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 |共12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台湾景美华藏图书

admin 净空法师评论1阅读模式

第8集

MP3下载

文字版点击加号

展开收缩

第八讲

 

因为元明清这三代人没有读到唐人的注解,所以这个看法并不是玄奘大师的意思,但是说得也很有道理,他也是从成唯识论推想出来的。

【安慧计五识因中成无漏。一错也。】五识在果上才成无漏的,因上是不可能,纵然是等觉菩萨,他还是在因地上,他的前五识还是属于有漏,不是属于无漏,无漏一定是在如来果地上。【又以自证分为依他起。乃依他真如而起者。则所成之智乃依他根本修而后得者。故名后得智。则不能亲缘真如。】又计至佛果位自证分缘如。既以自证为依他。若是依他即属后得。后得岂能缘如。又一错也。】这通通都是安慧论师的见解,这与究竟圆满的义理不太契合。所以十大论师的见解,从客观上来看,确确实实护法论师讲的比较圆满。但十大论师都有师承,都是天亲这一个系统的。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诸位想想,这个就已经有问题了,这个就是执著,执著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学佛是要破除执著,破除成见,以最客观的方法来接受各家的学说,不分别,不执著,就能看出他的得失。佛教我们修学就是这个态度。净宗特别强调破执著,相宗在说明事实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后,你自然就不执著了,可见净宗相宗是目标相同,只是方法不一样而已。这后面有个结论。【故此二句乃破异师计耳。】

【三藏释带有二义。一挟带。二变带。】三藏指玄奘大师,释是解释,带有二义,一是挟带,二是变带。【然相亦有二义。一体相之相。二相状之相。】相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体相之相,一个是相状之相。这里带相,究竟是哪一个带,是哪一个相,这得搞清楚。玄奘大师的解释带指挟带。【言挟带者。谓根本智亲挟真如相而缘。则以体相为相也。】夹带的相是体相之相。【变带者。谓后得智缘根身器界诸有为法。必带相状变为空体。】所以后得智所缘的相是变带之相,不同于根本智。根本智是挟带真如之相,也就是体相之相。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虽观诸法空。未离空相。此但能外缘诸法。不能亲缘真如故。】这就是讲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这个课程,跟百法性质不同,百法着重在对一切法的认识,而八识规矩颂着重在修学,换句话说,它注重在用功。那么能观的,前面讲过,合三离二观尘世。能观的,从外表上来看,主要是五识,前五识的作用,第六意识的能观,是随着前五识起同时的意识,接触到外面境界。所以前五识的能观是属于性境。所观的是尘世,这两句就是讲所观的境界、所观的结果。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万法皆空,空就是一,所以我们讲万法归一、讲万法皆空是一个意思。那个前五识能够观到万法皆空,这个地方说的很清楚。

未离空相,因为他但能外缘诸法,不能亲缘真如。亲缘真如是根本智的事情,不需要后得智来缘。那么后得智一定是由根本智而生的。如果没有根本智,就不会有后得智。这个是诸位一定要记住的。但是根本智必须要依后得智才能起作用。如果没有后得智就不能起作用。这些地方,怕同学们误会,以为自己现在有后得智。我们的根本智没有现前,就以为自己有后得智了,这个就弄错了。我们现在的智慧叫什么呢?叫加行智。这是我们现前具备的。加行智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加行智从三学三慧,戒定慧、闻思修,我们依靠佛菩萨所传的理论与方法,依教修行,观察法性,那么我们渐渐能够离相,也能够放下万缘,逐渐逐渐接近根本智。换句话说,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全是属于加行智,一直到如来地,根本智证得。那么菩萨地位每增高一级,就接近根本智一点,好像五十一个楼梯一样,上去一层就接近一层,一定要根本智现前之后,后得智随之才现前。后得智是什么呢?在四智里面讲就是成所做智,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就不会发生误会了。我们根本智没有证得之前,我们现前的智慧是加行智,不是根本智,也不是后得智。

