虑而后能得」,你就得,得什麽?得道,回归本体了。儒家讲的跟佛家讲的修行方法完全一样,都是什麽?修戒、定、慧,而得成就。

 

「定智湛然,恆在本心」,这个定是讲体,智是讲用,也就是定、慧。这个定和慧,智慧和定力都是形容本心的状态。从两个方面讲,本心叫湛然,湛然是透明的,清澈,没有任何的瑕疵,没有任何污染,本性清淨、湛然。什麽是污染?妄想、分别、执着是污染;讲得更明显一点,就是我们的念头,这些就是污染。把念头放下,你心就定了,有定就自然有智慧,你就能够回到本心上来,这是我们的志向,我们修学的目标。

 

底下,「《礼记.中庸》云」,「中庸篇」,这也是四书裡面的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是《中庸》一开头讲的话,一开头这三句也涵盖了全部的圣贤之道。这是讲的两句,三句裡面头两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什麽叫天命?雪公解释说,「天命,是天然而有之意」。这是自然本有的,不是人为的,也不是神创造的,它本来就有,这是讲我们的本性,所以天命之谓性。蕅益大师在解释《中庸》裡面这个天命,分开两个来讲,讲天和命。天是什麽?是我们的真心,这叫天。命是什麽?命是在不动的真心裡头动了念头。一动念头就成为妄识,佛法裡面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出现了。阿赖耶,真心所现的,它是依真心而起的,离开真心它就没有了,离不开真心,真心是它的体。但是它又是动的,一动就到了命,叫妄识。所以天命就是讲到真心和妄识和合在一起,我们叫性识,也叫阿赖耶识,这叫性。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阿赖耶,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怎麽现的?阿赖耶变现的。

 

底下讲,「性是人人本有,故云天命之谓性」,阿赖耶识每个人都有,没有了,你就不是人,你就是佛了。「此即人之本性」,也是宇宙的本性。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就是你没有念头了,起心动念都没有的时候,人也没有了,宇宙也没有了。这是「永嘉大师证道歌」裡头讲的,「梦裡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什麽都没有。什麽都没有,这是什麽状态?这个状态是真心、本性现前,叫大光明藏,跟一切众生能够随时感知。众生有感,你就能应。你住在哪裡?就在常寂光裡头。这个常寂光裡没有形相,为什麽?因为没有念头。有念头才有形相,没有念头就没有形相。一有念头,这裡就叫它「性」,我们都在这裡头,我们不能离开念头。起心动念很细微,我们都未必能觉察得出来,但是我们自己有念头。没有念头就没有相、没有境界了;有念头就有相,这是性所变现的相。

 

底下就讲「率性之谓道」,「率性」按古注来讲,「无为而安,行曰性之」。无为就是「非由造作而来,即指本性而言」。造作是分别执着,把分别执着放下了,才叫无为。就是你不能有意思,你有意思就叫分别执着;没有意思做去,这就是无为而做,无为而为,这不是造作。这个时候只有什麽?起心动念。还有妄想,这个妄想非常细微,它只是有念头的动,但是念头裡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叫率性。「本性不动,故曰安」,无为而安。如果到了本性不动,那就是连起心动念都放下了,这个率性就到了极处,就突破了。突破什麽?阿赖耶识所现的法界没有了,你就回归到了真心本性上。我们讲的性天,天你就回归了。这是宗教裡面讲的真神,这时候现前了,造物主现前了。造物主是谁?就是你自己的真心本性,常寂光、大光明藏、真如等等,反正讲的名词不同,老子讲道。讲各种样的名词术语形容它,你只能知道是有这麽个意思,不能执着于名相。这是修学最高境界,圆满了。本性不动叫安,安而后能虑,这个时候寂而照、照而寂,智慧圆满。行曰性之,行是动念。如果一动,马上又起了相,但是如果这个念还没有分别执着,纯粹是起心动念,那叫性之。一般我们讲的率性而为,这个人也是了不起的,也算是圣人。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在佛法讲,这是十法界裡面的佛。虽然还有起心动念,但是没有分别执着,而且起心动念完全与性德相应,我们表面看他跟真佛没两样。

 

「即《孟子.尽心篇》所说尧舜性之也」,这是《孟子》裡面的一句话,尧和舜性之也。性之是什麽?他们能够率性,也就是说他们做到不分别、不执着,但是还未必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了,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能不分别、不执着,这叫相似佛,跟佛很相似。天台宗裡面讲的相似位当中的佛,也很了不起,他不在六道裡面,他在四圣法界最高级的一个果位了。「性之,即是率性之义,动念自然合乎本性」,他有动念,但是起心动念跟本性、性德相应,这叫率性。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48: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44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