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
锺茂森博士主讲(第十四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34-0014
让我们先合掌,恭念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开经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尊敬的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晚上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今天我们要看「发大誓愿第六」这品经文,这品经文可以说是本经的核心。前面这个经介绍法藏菩萨出家之后修行精进,发起大愿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胜过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有缘听到极乐世界,听到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了解了淨土法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一往生就皆作菩萨,而且一生成佛。这个世界、这个法门,确实是极殊胜、极圆满、极究竟,而且极方便。是法藏菩萨经过千亿岁跟随世间自在王佛(就是他的老师)学习,又用五劫的时间结得大愿,终于成就大愿,于是就来到他的老师会下,向老师报告他这个大愿。这品经文可以说是他成就之后这个成果,来供养老师,也是供养这些跟老师学习的同学们。世间自在王佛非常鼓励法藏菩萨赶紧说出来,能够让这些同修道友们听到这样的大愿都能生欢喜心,也都发愿要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底下经文就是详细而具体的介绍,这个介绍是阿弥陀佛自己说,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所以这是两位导师,一个是极乐世界的导师,一个是我们娑婆世界导师,共同来宣说。我们来看经文: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这句是前言,没发愿、没讲到愿文之前,先做个交代。法藏菩萨在这裡向佛汇报,「白」就是向佛汇报,下对上汇报叫白。希望,『唯愿世尊』,世尊是指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垂慈来倾听,并且给他审查,给他鑑定。底下就是四十八愿,这个四十八愿在五种原译本裡面,数目有些出入。汉译本,这是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法师,他所译的是二十四愿,不是四十八,是二十四;唐译本裡面,唐朝的菩提流志,他是翻译《宝积经》,《宝积经》裡面有一个「无量寿会」,这是一品经文,那裡头是四十八愿;还有宋译本,宋朝的法贤,他译的是三十六愿,你看,数目是有出入。为什麽会有出入?这是原译本,我们可以推测梵文原本裡头肯定是不同的版本。如果版本相同,不可能有这麽大的出入,至少它的数目不会错,可能文字上你用这个词、我用那个词,那是可能的,但是不可能一个是四十八愿、一个二十四愿、一个三十六愿,这麽大的差别。证明原译本本身就是不同的版本,原版,梵文的原本。也证明释迦牟尼佛当年讲《无量寿经》讲过多次,至少我们看到有三次,有一次讲四十八愿的,有一次讲二十四愿的,有一次讲三十六愿的。讲的次数不同,这麽多次的宣说这部经,证明这部经太重要了!如果不是那麽重要,释迦牟尼佛讲一遍就好,干嘛还要多次的宣讲?可见得世尊对这个法门之重视。
善导大师说得好,「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为什麽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法华经》讲,只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什麽大事因缘?这个大事因缘就是教我们成佛。用什麽方法成佛?用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淨土法门来成佛,这是大事因缘。虽然原译本裡面分的数目,愿的数目不一样,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原译本的内容,都基本是一致的。这个是四十八愿,如果把它浓缩,譬如说两愿合成一愿,这样合起来,那就是二十四愿,或者是三十六愿。所以这些数目字本身不同,不代表它内容不一样,这只是开合不同。
