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52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孔子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把富贵看得像浮云一样,没有味道,真正追求圣贤境界才有味道。我们的恩师在讲经裡面常常提到一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学佛跟儒家学圣一样,学作圣人、学作佛,这是人生最高享受。他老人家能说出这句话,跟孔老夫子当年「三月不知肉味」,我想境界也是旗鼓相当,要不然说不出来,他真有体会。所以,我们听他老人家讲,心裡很羡慕,因为他表演出这样子来,一天到晚欢欢喜喜。你看八十四高龄,真的,孔子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已至。他年龄比孔老夫子大,孔老夫子七十三岁走,我们恩师八十四了,老已经到了,不知老之已至。如果不是真正体会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没有这个状态。

 

我们很羡慕,我们这一生也希望得到,所以连世间的教授工作我都辞掉了,跟着老恩师来学。这世间我原来也有房子、汽车,这些名位、高薪,现在都放下了,跟老人家学。学了现在三年半,是专职学,放下以后来学,真的稍微有一点体验,现在让我再回去大学教书,我不肯了,你再给我钱、工作我也不要,多少钱都不要。为什麽?体会到了一点味道,虽然做不到孔老夫子「三月不知肉味」这个境界,不过我也是十六年没尝过肉味了。这个境界我们未必达得到,但是浅尝了一点点的法味,就知道真的,世味哪有法味浓?对于世间的名利、富贵真的看作是浮云。

 

现在就希望能够潜心的研究圣人的典籍,我们不懂音乐,所以很难从音乐入手去体会圣贤的心境,但是我们可以从文字这个工具,也是一样可以的。不管你从什麽样的渠道进入,进入了都一样,方法可以不同。就好像进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有好几个门,你从哪个门进,进来了都一样。我们从文字进,但是又不要执着文字,它是一个工具。就好像你要过河,它是一艘船,你要藉着船过河。过了河,把船要放下,你要是执着船,你过了河还背着走,你就自找苦吃。所以文字,包括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从书(从文字)进入,六艺都是这样的,都是工具,过河的船。我们埋头鑽在这一门艺上,前面我们讲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个游于艺就是你在六艺当中选一门,埋头专精在这一门上,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藉助这个工具你达到仁、德、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道、德、仁,通过艺我们来实现。

 

现在很多地方邀请我们去讲学,国内也办不少论坛,我都一一婉言谢绝,除非是恩师老人家指定的,我再当然奉命参加出席。其他地方请我去演讲,请我去上课,给我什麽头衔,统统都婉言谢绝,希望什麽?韬光养晦,把心静下来,好好的学上十年,希望能入这个境界,这是我们一生最大的愿望。要追求世间名利,我何必还要辞职,放弃这麽多,搞这麽多麻烦?现在追求的不一样。

 

我们再看,雪公引刘氏《正义》,这是清儒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不图者,言韶乐之美,非计度所及也」。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个「不图」就是没想到。这是讲韶乐之美,它非计度所及,计度就是预计、量度、心裡想,没想到,也想不到。为什麽?圣人的境界确实你是想不到,这个境界裡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是我们六根没有办法缘到的境界。六根是讲眼、耳、鼻、舌、身、意,眼能看的是色,耳能闻的是音(音声),鼻能嗅的是香,舌能尝的是味,身能触的是我们的感触,一切物冷热、软硬等等,意是我们心裡念头,能够想到的叫法。而圣人的这个境界并不是色、声、香、味、触、法这种尘境,所以我们六根没办法能够及得到,非六根之所及,眼看不到、耳听不到、身触不到、意也想不到,所以「非计度之所及也」,要是用想,想不到。

 

佛法裡讲的想是属于第六识,意识。意识的功能很大,在外,它能缘虚空法界,整个宇宙它都能想到;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灵魂深处这些种子,它能缘到,但是缘不到自性。自性你怎麽能缘到?放下想,放下六根、六识,不用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能用第七识的执着,也不用第八识裡头的无明妄动,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才能够及到自性。所以孔子讲,「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个话看出他已经是开悟的言语,告诉我们不图,就是你不要去想,不能用妄想分别执着。听音乐你不用妄想分别执着,你怎麽听?听而无听,无听而听。怎麽个听而无听?听到了之后,不要起念头辨别音声好丑,这你就不分别;也不要想这音乐我爱听,这好听的我爱听、难听的我就厌恶,这是执着,爱憎是执着。离开分别、执着,甚至离开起心动念,让音乐自然触动我们的耳根。就是我们的耳朵裡头有收音的系统,就让它自然触动,听了之后,听如不听,听得清清楚楚,不是说听不清楚,听不清楚是愚痴。

 

孔子讲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你要听清楚、要看清楚,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都是清清楚楚,但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听而无听,无听而听。这个佛法裡叫做「捨识用根」的修行,《愣严经》裡面,交光大师注解的《愣严经》就是提倡用这个法门。捨识用根,识是什麽?识是妄想、分别、执着;根,就是用耳根去听。听得清清楚楚而不分别、执着,这叫不图,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个听能入境界。会听的他就入境界,不会听的就听个热闹,圣人的心地一丝毫都没有触及到。佛法裡《愣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讲怎麽个听法,这个听讲得绝了,这真的会听,会听的他就成佛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6:04: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4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