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二十八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发大誓愿第六评论1阅读模式

 

「又《探玄记三》曰」,这《华严经》的注解,《六十华严》第三卷裡面讲的,「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就是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第二念则是异念,裡面夹杂二念在裡头,一心就没有了,叫二心。所以禅宗裡面参究,它不讲研究,我们世间人都说研究,这个问题你去研究、研究。佛门不说研究,为什麽?研究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三心二意。参究怎麽讲法?不用心意识叫参究。不用意识就是不要用分别,识是分别,第六意识;不要用意,意是执着,末那是意;心呢?心是阿赖耶,阿赖耶含藏习气种子。我们现在人叫落印象,印象落在哪裡?落在阿赖耶裡头。所以阿赖耶叫藏识,藏识是什麽?藏识是仓库。无始劫来一直到今生起心动念的印象,统统记录在阿赖耶裡头。阿赖耶好像是个电脑仓库,无量劫来东西都在裡头,所以你能够回忆,你能够再把它调出来。参究是这三样东西都不要,都不用,那叫参,离心意识参,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叫参。不用这些心,这些心用惯了,不用这些心,行吗?那用什麽?不用它,真心就出来。只要你不用分别,妙观察智就现前;你不用执着,执着是末那,平等性智就现前;你不用阿赖耶,大圆镜智就现前,叫四智菩提,前面五识叫成所作智,这四种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没丢掉,只是因为你有阿赖耶识,有八识五十一心所,它们就不起作用,就被障碍。你不用假的,真的就现前;用假的,真的就不能现前。

  

《愣严经》裡面交光大师讲的「捨识用根」,就这个意思,那就是参,不要用六识,要用六根,根中之性。用见,用什麽见?见性见。听呢?听用闻性听,用闻性去听。不要用耳识,不要用眼识,眼识有分别,耳识有分别。见性没有分别,闻性没有分别,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分别,那是六根的根性。用这个方法就跟诸佛菩萨没两样,诸佛菩萨他们用根中之性,六根的根性,他不用六识。这个东西讲得不错,谁会做?没人能做得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愣严》唐朝传到中国,也是非常不容易,这是印度,所以印度佛教以后没有了,我想与这个都有关係,心量太小了。这好的经典是国宝,禁止流传到国外的,国家禁止的。般剌蜜帝法师,这印度人,知道中国人具足大乘根性,把这个经典送到中国去。那个时候手写的本子,他写在很细的绢上,写了很小的字,写成之后把自己的胳膊剖开,经藏在裡面再把它缝起来,这样偷渡到中国来的。因为他前面偷渡两次,都被海关查出来,第三次用这个方法带出来了,坐船带到广州,把这部经拿出来。中国人知道有这部经,但是没人见过。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都没看到过这部经典,国宝不给你看的。所以出家人很难得,这是国家的祕密,送到外国去,所以经送到中国来之后翻译,翻译完成他就回国,回国是什麽?接受国家的惩罚,这是佛教徒。要是一般人出来到中国,中国对他都非常好,以国师之礼对他,何必回去?用不着了。他还是要回去认罪,接受国家法律处分。

  

早年的翻译,都是用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来解释《愣严经》裡面所讲修行的方法。是很接近,因为三止三观它用的是意识心,不是捨识用根。可是佛在《愣严》上讲的意思,确实是捨识用根,你才能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交光大师的注解现在都有流通,他的序文裡面写得很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他想给《愣严经》做新的注解,跟古人的说法完全不一样,就是用捨识用根。还没开始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他是寿命到了,接引他往生。他见了阿弥陀佛,就把《愣严经》这个事情向阿弥陀佛报告,佛陀能不能给他一个假期,向他请假注《愣严经》,《愣严经》注好之后,佛再来接引他。阿弥陀佛就同意,阿弥陀佛就走了,他注这部经。所以这部经是向阿弥陀佛请假完成的,很难得!捨识用根,到底用什麽方法来修?没有别的,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工作应酬,做不到捨识用根,你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来代替捨识用根,就成功了。吃饭的时候,不要去挑剔这个好吃、那个好吃,你有这个念头起来,你不就用识了吗?又在造业了。把一切都看成平等法,没有好丑、没有喜爱、没有厌恶,法法平等,看的、听的、接触的都欢欢喜喜,不分别、不执着,统统归阿弥陀佛,皈依,一切都回归到阿弥陀佛。这个办法跟《愣严经》上捨识用根没有两样,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真正像交光法师那个,那不是我们普通人做到的,那是什麽?那是法身菩萨。别说我们做不到,阿罗汉做不到,辟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萨都做不到。这段心无异念。

  

下面引用的,「《止观四》」,这天台家的,这个数目字是它的卷数,第四卷。「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馀缘」,念老在括弧裡给我们简单解释,「指心中不缘其他一切事物」。一心专志就是阿弥陀佛,心裡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麽也没有,全放下了,这叫「一心念我」,这个我是阿弥陀佛自称,你跟阿弥陀佛就相应。淨宗古大德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麽相应?一心专志就相应,心裡面还有夹杂就不相应。我们怎样把这句佛号念好,决定得生,这个重要!下面又给我们说,「又一心有事理二种,无馀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今一心念我实兼事理。现世淨业学人,但深信切愿称念名号,即是一心念我。」这是事念,事一心。一心难!我们前面所讲的一心专注,心不馀缘,心裡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麽念头也没有,这是功夫成片,决定往生,生到哪裡?凡圣同居土。如果是念到事一心,就不是凡圣同居土,叫方便有馀土,理一心是实报庄严土,不一样!这是蕅益大师所说的,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全在功夫的浅深,这是你念佛功夫。这也是三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这样的功夫要在平常养成,在我们现前得到,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