夏莲居老居士在会集《无量寿经》的时候,特别对于这一品的经文非常的慎重。我们看到序文裡面讲到,梅光羲老居士和当时慧明老和尚,这两位佛门的大德也共同参与了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也就是这一品的经文会集出自于三位大德的智慧。他们当时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会集这一章,可见得多麽慎重,这章经文也不长,用了三个月。他们是以二十四为纲,分二十四段;以四十八为目。我们看到经文裡头每段之后有小字写出这个是什麽愿,「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他写出来这个目,这就很圆满,既有二十四,又有四十八。在古时候多半是讲二十四愿,《往生论》裡面就提到「愿二十四章」,这是讲二十四。现代人大家都比较习惯已经定下来的一个观念是四十八愿,你看我们「讚佛偈」裡面就唱「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这四十八愿。这裡兼採两家,二十四和四十八都有,这会集得非常圆满。我们现在来看经文,首先看第一段: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这裡面我们看,小字就写得很清楚,这小字是夏莲居老居士特别标上去,方便我们来学习,这裡这一章就含了两个愿:「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我们来细读经文,『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句是总说,这句可以说是涵盖了全部的愿文,下面这二十四章都是详细介绍,这个是提纲挈领。法藏菩萨自己说,「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这是修行成佛。实际上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成佛,他成了佛之后来讲这个话,就更为的肯定,可以说是绝无虚言,这四十八愿愿愿都成就,没有一个愿落空。他成佛了,「所居佛刹」,这是讲极乐世界,这是他成佛之后的报土。「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是他往昔发的愿,他发的愿,国土殊胜庄严都胜十方,这确实已经圆满实现了,这个具足就叫圆满。功德庄严都是圆满,而没有丝毫的缺陷,所以极乐世界是无量功德庄严而成。这裡讲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正报,讲极乐世界的大众,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一切菩萨;庄严是依报,这些物质的环境,殊胜美好。这个功德到底是什麽功德,能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个功德特指「十念必生」,临终十念佛号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一往生就决定一生不退成佛,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这个功德其他的诸佛刹土裡面找不到,唯独极乐世界能够实现。
底下又说,『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这裡就是讲的第一愿,国无恶道。极乐世界没有地狱、没有饿鬼、没有畜生这三恶道,「禽兽」就是畜生。为什麽阿弥陀佛发愿的时候,他就首先讲这一条?我们能想像,他在发愿之前已经考察了十方诸佛刹土,他看到了这诸佛刹土裡面有的刹土有恶道。就像我们这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这个刹土有三恶道,三恶道众生非常的苦,他方世界的三恶道也是大同小异。地狱那不用说了,刀山火海,一入地狱,历劫难出。饿鬼也是,千年不闻食浆的名字,更不要说吃到食品了,饿,飢饿,肚子很大,喉咙像针管那麽细,吃不下东西。畜生,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受宰杀的痛苦。香港多少人吃海鲜,饭店裡面天天都杀,我们学佛吃素比较好,不食素的天天吃肉。肉怎麽来的?杀生来的。我们看到那个录相,杀鸡场现在都全部是机械化,那个活鸡一扔,扔到一个转盘裡面就脱毛,就像洗衣机甩乾衣服的水一样,把毛给甩乾了;甩了之后,那个光鸡进入机器,就开始切割,不多一会儿出来,各种肉都分开了,大腿是大腿,头是头,等等,分开了,就开始去卖。如果我们想想,我要是那隻鸡,是多麽痛苦!现在我们吃牠,因为牠过去生中欠了这些命债,我们现在要是杀了这麽多的众生,我们也欠命债,将来我会被人吃。将心比心,所以法藏菩萨在参学十方刹土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些惨痛的景象,不忍心。「蜎飞蠕动之类」也是指畜生道,那些昆虫蚂蚁,一般人没把牠当做生命,随意的践踏。这些都是极其痛苦的果报。
三恶道是果,我们要把这三恶道的果消除掉,必须在因和缘上消除。因是自己的,我们不能造贪瞋痴的恶因。贪心这个因招感饿鬼道,将来我们会堕饿鬼道去受生。现在举世都贪,所以大家都好像有一个观念,死了就做鬼,人死了给他烧纸钱,这是到鬼道去。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为什麽?因为现在哪个人不贪?死了当然他就堕饿鬼,很正常。瞋恚心很重的人将来堕地狱道,瞋恚心是常常发脾气,傲慢、嫉妒,心地险恶、凶残,都是地狱的业因。愚痴重,将来会堕畜生道。这是三恶道的因。我们希望不堕三恶道,得把贪瞋痴这个因给去除掉,现在不能再造了。我们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的缘。虽然我们在阿赖耶识裡头有三恶道的因,过去生中造了,现在不造,过去的还有,到了极乐世界之后,这个缘就断了,虽然你有因,但是没有给你造业的缘。这个缘是什麽?缘也是你当下的念头;还有那个诱惑。那个诱惑,譬如你看到钱你就起贪心,那个钱是诱惑,那是缘。还有,你当下起这个念头,起了贪,这个贪又勾起你无始劫来那些贪的业习种子,念念相续,最后就形成果报。
