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告诉我,「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可以享受得到。为什麽要学这个?果报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学这个你快乐,悦是喜悦。学佛法,佛说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心情愉快,一生当中未曾丢失,这个人的一生幸福美满。能得到,真能得到,你把这两样东西学会了,你就会得到,不骗你。孔夫子得到了,所以《论语》把这句话摆在第一位。为什麽要学?学而时习之。习是什麽?你把你所学到的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会非常欢喜,习是落实。
现在学术有没有研究古典的?有,我们看到很多大学裡头开这些课程。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希望到大学去旁听,因为自己学业没完成,我只念到初中,高中念了半年,以后再没有机会上学了,所以非常希望能到学校去旁听。我找到方东美先生,他老人家不让我去,告诉我,这六十五年前的事情,他说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老师说的话是真话,当时我听不懂,我以为老师完全拒绝了。老师看到我真的想学,所以就告诉我,你真的想学到我家裡来,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他给我讲两个小时,我的哲学是在他家裡学的。感恩老师,要不感恩老师,我现在早就过世了,这一生苦不堪言,没有人教我,遇到这麽个好老师,他愿意教,我愿意学。为什麽老师说出这个话?现在学校,我以后在香港讲经,完全明白了,因为在这边接触很多大学教授,完全明白了。大学裡面教的是什麽?儒家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没有实行,没有笃行。换句话,教给你了,不教给你怎麽落实,不教给你怎麽融到工作裡面去。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要不融入进去的话,没有智慧,待人接物,不会做人,这学的白学了。
所以有人问我,为什麽提倡《弟子规》?我说我自己没有那种聪明智慧,我是人家打上一鞭子有反应。早年王财贵先生到香港来看我,那个时候我住在跑马地,来问我一个问题。他在当年提倡儿童读经,我知道这个事情,我也非常讚歎,也喜欢。可是教了五、六年之后,出了问题,他来找我,他说出问题。我说出什麽问题?小孩四书五经读得很好,很多能背诵,但是回家,父母不懂,没学过,瞧不起父母,在学校裡面,老师没有学过,瞧不起老师。这个麻烦可大了!他来问我,我就给他建议,小朋友要从德行教起。学什麽?学孝亲尊师。所以我就想到《弟子规》,学了《弟子规》,孝跟敬这两个字就学会了。孝以父母做代表,敬以老师做代表,小孩对大人都要懂得孝敬,这个孩子好,人人讚歎。
至于读经,我知道古时候私塾裡面,小朋友读经大概什麽时候?十岁,十岁到十五岁这五年是他读经的时候。三、四岁到七、八岁,这个时候是教洒扫应对,教孝敬,是教行,没有教读书的。读书那就是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一类的,容易记,重要的是要教他做到,笃行。所以我才明瞭,现在学校裡头是博学多闻,也就是儒家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搞这个,没有笃行,没有教你怎麽样用在生活上,怎麽样用在工作上,没有讲这些,不讲这个,所以他不落实。这就是我体会到,方老师当年教我,跟我说到学校去旁听会大失所望,我就明白了。
儒家这五个层次是不能少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为的是什麽?就是为了落实,不落实不等于零吗?所以老师在家裡教,学生就我一个,就不一样了,讲了之后会教我怎麽用,那叫修行,修行就是落实,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念头错误,把念头修正过来,修正思想行为,言语说错了话,修正过来,叫正语,身体做错了,修正过来,叫正行,身口意三业依照这个标准来修正,这个管用。所以这个东西不是把它当作学术,像花瓶一样摆在那裡欣赏的,不是,是要踏踏实实去做到,这就对了。
所以我一生感恩老师,一生感恩父母。父母非常辛苦,那种辛苦现在人无法想像,把我们养大,我只有弟兄两个人,真难得!我在战乱的时代,先到台湾,然后是周游列国,居无定所。共产党对我有恩,因为我们是贫穷,真的是没饭吃,真正是无产阶级,共产党培养无产阶级,我弟弟那时候念初中,高中毕业把他送到复旦大学,复旦毕业之后在复旦教学。所以晚年生活过得不错,那是共产党给予的,我们一家人感恩。
今天大家都重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怎麽学起?要认真学,光喊口号没用处。认真学,那就是从娃娃开始,从幼稚园开始。到大学学的时候,那叫半路出家,他没根。所以我们想到要办汉学院,办汉学院用意在此地,汉学院一定要附设幼稚园,附设小学、中学,然后让他就升大学。那根呢?根在幼稚园、在小学,这个要重视。教什麽?教过去私塾裡头教的教材。我们先要求老师做到,不是博学多闻,要老师把它做到,像《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老师真正做到了,用他的爱心、用他的智慧去爱小朋友,把小朋友都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要这样的感情去教导他。孩子的心很纯很乾淨,老师的心也纯正,心心相印,把孩子教好,孩子回家永远能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我们的教育才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