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大誓愿第六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20集) 档名:29-20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七十面,第六行最后一句看起:
「一心念我。一心,已见前解,指万有之实体真如。今约本经,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一心念我,这句话非常重要。昨天从东北来了几位居士,其中有两位告诉我,在过去也是得很重的病,他没有去看医生,也没有吃药,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居然这些都是重病,都好了。身体非常健康,他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体力还跟年轻人一样。原本家人都不信佛,现在家人看他有这样的成就,全家都信佛了,关键没有别的,就在一心。一般人念佛没有感应,念的时间很长效果不彰,什麽原因?散乱心念佛,没有做到一心。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淨念相继」,那叫一心念佛。我们平常已经习惯,心都往外面跑,这念头,眼贪着外面的色相,耳贪着音声,六根都向外缘,这叫散乱心,我们今天讲意念不能够集中。都摄六根,就是把念头集中,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叫一心,这也叫淨念。相继是继续不断能保持,这个效果就非常殊胜。确确实实是像这些同学们所说的,他们天眼开了,天耳也开了,就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他们能看见。有些人天耳开了,虽然看不见,他能听见,都在一心。《弥陀经》罗什大师翻译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心不颠倒那是智慧。真能看破,真能放下,感应不可思议。问题还是在我们会不会?所以这一句比什麽都重要。
本经裡面这句话,这是愿文裡面的,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这个他心是妄念,我们今天讲专一,专一就是一心,还被外面境界影响那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没有了。真的是要万缘放下!现在这个社会,无论是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从来未有的溷乱的局面,妖言惑众,这种情形非常之多,我们常常碰到。如何应对?不必责备他们,也不要批评他们,合掌阿弥陀佛就行了。我们能做到如如不动,他说他的,我念我的佛,我不为所动;他要是真的看清楚、看明白了,觉悟了,他也能放下。我们得做一个好样子给人看,对什麽样的境界都不迷惑。三皈就教导我们这个原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这三句话重要。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三皈像什麽?他举了个比喻,那个时候我们住在台北,他说你从台北到高雄要坐火车,三皈就是车票,你得常常放在身上,怕人检查,从上车到下车的时候票都不能丢掉。意思就是说,从初发心到成佛道,这张票都不能够丢掉,念念要守得住。皈依佛,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佛是什麽?佛是觉悟、不迷信,觉而不迷就是皈依佛。决定不能被外境迷惑,外境是什麽?财色名食睡。不能被内心迷惑,内心有什麽东西?贪瞋痴慢疑。内外都不迷,你才觉悟,这个觉悟非常可贵,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只要你能保持,慢慢提升,慢慢三皈的光明就往外透,这叫皈依佛。
法是正知正见,法是什麽?经典。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都错误,这个错误叫邪知邪见,你看错了、你想错了,所以叫见思烦恼,见是看错的,思是想错了。因为我们见解、思想有错误,邪而不正,这才有三途六道,六道轮迴是这麽来的。如果我们的知见正,正而不邪,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六道轮迴的现象就不见了。所以六道轮迴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永嘉大师说得很好,他说「梦裡明明有六趣」,梦是迷,在作梦;「觉后空空无大千」,你醒过来之后没有了,梦境没有了,醒过来就是觉,觉了之后这梦境不存在了。佛菩萨慈悲,我们在梦中迷惑,他到我们梦中来点化,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用什麽?经教,这个要知道。世尊当年在世一生讲经教学,所以皈依法,法就是指经典。我们修学一定要以经典做标准,经典是我们的皈依处,经典的理论我们明白了,你的思想就正确。经典裡面的教训,我们依教奉行,我们的看法就不会错误,用它来修正我们思想、见解、行为。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什麽意思?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尘不染,这叫僧宝。如果出了家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还有是非人我,那你就错了,完全错了,为什麽?这全是染污。我们把这些染污统统放下,身心清淨,是这个意思,淨而不染,这是世尊对出家弟子的要求。这些出家弟子没做到,我们这些在家弟子如何应对?他没做到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各人因果各人承当。