在极乐世界,因有,但是缘没有。你到极乐世界绝对不会贪,为什麽?什麽都有,你不用贪。譬如现在人都想贪黄金,到了极乐世界你一看,黄金都是铺马路的,没人要。而且那黄金比现在我们这世界的金要好上一百倍,现在我们叫九九九九,就足金了,它那个恐怕九九九九九九九九,那是纯金。所以你一看,这些纯金到处都是,到处都是,你就不会贪了。你看现在谁贪空气,谁贪水?空气和水你就很容易拿得到,你就不贪,尤其是空气,没人贪空气,但是空气是最重要的,他都不贪,这说明因为太多了,太多就不贪。在极乐世界,你想要什麽,念头一动,立刻现前。譬如你饿了,你在这裡想贪吃,你就去那些饭店裡去杀生,吃美味佳餚,那是贪吃。可是到了极乐世界,你刚起一个念头想要贪吃,「百味饮食,自然盈满」,全现在你面前,那都是只有天上有的食物,地上都看不到,那美味佳餚。然后你一看,你也不想吃。那是你的习气,动念头是有,一动念头你马上看到了百味饮食,你也就想到现在是菩萨,不用再吃了。这念头一动,马上饮食自然就没有,消失了,你又不用洗碗,多自在的生活!所以你根本没有造恶的那个缘,那裡连恶的名字都没有,所以那个世界好,真的就不会有三恶道的果报。
佛只能在缘上帮助我们,我们自己有这个因,要自己控制得住。我们现在要往生极乐世界,你现在就得学会控制,控制你的贪瞋痴,用阿弥陀佛佛号来控制它,那你现在就已经得到了「国无恶道」这个果报,你到临命终时你就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说佛有什麽能力来消灭我们的定业,我们定业没办法消,只能是在缘上帮助我们,做我们的增上缘。如果我们的心还想造业,对不起,佛也帮不了你,你也得受果报。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是觉悟了,众生是煳涂、是迷惑,看你现在这个心是取佛,还是取众生?你是觉悟,还是迷惑颠倒?如果你还迷,那就受果报;觉悟了,果报就没有。释迦牟尼佛他帮助我们,就是在这个缘上教学,提醒我们控制我们的贪瞋痴。绝对不会说他有能力帮助我们不受果报,如果他有这个能力,他应该把三恶道都给消灭掉,我们再也不用堕三恶道了。为什麽我们还会堕三恶道?这个他帮不上忙,只能是提醒你,你还是自作自受,你自己觉悟了,你自己去修证。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国土,它是那个缘都没有了,再加上阿弥陀佛天天给我们讲经教学,天天提醒我们,真的绝对不可能再造恶。我们讲,这个国家、这个国土是一个新兴的国度,去到那裡的人全是诸上善人,在那边互相勉励,大家一起进步,不会退转。跟我们这世界不同,我们这世界已经是很老的一个国度,有这三恶道,这些众生都造恶,来这个世界投生的人,全都是曾经造过恶的,有恶因的。到极乐世界的人,全都不造恶,都是上善之人,所以这个国度好。
在《观无量寿佛经》裡面我们看到,佛教韦提希夫人修淨土法门。韦提希夫人发愿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佛没有教给她修行的方法之前,先教她修淨业三福,淨业三福就是帮我们杜绝恶道。这三福非常的重要,这是修淨土的基础,不仅是修淨土的基础,也是修一切大乘法的基础。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修十善业就是不造十恶业,这个很重要。念佛人第一个先是要孝亲尊师,父母都不孝顺,都不爱他,你想想你能爱谁?你哪能够发出一个愿说我要广度众生?不可能。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发菩提心才能往生,发菩提心就是爱众生,爱众生像爱自己一样,众生受苦就是自己受苦,发起这个菩提心,你才跟阿弥陀佛心相应,你才能往生。然后你修的就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我们念佛,一边念佛,还一边造十恶业,你说念佛哪能相应?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就讲过,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就二、三个而已,为什麽比例那麽少?善导大师过去讲「万修万人去」,为什麽李炳南老先生说一万人只有二、三个?因为只有这二、三个他真正断恶修善,他念佛念得相应。我听说有一个同修,这是别人告诉我的,他也学淨土,也做早晚课,但是他还男女关係又不正常,有外遇,天天还做早晚课,像什麽话!天天发愿说断恶修善求生西方,刚发完愿他又继续造,这种人能往生吗?你们就想想。所以自己不努力断恶修善,往生是绝不可能。光是口念不行,心得念,心得跟佛相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