  

我们从刘素云居士的报告知道有个信息,生病的人病重了,在加护病房去急救。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这个病人在急救的时候,所受的罪、所遭遇的痛苦无法承受,他也说不出来,因为昏迷说不出来,生瞋恨心、怨恨心,这种心一生起来就到地狱去了,你说这多可怕。有些学佛的同学知道,家裡老人病重了,到快要嚥气的时候,医生问要不要急救?学佛的人知道,不需要。医生也赞成,也同意,知道急救也不过就是延长几个小时而已,他遭受的痛苦,那种怨恨很不容易化解。可是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有这个法律,生病要是不死在医院裡面,就触犯法令规章,你一定要送医院,生病一定送医院,死的时候一定要急救,你说不是把每个人都送到地狱去了吗?这个怨结得深!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多可怕。我们怎麽避免?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走的时候我们自在往生,不要到医院去受那个苦。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可以做到,只要你肯放下;你不肯放下你就做不到,这是一桩非常可怕的事情。

  

说走就走了,念佛人往生的时候,就是临终的时候不生病,谈笑风生跟大家告辞,佛来接引我,我到极乐世界去了,说了就走。站着走的,坐着走的,很多!宋朝王龙舒居士就是站着走的。我在早年,这个事大概就是有四十多年,我也曾经讲过几次。我在佛光山教书,台南将军乡有个老太太念佛三年,站着走的,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晓得什麽时候走。我在美国旧金山讲经的时候,那个时候那边的护法是甘老居士,她告诉我,她有个好朋友,也是个老太太,儿子在美国念书毕业了,在美国结婚,养了个小孩,把她接去做家事、照顾小孩,因为儿子、媳妇都上班。她念佛,家裡人也不知道,因为早晨都上班去,小孩长大之后就上幼儿园,都带去了,晚上回来的时候家人团聚。一天没事情,她就在家念佛,念了二、三年,真不错,临走的时候没告诉家人。走的那一天,她儿子媳妇起来了,老太太没有烧早饭,烧早饭是老太太事情。没烧早饭就很奇怪,怎麽今天老太太这麽晚了还没起床?推她门进去,她老人家坐在床上,盘腿坐在床上,喊她不答应,一看的时候走了。有本事,本事真不小!遗嘱写好了摆在面前,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也摆在床边上,后事她自己把它料理好了,多自在!她在美国这一段时间,一天都没有空过,真叫万缘放下,一心念佛。美国人生地不熟,出去说话人家听不懂,跟闭关差不多,没人跟她讲话,她这样念佛念成功了。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榜样,这真的不是假的。

  

念到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烦恼断了,这个我们也说得很清楚,不是完全断了,断一小部分就行。你看看,事一心是阿罗汉,阿罗汉有四果四向;换句话说,他有八个阶级。八个阶级,第一个阶级通常都不算的,第一个阶级什麽?是功夫成片,还没有得到一心。第二个阶级就是初果须陀洹,他就算得一心,他能够把身见断了,不再执着身是我;边见断了,不再有对立念头。成见断了,我们今天讲主观观念没有了,这就是见取见跟戒取见,我们一般人叫成见,能恆顺众生。为什麽不能恆顺众生?成见很深。错误的见解都没有了,一心念佛,心裡只有阿弥陀佛,什麽念头都没有,这断了,这是初果,《华严经》上十信位的初信位菩萨。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馀土,下下品往生,九品他是下品,他不是在同居土。方便土裡面九品,实际上就是《华严经》十信菩萨,从初信到九信。第十信呢?十信心满他就证得初住,他就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明心见性,他就是实报土往生。这是真的,我们能真带得走的,其他的这个妄想,这世间名闻利养、荣华富贵一样都带不走,不搞这个了。要搞真正带得走的,你在这上用功,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证果时间大幅度的缩短!

  

世尊又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一天,能抵得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因为这个世界大起大落,你不大落就大起了,大幅度向上提升。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境界,所以那个地方的进步是很缓慢的,它的好处是不退转;这个地方大起是好处,但是大落那伤害太大了,所以总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安全,真有保障。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经文裡「一心念我」,有理、有事、也有功夫成片,都包括在其中。深信,这三资粮裡面的信是深信,不是信得浅;换句话说,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夹杂,才算是深信。还有疑惑,还有夹杂,信心不深,不深那就得看他的福德缘分,要靠临终的时候有人帮助他。如果自己深信切愿,不需要人帮助,他自己就走了,而且都是预知时至,什麽时候佛来接引,清清楚楚,分秒不差。很多人他也不告诉别人,告诉别人什麽?人家来干扰他。称念名号这是行,所以这一句裡头有信、有愿、有行,三资粮具足,这就是「一心念我」,所以一心念我裡头包括三资粮。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18:48: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08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