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裡面有一句话注解,「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正是此意」。这是引唐朝大慈禅师的话,他原话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也就是学贵力行。我们学圣贤之道,大道理学了,要说容易,甚至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可是问问自己,圣贤境界证得没有?没有证得,不如先闭口不说话,回头先去行,说得千里,不如行得一步。你行得之后,证得一分圣人境界了,然后你说的是你自性流露出来的真实体验,那不是《礼记》所谓的「记问之学」了,是你真实的体验,你说的就能感动人。为什麽有人说这些道理,别人听了无动于衷;有的人说同样的道理,人听了之后能够感动、感奋,能依教奉行?关键就在于这人是不是真行得出来。我们再看底下一章,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一章是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品德而言,君子是有德之人,小人是无德之人。在《论语》裡面,把君子和小人对比着来说,有很多的章节。这裡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周和比两个字,什麽叫周,什麽叫比?古注裡面有不同的说法,都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合起来看,这样去体会君子之德。
首先一个,周和比当作公和私来讲,这是第一种讲法,周是公,比是私;也有的讲是义和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义和利来讲;也有的说普遍与偏党,周是普遍,比是偏党。雪公老人主张依公私这种讲法,周是讲公,比是讲私,君子大公无私,这就是「周而不比」,小人是反过来。所以君子办事,存心都是为公,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平时修养,也是致力于去其私心、存其公心,这就是周而不比的意思。小人办事,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他不是第一念为公,在公与私有冲突的时候,他选择私而废弃公;没事的时候,小人心裡所想的、所盘算的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些打算,没有为社会大众、为天下人考虑过,这叫比而不周。为什麽小人会这样?他心量太小了。为什麽叫小人?小心量,只想到自己,顶多想到自己一家,再大的他就想不到了,他不愿意去想。君子心量大,起心动念为天下,他不是为一身、一家、一国,他是为天下。圣人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所想的不止一个天下。一天下就一个地球,还是小,地球以外的其他的星球、其他的世界呢?所以这心量还不够大。圣人心量是涵盖整个宇宙,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周而不比,这周到极处了。
雪公又引古注孔安国的说法,这是西汉的经学家,孔老夫子的十世后裔,说「忠信为周,阿(音婀)党为比」。君子忠信,主忠信,这讲他的内心公正、正直,言而有信,这是周的意思;这阿党的阿是曲媚,阿谀奉承的阿,喜欢攀缘巴结,党是结党,这是小人的行为。
又引《皇疏》,皇侃的注疏说,「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这是解释孔安国的意思。为什麽能够有忠信?因为他心量广博周遍,心量很大。他为公,不是为私,他就有忠信;如果心中有偏私,这心就不正了,不正就不能忠。心上面有一个中字,这讲到心是摆在中正的位置上,叫做忠心。为什麽会不忠?就是因为心有私;心不忠,言就不信。这个阿党就是讲亲狎之法,我们看到小人喜欢跟人巴结、讨好,见到达官贵人立刻就起阿谀奉承的心,跟他亲近。这个亲狎,狎也是亲近,亲近裡头没有庄重,外表不庄重,内心没有忠信,完全是为了依附这些权贵,得到自己的利益,不外乎为名闻利养,这种人孔子谓为小人,不齿。
皇侃又引古注讲,「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这都是解释周和比的意思,我们多种注解合起来看,去体会裡头的意思。理备就是得到天理,能够得到天理,心就正,天理是什麽?知道天下与我本为一体;再广博的来说,宇宙万物与我一体,所以谈这个私没有意义,根本就没有私。我们讲无私,「无私故不比」,无私,本来就是无私的,本来是一体,哪有私可言?有你、我才有私,有自他分别才有私。本来宇宙是一体,根本分不出自他和你我,所以本来是无私。只是我们现在迷了,迷了之后产生一个妄想,把这个一体的境界一分为二,这是我、那是他,产生这种分别,然后再执着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产生了,这叫我执。执着「我」就肯定有执着「人」,没有我执,哪有人?人我本来不二。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自然就大公无私,不是说勉强而为之;只要觉悟,立刻就能放下私心,立刻你就成君子,你就周而不比了。
所以转凡成圣在你一念之间,总在觉与迷之不同。圣凡哪有什麽不一样?圣人和凡夫都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吃饭、睡觉、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圣人觉了,凡夫迷了。觉什麽?觉悟了天理、真理,原来宇宙与我不二,所以自然就有周而不比,这是性德流露。小人迷了,以为有我、有他,然后执我排他,这就比而不周,所以这就苦了。迷了之后他就造业,造了业之后结果是苦,正如《论语》讲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长戚戚是种苦。君子坦然,胸怀坦荡,没有忧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不惑、不忧、不惧,坦荡荡,君子的受用;小人长戚戚,心中充满了患得患失,所以他是常存着疑惑、常存着忧虑、常存着恐惧,这叫做「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看觉和迷,这就把圣凡分出来,他的受用天渊之别,所以,小人可怜,一定要懂得道理。不学圣教,不懂这些道理,把它忘了,忘了之后君子的受用立刻失掉,立刻就堕到小人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