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52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伯夷和叔齐都是古之贤者,他们都是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诸侯。这两个人是兄弟俩,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当时国君就很想立叔齐(叔齐是小儿子,老三),请他到时候继位。结果父亲过世了以后,叔齐很贤良,虽然他父亲有意思立他做国君,可是因为自己的兄长在,他不忍心去得到这个君位,所以他就让给伯夷,伯夷是长子。他说,按照礼数上长子应该继位,我是小的,不能继位。这是以国相让,真正是君子。伯夷也是一位很难得的贤者,他说,这是父亲的旨意要立你为君,你就应当承担。所以他自己就逃跑掉,他为了成全他父亲的遗命,让叔齐去当国君,自己跑掉了。结果叔齐看到他大哥伯夷跑掉了,他自己也跑掉,他说我不能够行不义。

 

结果后来没办法,国人就把老二(中子)立位,成为孤竹国的国君。后来周武王伐纣,讨伐纣王的时候,当时伯夷、叔齐为了劝止周武王,因为他们彼此都是商朝的诸侯,伯夷、叔齐不愿意见到臣子推翻君主,纣王是君,当时武王毕竟是臣。但是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可是伯夷、叔齐不愿意见到这个事情发生,不愿意臣弑君,所以叩马劝谏。但是,当然挡不住武王的军队,武王最后势如破竹,因为民心所向。纣王实在是暴君,太恶劣了,所以民心归顺武王,武王很快就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齐他们也很有气节,他身为商朝的臣子,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所以就在首阳山上饿死了。

 

伯夷、叔齐两位贤者,孔子非常讚歎这两个人。孔子对武王也是讚歎得五体投地,这是圣人,对伯夷、叔齐也是讚歎。他说文王、武王、周公是圣人,伯夷、叔齐也是贤人,他有这样的气节。子贡来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麽样的人?问问孔老夫子的意见,听听老师对这两个人的看法。老师说『曰:古之贤人也』,这孔子回答的。子贡又问『曰:怨乎?』这个怨是指伯夷、叔齐他们有没有怨。这个按照《雪公讲要》裡面说,「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齐怨兄也」。子贡就问,伯夷有没有怨他的父亲,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伯夷?大概这个怨是因为父亲指定叔齐做国君,伯夷会不会怨他父亲;伯夷自己不肯做国君逃跑掉了,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就这麽个意思。

 

「孔子再答,二人皆是求其行仁者也」,这就是文中所讲的,『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就是孔子讲的,孔子回答子贡的问话。这两个人,伯夷、叔齐都是「求其行仁者也」,他们所求的是行仁道。已经「求仁而得仁」,他们已经得到仁的境界了,又有什麽怨,何怨之有?「求仁得仁者,伯夷能顺乎亲,孝也」。孝悌是为仁之本,伯夷是兄长,他能够孝顺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意思希望把王位传给叔齐,所以他就以亲志为己志,他力主让叔齐继位,这是孝。「叔齐能恭其兄,弟也」。叔齐是「长者先,幼者后」,让兄长去继位,自己不愿意继位,不敢跳到兄长之上,做兄长的君、让兄长称臣,他不愿意这麽做,这是悌道,对兄长恭敬。一个是孝,一个是悌,「孝弟乃仁之本」,两个人都得到了仁,「仁者天爵,国君人爵耳」。这是孟子讲的,天爵是天给你加的爵位,人间裡没有,像孔子、孟子,人间没有给他什麽爵位,但是他有天爵,他们真正是仁者,这是圣贤。国君是人爵,是人的爵位,人世间有,是短暂的,不能够永垂不朽。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孔子讚为求仁得仁。可知孔子讲求相让,而非相争」。《道德经》上讲圣人「为而不争」,这是讲上善若水。水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它去,别人要争的它让。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高处是人之所争,低处是人之所厌恶,但水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不争,这是圣德。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儒释道圣人都讲求让而不争。所以孔子讚歎伯夷、叔齐兄弟以国相让,这个是仁。他能够不争,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他得到的是仁,仁不用争,你能让就得到。从孔子的回答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孔子念念不离仁、不违仁,真正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弟子来问他,他回答的全都是仁道。

 

我们学习这章,子贡是代我们问,冉有是代我们存疑,这一问我们就能了解圣人的心境是怎样的。子贡也明瞭了,就出来跟冉有说,『出曰:夫子不为也』。就跟冉有说,咱们老师不会帮助卫君。为什麽?这已经很明显,夫子讲求的是让,以国相让。现在卫君父子争国,你说孔子会帮助他们吗?谁都不帮,所以「夫子不为也」,就不会帮助辄,帮助卫君来抵抗晋国所挟持的蒯聩他们入侵。

 

我们再看《论语集解》裡面讲,「郑玄曰,父子争国,恶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也」,这就明白了。「父子争国,恶行也」,这是郑康成的注解裡面讲的,争国是争利,争利而忘义是恶行。父子之义是天性,是天经地义,不能争;要争,这就损德,这是大恶。所以,孔子讲伯夷、叔齐是贤者,而且求仁而得仁,那麽子贡也就明白了,孔子绝对不会去帮助卫君,帮助卫君就是帮助恶行。底下有一段是李炳老的注解。

 

「父子争国,实由外力使然」,这是刚才我跟大家报告的这个历史背景,卫君和他父亲其实不是争国,都是被外力所挟持,把他们当傀儡。「聩辄父子」,蒯聩还有辄(就是那时候的卫君),他们父子之间「未必皆有恶行,如果聩辄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何以不去卫耶?」这评论得好,如果他俩真的是不仁不义,当父亲的不像父亲,当儿子的不像儿子,父不父、子不子,这是无道,孔子肯定就会离开卫国,他绝对不会住在一个无道的国家。圣人择居处,择不处仁非智也。圣人都很有智慧,他所选择的一定是有道、有仁,至少是有机会能恢复道、恢复仁。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圣人就肯定离开。「不去卫,而又不助卫君,为卫国计,息争免祸而已」,这就是孔子的仁爱慈悲。孔子没有离开卫国,「不去卫」就是没有离开卫国,但是又不帮助卫君。帮助,这就是助长恶行,这会给后世留下不好的影响。所以夫子不会这样帮助卫君,等于是做为一个旁观者,看局势发展,然后找机会来帮助这个国家恢复道德仁义,还有礼。这是什麽?为卫国计,真正想着帮助卫国,帮助息争免祸,平息战争、减免祸害。如果国君无道,人民就遭祸,所以孔子在那裡等待机会来平息这种战乱,这就是孔子善巧方便之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6:04: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4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