我们对他恭敬,为什麽对他恭敬?他的表法提醒我,这就是对我的恩德。我们一看到他这个样子,立刻就想起淨而不染,我自己清淨不染,这就对了,他清不清淨没有关係,与我不相干,所以一切恭敬就对了。你要问,那个作恶的人,无恶不作的,为什麽还对他恭敬?恭敬是恭敬他的自性。大乘教裡面说得很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是众生,他本来是佛,他现在造作种种不善,他迷了。我在迷的时候不是跟他一样吗?现在我觉悟了,他还在迷。觉悟的人对迷惑颠倒的人恭敬,迷惑颠倒的人对觉悟的人不恭敬,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不是佛菩萨、祖师大德这裡常常教诲,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毛病习气也都出来了,错了,真的错了。你看看现在学佛的同修,对蚊虫蚂蚁都知道恭敬:蚊虫菩萨、蚂蚁菩萨。那个人做点坏事,我看不至于像蚊虫蚂蚁这样,你为什麽对他不尊敬?那你不就是有分别、有执着了吗?你迷了,你没觉悟;你觉悟,一样也要称他菩萨,恭恭敬敬,这就对了。修行要在这些地方,这是细行,要在这裡修,才真正能够帮助自己提升。
记住,贪瞋痴慢疑是严重的烦恼、不善的习气,在佛法裡面叫它做根本烦恼,根本烦恼要不断,你没有办法离开六道轮迴,做再多的好事,出不了六道。我们想到梁武帝当年在世,这是佛门大护法,他以他自己国王的身分,真的是全心全力护持佛法,喜欢人出家,看到人发心出家,他就护持、就供养,建立道场四百多所,护持出家众几十万人,大护法。达摩祖师那个时候到中国,跟他见了面,他就非常自豪跟达摩祖师说,他对佛法的贡献,请教达摩祖师,他说「我的功德大不大?我有多大功德?」达摩祖师跟他说:「并无功德。」就这一句话,他就不高兴,话不投机就下逐客令,请达摩祖师出去。达摩祖师讲的话是真话,为什麽?做那麽多好事,你傲慢的心在,你烦恼没断,哪有功德?福报很大,他修的是福报不是功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样,他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要放下烦恼习气,那是功德。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烦恼习气是多难断的,只要这个东西夹杂着,全变成福德了。福在哪裡享?在六道裡面享。这个诸位要知道,在六道裡头享,出不了六道,三善道享福,三恶道裡头也有享福的。
我们在经典裡面看到,提婆达多造的罪,毁谤三宝,毁谤释迦牟尼佛。他嫉妒心很重,看到别人修行比他好的,他就毁谤,谤佛、谤法、谤僧,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干这麽多都是阿鼻地狱罪,真的他堕阿鼻地狱。可是这些行为衬托出佛的大德、大行、大慈、大悲,这他做了好事,好事有好报。没错,他的确在地狱,在阿鼻地狱,世尊告诉我们,他在阿鼻地狱所受的跟忉利天差不多,但是在阿鼻地狱,不是在忉利天。这值得我们深思!你说有人堕饿鬼,鬼道裡面享受的跟天人差不多,福报大了,但是他在鬼道。有畜生道享福的,畜生道裡头也有修行的,因果报应很複杂,不是几句话能讲得完的。所以佛教导我们,真正想出离三界,出离六道轮迴,不能修福,不能造恶,善恶二边都不沾。这怎麽个修法?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断恶不作断恶想,修善不作修善想,心要清淨,在事上真的要断恶修善。在心地裡面乾乾淨淨,一尘不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做了就跟没做一样,永远保持你的平常心就对了。也就是你用一心去做,别用二心,二心就错了,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佛家常讲,世俗也说,但这个话是从佛经上来的,「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佛门裡面的术语,这社会大众都用这个。三心是指阿赖耶、末那、意识,这三心;二意就是意识、意根,末那叫意根。都是佛经上的话,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造业,就错了。
下面说,「如《教行信证文类》曰」,这是日本大德所作的,它这裡面说,「信乐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真信、真乐,这个乐是爱好,也能把它念作乐,那个乐就是法喜。真信裡头一定有法喜,真信裡面一定有爱好,你不爱好这个法门,你不爱好这个经典,不爱好极乐世界,不爱好阿弥陀佛,你不可能来修学。所以世出世间法能不能成就,有多大的成就,说实在话这两个字就说尽了。你对它有几分的信心,你得到几分法喜,就这个意思。为什麽有些人修学时间不很长,二、三年就有很殊胜的成就,有人学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什麽成就。是不是聪明智慧有差别?当然有,那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你对这个法门修学的信心,对这个法门修学的法喜,关键在此地。所以现在佛教,我们利用这些高科技,用卫星、用网路,这很方便,学的人很多很多,真正得利益的就不很多了。原因在哪裡?在诚敬,真诚、恭敬,也就是在信乐。信乐就是一心,信乐是从真心裡面生的。我们对于它还有怀疑,这心就不真,这是妄心,心裡面还有夹杂,夹杂自私自利、夹杂名闻利养、夹杂五欲六尘,你心不乾淨!所以修个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什麽显着的进步,道理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你要不晓得这个道理,修一辈子到老死还不能得益,走的时候还是迷迷煳煳。所以这一句关係我们的往生大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