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这一段是破见性不从缘生。如果缘空而有见性现前,那就不应该见塞。这个意思是说,他既然以为空是生见的助缘,到他遇到塞的地方,空就灭了,空的缘就没有了;缘灭了,换句话说,见性也应该断灭,见性断灭了,怎么能够还见到塞?缘塞的道理也跟这个一样,甚至于缘明、缘暗,都可以用这个例子比类推之。我们现前实际上的情形,是明暗空塞等相样样都见得清清楚楚,由此可知,见性并不要藉明暗塞空为因,或者是为缘,这个事实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说真如不变之体。称之为真如,那就是说它不从因生,也不随缘有,因缘、自然都说不上。下面佛渐渐开导他真实义: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
这是把阿难虚妄的情执扫得干干净净,显示出见性的真实相,觉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它的真相。外道执着自然,他不懂得随缘的妙用;凡夫执着因缘,不知道不变的本体,所以才有凡夫、外道、二乘、权教种种差别。这桩事情,不是讲理论,也不是讲玄学,就是说我们现前自己一个人。我们六根根性是不变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再加上十一色法、二十四个不相应,都是随缘的,这些东西在哪里?全在一身。我们这个色身就是十一种色法,所以这个一身(身心),给诸位说,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大宇宙就是我们一身放大,一身是大宇宙缩小了,这个放大缩小正是像经上所说的「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须弥纳芥子,大宇宙纳我们这一身,我们这个身心;芥子纳须弥,我们这个身心又包大宇宙。这话说起来、听起来好像有点玄,实际上给诸位说,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一部《百法明门论》说的什么?自己身心。懂得自己身心就懂得宇宙,知道宇宙就知道自己身心,是一不是二。
这个学问是真实的学问,我们求在哪里求?要从自身上求,从自己身心上求。身心里面悟了,外面境界才悟。不在身心上求,在外面境界上求,当然也能开悟,不过不太容易。为什么不容易?是因为我们执着身亲境界疏,亲的才容易开悟,疏的不容易开悟。如果你没有这个执着,从外面境界上修,也能开悟;我们有这个执着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去观照。所以《楞严经》里头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佛把真如本性就我们六根上来显示。真如本性在哪里?我们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在哪里?佛说性就是眼的本能,见性。「十番显见」都是讲见性,讲见性不动、不生不灭、周遍,全是讲这个道理,都是显示出见性的真。其目的就是叫我们舍妄而用真,为什么?前面阿难尊者要修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不生不灭的法,不生不灭的法一定要以不生不灭的因,才能够证不生不灭的果。生灭心要想修证不生不灭、无上菩提之果,这是无有是处,决定不相应。所以佛说这一段话用意在此地。
问问我们自己:想不想求无上菩提?也许诸位,「无上菩提太高,我马马虎虎稍微凑合一点就行」。这不行,给诸位说,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见性不能超越生死轮回。虽然你用种种苦行如何去精进,修成四禅天、四空天的果报,也不过是寿命长一点而已,不究竟!寿命长短,说实在话,没有长短,为什么?相对的长短。我们人生百岁感觉得很短,要比起忉利天那就悬殊太大,忉利天上一天、一昼夜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好,你来人间百岁很长了,忉利天人看到这个人命很短,昨天看他生,今天就死了;要再到夜摩天去看,夜摩天的一昼夜是我们人间的两百年,你活一百岁,人家看到你是半天就完了。他们那些人是不是以为他寿命很长?不会的,跟我们感觉是一样的,也是一时,也好像一剎那过去一样。正好像我们看水里蜉蝣,我们看水里蜉蝣正是像忉利天看我们一样,我们看水里蜉蝣朝生暮死,但是牠朝生暮死,牠也是一生一世,也是过了一辈子,所以在感官上是相同的。因此,纵然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他那个一生跟我们现在一生感受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属于相对的,我们要了解。了解之后,你就不会想到天上去,天上没什么意思、没什么好处,不能解决问题。
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明心见性,还是要走这个路子。明心见性最好的方法,是《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的「舍识用根」。舍识用根,很容易、不难,《楞严经》里面讲一个字,这是一字法门,「歇」即菩提,歇是什么?歇就是歇心意识。菩提是什么?菩提就是妙觉明性。你看看多简单,哪一个法门里头有这么简单的讲法?一个字的法门。可是难在什么地方?难在理路不明,疑惑不能断。你看阿难尊者所示现的重重疑惑,这一个疑惑好像是断掉了,那一个又生出来,疑虑永远不能断,所以妄心歇不了。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世尊示现在人间,为什么要说法四十九年?讲到修行,太容易!《弥陀经》里面若一日至若七日,那是讲成就,一心不乱,功夫好的,理一心,一天到七天,根性利的人一天就证得理一心不乱,业障重的也不过七天就可以证得。难在哪里?我们现在念七年、两个七年、三个七年,念了十个七年,心里还是乱糟糟的,连个功夫成片的消息也没有,毛病发生在哪里?理路不明,盲修瞎练修了几十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