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了圣贤书,明白了圣贤道理,就了解人的智慧和愚笨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习气养成的。我们这裡讲的天生是讲他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包括本来具足智慧,这个智慧是自性中本有,不是学来的。为什么我们人有愚笨和智慧之分?这是因为后天习气毛病不同,就是他污染障覆自性就有不同。污染得重、障碍得深,自性智慧就透不出来,我们看他比较愚笨;污染得少,他的障碍轻,他就比较聪明,比较有智慧。所以读经书就是帮助我们去除这些污染,减轻这些障碍,最后去除障碍之后,自性智慧现前了。这个时候你就真正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你明心见性,通达一切。所以家庭一定要教导子弟读圣贤书,而圣贤书当中最重要的是因果教育,人明瞭因果之后,他就能够防范自己,不敢作恶。我们再看下面一句:
【居身务其质朴。】
『居身』就是持身,自己修身一定要怎样?『务其』的「务」就是一定,「其」和期望的「期」同一个字。期望『质朴』,「质」是本质,「朴」是朴素,这是讲我们为人要朴实无华,生活要节俭、简单,朴实的人他的德行自然就会比较厚。《论语》当中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鲜就是少,如果是巧言令色,巧是说很好听的话,令也是好的意思,脸色、笑容很好,其实仁的心很少,缺乏仁,这叫非仁。所以仁爱、仁慈的人,他一定是朴实的,他不会在表面的形式上去下功夫,很实在。质朴还反映出一个人对待自己是不是真诚。什么叫真诚?自己不欺骗自己,不自欺、不欺人。如果自己犯了错误,一定是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过自新,这是不自欺、不欺人。他不会为自己的过失去掩盖、去掩饰,或者是开脱自己的罪名,这个就不是仁人了,他的心地不是质朴的,不是真诚的。所以《大学》裡面讲,君子要修诚意笃实的功夫。司马光一生就是坚守一个「诚」字,有人无人的时候都是一样坚持德行,绝对不会在别人面前一套,自己背地裡一套。下面第十五句:
【训子要有义方。】
『训』就是教训,教导子女一定要有『义方』,「义」就是正当的,符合道义,合情、合理、合法的正道,用这些正道来教育子孙。这是什么?使子孙能够有德行来传家风,来继承家业。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能够兴旺,兴旺要看人,有人来继承你的家业,这样才有兴旺,所以教育最重要。教育第一个要教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规矩一定要严整,如果家没规矩了,这个家一定会败、一定会乱。《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规,几千年来每一家都有家规,而这些家规大同小异,《弟子规》是所有这些家规的集成。你看这一部《弟子规》,就等于看了所有家庭的规矩,因为所有的规矩都是圣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教育子弟最好是以《弟子规》开始。《朱子治家格言》也是家规,也是家规的集大成。要教导他们,不但是教他们熟读、背诵,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是什么?家长自己要做到。《弟子规》我先做,做一个好的榜样出来给自己的儿女看,这样来教育,这才是教子的义方。如果自己不肯做,叫儿女去做,儿女看见你根本没带好头,「自己不做,要我去做」,他怎么会服你?所以一定是上行下效,你想你的儿女怎么做,你一定先要这么做,这才是教子的第一要法。
在《三字经》裡面讲,「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就是讲这个故事。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窦禹钧,他是燕山人,所以称他窦燕山。他三十岁之后还没生儿子,他自己很急,有一天晚上就梦到他的祖父跟他说,「你不但没儿子,而且你还短命,你没德行。现在你一定要修德,回转天报」。窦禹钧醒来之后,也是吓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过去做得不对,于是痛改前非,改过自新。从今以后就力行善事,见到要帮助的人,一定慷慨帮助,别人对不起我的,绝对不会去追究。譬如说他家裡面的一个佣人,一个奴僕,他偷了很多钱走了,然后留下一封书信给他,这封书信是插在他的女婴身上。这个佣人生了一个女婴就不要了,书信上写到,「我现在把我自己的女儿卖给你,等于还了我所偷的钱,做为还债」。窦禹钧见到这封书信后,也不去追究责任,把这封书信烧了,然后抚养这个女婴,一直抚养长大,然后出钱嫁了这个女儿。凡是遇到亲戚朋友没钱办丧葬,他一定出钱帮助;没钱嫁女的,他一定出钱帮他嫁女。而且他把自己的住宅捐出来做为书院,培养那些读不起书的人,还买了很多书,请了教书先生来教导他们,做这些好事不计其数。结果到后来他连生五个儿子,每个儿子都聪明俊秀,都考取了功名,他们窦家一时变为当地最有名望的家族,所以「教五子,名俱扬」。而他自己本来说是短命的,后来他梦到他的祖父又跟他讲,「这几年来你修的功德很大,感动了天庭,现在已经为你延寿三纪」,一纪是十二年,延了三十六年。又告诉他说,「你生的五个儿子都会很荣耀。希望你更加勉力去努力行善,不要退心」。结果这个窦禹钧活到八十二岁,身无病苦,谈笑而终,他的五个儿子都很显贵。所以这个证明,教导子女第一是教德行,怎样教?自己要做个样子,这个是教子义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