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第五十八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58
第58集A
第58集B
请看经本,第四十页第八行。
【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
经文是接着上一次阿难尊者听了世尊前面八番开示,疑惑世尊所说的真心妙觉明性彷彿是外道所说的自然,不象是世尊平常所讲的因缘生法,起了这个疑问,到这个时候提出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佛答覆的话很长,前面一段是责备尊者,佛在楞严会上种种方便开示实在是希望他悟入,哪里晓得阿难并没有悟入,不但没悟入,反而误会以为是自然,这真是错得太离谱,现在再给他解释。我们看看今天的文,这是开始解释。
『阿难』,这是叫着他的名字,告诉他。『若必自然』,假如前面所说周遍不动的见性、非生非灭之觉缘,要必定是自然,下面就要进一步的追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那就应当要甄别明白看看这觉缘是不是有一个常住不变之体,然后才能够说是自然。自然、因缘的定义,在上一次也给诸位说过。自然的定义是不变不随缘,要记住,不变不随缘才叫做自然。我们周遍不动的见性确实是不变,但是它随缘。从不变之体上看着似乎是自然,其实不是,宇宙万法依正庄严都是这个不变之体随缘显现的相用。所以阿难只看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那一面讲因缘也看到了,因缘这两面合不起来,他的毛病就在此地,不晓得两面原是一体,迷是迷在这个地方。两面都是一体,自然、因缘都说不上。下面就是发明这个道理。
【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
这一段经文就是佛教给他甄明的方法,叫他自己去甄别、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觉悟,观妙明之见性,就是我们所谓能觉能缘,注意这个是「能」而不是「所」,所觉所缘是境界,能觉能缘是自体。明、暗、塞、空,这是所觉所缘。在此觉性之中,我们不说太多,就是经里面所讲的明暗塞空这四缘之内,以哪一个缘是自然之体?你说自然,把自然之体找出来,才能说之为自然。这一句话对于聪明伶俐汉就可以把他迷着唤醒。因为这几句话正是显示出不变的见性,所谓举全体而随缘,并不是局部随缘,一部分随缘、一部分不随缘,没有这个道理。正是所谓一悟一切悟,一迷是一切迷,不会说悟一半、迷一半,没有这个道理。要是说我悟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悟,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悟。
岂不闻禅宗的公案,我们不要说远,就是连印祖的《文钞》里面,是《文钞》还是《永思录》里头,我现在都搞不清楚,总是二十年前看的书,这个书至少二十年没翻,有这么一个印象,好像是在《永思录》里头,有一个人写一篇文章纪念老和尚,述说他自己被老和尚呵斥的经过。他说他以前是参禅,曾经写一封信给老和尚,说他对于禅宗《五灯会元》一千七百则公案,大多数都没有问题,都参透、都开悟了,其中有个五、六条还没有悟,一千七百多条只剩五、六条还没有悟,其他都开悟了。哪里晓得老和尚回他一封信说:如果有一条没有悟,完全就没有悟;如果有一条悟了,全部都悟了。他被老和尚当头一棒打醒,以后不参禅,老实念佛,有这么一段经过。这个就是经中常常讲,举全体而随缘,绝没有局部的。像印祖遇到这个人,这是增上慢,把知见当作开悟,这弄错了,幸亏遇到真善知识把他点破,要不然就误了一生。所以诸位要记住,悟是一切悟。譬如真正悟了,教下里面说是大开圆解,确实到这个见地,世出世间法是都悟了,绝对不会说这一部经没有问题,我悟了;换一部经,不行,这部经我还没开悟,没有这个道理。悟了之后,不但是佛法里面的一切经,外道的一切经、世间的一切学说一切都贯通,这是悟,不会是有局部的。这是我们学佛、研教一定要记住。
既然是全体都随缘,诸位想想,这个体就找不到,一部随缘、一部不随缘还能找得到,那一部没变可以找到,全体随缘到哪里去找?就明暗空塞这四相上去找见性的自体,试问问能不能找到?决定找不到。为什么?明暗塞空都有变化。自然之体不会变的,会变就不是自然之体。可是我们要是离开明暗空塞,别求一个见性的自体,也找不到。就在相中找不到,离了相也找不到,这跟外道不一样。外道确实他们是把冥谛当作自然之体,换句话说,他是以空、以暗为自然之体,认为一切万法是从冥谛而生的。神我就是以空、以明为自体,这是外道之谛。细细观察佛给我们所讲的,与外道确实是不相类,但是粗心大意也很容易混搅在一块、分不清楚。阿难就是表示这样一个态度,混淆不分!世尊唯恐阿难还不能审明、不能甄明,再详细的给他分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