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52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十二集)  2010/7/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52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述而第七」,今天我们来看第十三章。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我们来看雪公对于这章的《讲要》,这章雪公引了多种古注。因为对于这章句读的分法不一,所以就有不同的解释,皇侃、邢昺、朱熹他们的注解把这个『三月不知肉味』合在一句,这裡来断;有一些其他的儒者,他们把「闻韶三月」合在一段,在这裡断句,然后「不知肉味」,这个意思就有不一样了。我们看这种不同的句读分法,虽然意思有差异,但实际上宗旨还是相同,所以我们用「三月不知肉味」这样来断句。孔子到了齐国,他闻到韶乐,韶乐是舜王时代所作的音乐,非常的庄严,音乐可以养心,韶乐抒发了圣贤之志。为什麽孔子到齐能够听到韶乐?这是有一个历史考据,根据《汉书.礼乐志》的记载,在舜帝,尧舜禹的舜,舜帝之后韶乐是在陈国,到了春秋时期,陈的公子就逃到了齐国,所以把韶乐也带到了齐。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这个是属于历史考据,我们知道有这些事情、有这些说法就行了,我们在此地学《论语》主要是学精神,学孔子的心法,对于这个历史到底是怎麽回事,我们可以诸说并存,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查找这些史料。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他引用了《论语集解》的说法,这是三国时代何晏的注解,「周生烈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美盛,故忽忘于肉味也」。《集解》引周生烈的话,孔子在齐国,他能够闻到韶乐,他是学习。孔子是个音乐家,「六艺」裡面,音乐是属于其中之一,礼、乐、射、御、书、数,乐排在礼之后,所谓以礼治身,以乐来治心,所以孔子对于音乐非常的重视,尤其是这些美盛的音乐。古圣先王他们所作的这些音乐,可以提升我们的境界。孔子在齐学习韶乐,学得非常认真,整个人都进入状态,真到了废寝忘餐的地步,所以「故忽忘于肉味也」,把肉的滋味都忘了。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老人家学这个音乐学得非常专注,连吃饭、睡觉都在想着这些乐章,吃的时候食品是什麽味道都感觉不到,整个人都沉浸在音乐的境界当中。然后他讲,『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音乐太美了,他都想不到,这是讚美音乐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是表达出孔子入境界了,自己没想到能够深深的专注在这音乐所表达的圣境当中。

 

雪公又引竹氏《会笺》注解说的,「不知肉味,如发愤忘食,圣人好乐之至也」。这个「发愤忘食」是《论语》另一章裡面说到的,有人问子路说,你的老师是什麽样子?子路一下答不上来,回来跟老师讲,老师告诉他说,你应该讲,这个老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孔子自己形容自己。这个发愤忘食,就是他发起成圣成贤之志,非常的用功、非常的专注,专注到哪?专注到仁的境界裡,真的是不知肉味,废寝忘食,这个境界是得禅定。《大学》裡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他已经得到了定、静、安的境界,心安住在仁的境界,这个仁的境界是物我一体,这叫仁。所以,他内心中产生的是无条件的仁爱、慈悲,佛法裡称为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安住在这种圣人的境界。音乐是心之声,舜是圣王,他所作的韶乐是圣人的心声流露。如果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没办法体会,就是他这个音乐跟我们没办法产生共鸣,我们就是听不出味道,只听到这些声音,没有体会他的意境。为什麽?自己没入境界,你跟他不是一个境界,他的心声你听不懂。孔子听懂了,对于舜王的这个境界他已经明瞭,也就是他也达到了这个境界,而且深住在这个境界当中,对世俗、凡间的这些事情他根本已经,不仅是不在乎,真的就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尝之不知味。

 

从这章我们就能了解,他已经得到圣人的心境。得到这个境界,法喜充满,世间的味道跟这个是没办法比的,所谓是「世味哪有法味浓?」所以世间肉味对他一点作用都没有。「圣人好乐之至」,这个至是到极点了,从这裡我们可以看出,学圣学贤得到的法味是其味无穷。我们没得到这个滋味,还觉得挺苦的,看到孔子周游列国这麽辛苦,甚至还要挨饿,陈蔡绝粮是挨饿,几乎要丧命,颠沛流离,觉得他很苦。没想到他那麽快乐,这个乐不是世间五欲六尘刺激产生的乐,那个乐不是真乐,那种欲乐是暂时的,而且它实际上本质是苦。譬如说吃肉,你刚吃第一口可能觉得挺美味的,很乐,如果让你吃,一直吃下去,吃上三斤牛肉,你就觉得很苦了,肚子装不下了,还要逼着你往裡塞,你就会痛苦不堪。如果吃能得到快乐的话,这个乐如果是真的,它应该不会变,不变的才是真的,变的是假的。如果是一直吃下去愈吃愈乐,那就是真的乐,它不会变;吃着吃着它就会变,它就苦了,就不是真乐,本质是苦,所以佛法称为这个乐叫坏苦。

 

真正的乐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自己内心体会了圣贤的心境产生的法喜,如同清泉汩汩流出,这个乐是不变的,是永久的,叫真乐。这个乐不是跟苦相对的乐,跟苦相对的有苦有乐的乐就不是真乐。就像你饿的时候,饿是苦,你吃点东西就乐了,那个是跟苦相对的,只是让你的苦减轻一点,不是真乐。实际上就像吃药一样,身体一下病了,赶紧得吃点药缓和一下,等到什麽时候又发作,又得吃药,就这个意思,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都是这种性质。真乐是离开了跟苦相对的,没有苦,「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叫做真乐,佛法裡称为极乐,这裡讲的至乐,「圣人好乐之至」,这是至乐,是没有对待,完全是自性裡头无量的法喜流露。

 

这个味道没有尝过,怎麽讲都体会不出来。就像孔子在那裡学习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你能体会出他是什麽味吗?你没有体会,为什麽?没到那个境界,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水,我拿一杯水给你,告诉你说这个水有七十度,七十度是什麽样子的、什麽样的口感、喝下去你会什麽样的感觉。我给你说了长篇大论一大堆,你还是不知道这水的温度到底是多热,非得你自己去喝一口,然后你就感觉到,原来这七十度水温是这个样子,你有体验。冷暖自知,你非得尝过了才能知道。然后又让你去告诉别人,对方也不知道,你还得让他尝一尝,他才能有体验。所以圣贤的学问,最重要是你自己去体验,你要是自己不体验,怎麽说都是如雾裡看花,模模煳煳的。

 

圣贤学问,自己要去力行你才能有体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要习,习就是你要真干,把它付诸于实践。我们如果也想得到孔子在齐闻韶之乐的法味,你得学他,怎麽学?放下「肉味」,你才能得到韶乐的味。肉味是代表什麽?世味,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些你要去放下。放下了之后,你才有可能体会圣人的法味,放下得愈多,你体会得愈多。你看孔子三个月,时间也不短,完全放下,身心世界都放下,所以他才能够入境界。身心世界只要有一桩事情没放下,还在执着,这个味道你就得不到。你得到这个味道之后,再让你去追求世味,你就不要了,你知道那个味道跟法味比起来差得远之远矣。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6:04: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4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