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1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知难非难,则请事斯语,欲罢不能」。真正的仁者,见到仁德的事业,就一直做下去了,管它难与不难。只问该不该做,不问难与不难,心中根本没有一个难的念头。如果说「这个事很难」,就自己打击自己了。我只问这是不是应该做,应该做就做,把难和不难都放下,这叫知难非难。像颜回「请事斯语」,《论语》「颜渊问仁」这章,夫子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回听了之后,问夫子,我如何下手?「请问其目」。夫子告诉他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克己复礼。难不难,颜回没有关心这个问题,立刻就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也。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一定按着您老人家的话来照做。依教奉行,不打折扣,这叫请事斯语,事就是落实,斯语就是夫子这段话。你看,颜回听懂了就照做,老实、听话、真干六字原则,颜回做到了,所以颜回便成仁人,他是圣人。夫子这麽多弟子裡面,只讚歎颜回好学,其他人还够不上格,因为他能做到「请事斯语」,他不问难与不难,他只是该做的就做,不打折扣的做,叫「不违如愚」。不违背夫子的意思,就不打折扣,百分之百落实。如愚就是有点像一个愚人,别人看像愚人,好像什麽问题都没有,傻傻的,夫子教他做什麽就做什麽,这是真智慧,真是仁人。

 

「欲罢不能」也是指颜回,这也在《论语》当中,「子罕第九篇」。颜回自己「喟然歎曰:仰之弥高,鑽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颜渊(颜回)讚歎夫子仰之弥高,鑽之弥坚。说夫子的道学愈看愈高,就像登山一样,登了一个山头,发现山外还有山,愈仰视,山愈高,这是形容夫子的道学;鑽之弥坚,就是深不可测,愈往下鑽愈艰深。讲到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是左右上下都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颜回入这个境界了,天下无不是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他无时无刻不在道中,没有离开道。讲瞻之,往前看这在前;忽然往后看就在后,前后左右无不是道。

 

又讲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教我文,让我广博、博学,教我守礼、简约。你看颜回「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很简约,用这个简约的礼来约束自己,就是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入道了。入道之后,日新又新,天天在道上增长。学问不断提升、德行不断提升、智慧不断提升,欲罢不能,这就是他真正老实真干得到的结果。所以他还问什麽难不难?一味做下去,一直到见性而后已,见性是真正成圣人,回归本性本善。所以「岂获与不获,可动其心?」你看,就颜回内心裡,还计较什麽有没有成果,「获与不获」,有没有收穫,而动其心?他知道,做下去一定有收穫,根本不计较收穫,只是在耕耘,心不动摇,这是仁者,这值得我们学习。

 

江谦先生对于蕅益大师有个补注。江谦也是一位很难得的大学者,民国时代的人,也是通儒、通道、通佛。他说,「世俗溷称佛菩萨为鬼神,此大误也」。在这裡江谦跟我们做了一个澄清,很多人有误会,这裡做了一个澄清。佛菩萨不是鬼神,很多人以为佛菩萨跟鬼神是同等的,这是大错误。「佛菩萨是出世大圣」,佛菩萨是人作的。谁能作佛菩萨?谁觉悟了就是佛菩萨,这是人,不是鬼神,是人去作佛菩萨的。我们讲,佛是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的人,如果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是佛了。你真正做到《大学》裡讲的「明明德」,你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智慧圆满现前,大明其明德,那你就是佛了,没有丝毫的障碍,你已经完全究竟圆满的恢复本性;没有圆满的叫菩萨,菩萨还在修德,在修的因位上,还没有真正圆满。叫出世大圣,出是出世间。人只要放下执着,就出世,出是讲他的心境,不是说这个人的身体就出地球了,不是这个意思。出,是他的心境没有执着,不染着于世间五欲六尘,这叫出世,身还在世间,但是心已出世,是讲这个。佛菩萨早就已经放下执着,不仅放下执着,分别都放下了,菩萨还有妄想,佛已经没有妄想,所以他们都是出世间的大圣人,这个我们要搞清楚。所以学佛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佛法是教育,是佛菩萨教导我们如何来把我们的心境提升,去成就大圣。

 

「鬼神是生死凡夫」,鬼神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还在世间,还有生死轮迴,他是凡夫。所以不一样,「相距天渊」,天渊之别。「然皆是过去六亲,未来诸佛,故当敬」。鬼神也是我们的六亲眷属、我们的祖先,或者是我们过去生中六亲眷属,那我们也要敬他们,不能够侮慢他们。而且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他们将来也能成佛。为什麽?因为他本有佛性,我们应该敬他们,所以敬鬼神是基于这个原理。敬鬼神如同敬自己父母、敬诸佛,因为他们确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

 

「修福而瞋恚堕神趣」,这告诉我们鬼神道的业因。神是因为过去修福修善,但是有瞋恚。譬如说我要修善,我一定要超过别人,有这个好胜争强的心。看见别人修善,自己心裡就放不下,就嫉妒,要赛过他,如果赛不过他,心裡就生怨恨,这是瞋恚。他修的福,将来有福,但是他瞋恚心重,这种人堕神道,我们讲阿修罗,这就是神趣。阿修罗他福很大,但是德不足,所以他在享福的时候会造业。他要跟天比高下,但是他的福不如天那麽大,天人的福大,所以他总是败下阵来,最后福享尽了,就堕到地狱去了。这是佛法裡教我们,神是不究竟的。其实六道众生,天有神,鬼裡头也有神,人道裡面也有神,畜生道裡也有神,畜生道的神像龙王、像百兽之王,这都是畜生道的神,都是因为修福,但是有瞋恚。「悭贪而不施,堕鬼趣」,鬼道因为悭贪,就是吝啬,捨不得,不肯布施,这就会到鬼趣。「故当怜悯而远之也」,我们怜悯他,但是不要跟他学,不要跟他学就是远之。

 

「仁者须发大心,遍十方,尽未来,度脱众生,而后成佛。故曰:先其难而后其获」。这个解得完全用佛法的高度解释,所以儒释道这三家是相融通的。仁者是什麽?真正仁慈的人,慈悲心重,佛法称为菩萨。菩萨须发大心,能发大心就是菩萨。什麽叫大心?广大无边之心,菩萨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尽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我都要度他们,这叫大心。没有自己,只想着帮助一切众生,而且众生的范围是无量,遍十方,尽未来。空间上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八方,加上、下,这十方,也就是整个宇宙;尽未来,这是讲时间上无量的未来、无尽的未来,度脱众生,使他们成佛而后已。众生不尽,我不成正觉,发这个大愿,这个事业确实是最难。众生何日度尽?想不到,那不是我们能想像出来的,时间太久远了。但是虽然久远,我发这个真心一定要度尽。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09:18: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28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