 

颂文: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近代学者,他们的机缘比古人好,直接读到了唐疏,宋元明清这四代都没有直接读到窥基大师的注疏。因此佛法在这个时期就出了点差错。由此可知,理论稍稍偏差了一点,方法有了一点错误,就会有影响的,不是没有影响。我们佛法到今天这样的衰弱,不能振兴,要追溯他的原因,与这一点有关系。佛法在中国最盛行,势力最大的是禅宗。不要说大陆,台湾寺庙,很多叫禅寺,它里面没有禅,之所以还叫禅寺,主要是受这个影响,禅风之盛,从六祖之后一直影响到现在。禅宗的目的,是要破迷开悟,求明心见性,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就是此地讲的根本智。禅宗修学最注重的是根本智,教下当然也注重。

注重在根本智,说老实话,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天性,不用说佛法,我们世间的教学,也注重根本智。我们从中国古代教学法里就能看得到。根本智的修行方法就是背诵,背诵的目的是修根本智,不是注重在文字,背诵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根本智是从定中来的,背诵是修定。我们平常的心是散乱的,背书能摄心,让心里不打妄想,让我们的心定下来。念佛也是修定,佛号简单,我们很多人一面念佛还是一面打妄想,换句话说,他的力量很薄弱,没有办法将我们的心摄到定当中,可是你背一篇文章背一篇经文那就不容易打妄想。为什么呢?你打一个妄想,你就背错了,背错了从头再来,这是修定,一定要你背的一句一字都不错。背诵并不要求你去解意,比如说这段话怎么讲法,这句经文什么意思,那又打妄想,那就不是修定。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小孩从六七岁入学到十三四岁背四书五经都不讲解,从小就叫你摄心就修定。我们中国几千年出多少英雄豪杰,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小就养成根本智。

佛门也是如此。大家晓得,一般出家前五年学戒,五年学戒就是修根本智,这个时间不叫你听经,也不叫你参禅,换句说,一般正当功课都不让你接近,这个阶段干什么呢?进行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就是戒律。学习如何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如何跟大众相处,这是共同的生活规范,学这些。除这个之外,就是背诵经典。这五年,你要学哪个法门,你就背诵哪个法门的经典,这五年是在打基础,而打基础的目标通通都是求根本智。你能开悟最好,不能开悟也不要紧。为什么?你基础打下去了,换句话说,你以后就有开悟的机缘。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以后开悟的机缘就很难。所以我们从前的教学,老师眼光确实深远,真心恳切啊,真正负责人!

正因为禅宗注重在根本智,尤其经典中讲根本智才能亲缘真如,后得智没有这个能力,于是就发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轻视后得智,不注重后得智,这样就会造成有体无用。一般人误会出家人是社会寄生虫,这个错误的观念追溯到渊源,要从这个地方谈起。实在讲,唯识学非常强调后得智的作用,怎么可以疏忽呢?尤其后面两句,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这一句。三类分身息苦轮,要是没有后得智,怎么可能呢?怎么能办得到呢?

由于这个错误的观念,一般开了悟后怎么样呢,就像禅宗说的“衣来吃饭困来眠”。我们真要看了华严经五十三参,那些诸菩萨善知识,那么样的热忱从事社会工作,出家人并不消极啊,而是积极的参与社会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做到三类分身息苦轮啊。这哪里是消极,这是积极的入世,参与到各行各业,这才是行菩萨道,这才是普度众生。所以由于这个错误观念,轻视了后得智,特别重视在根本智上,有这么一个执着,一个错误的观念,于是乎得了道之后躲到山洞里或者闭关,甚至是游山玩水,过一种真正是消极的生活,而美其名曰长养圣胎。实际上真正长养圣胎是要积极入世,不能出世。出世长养什么呢?入世才能长养,入世才能锻炼,所谓是历事炼心。不接触社会,那个心地清净靠不住,真正接触社会,才考验得出六根是不是真的清净,是不是真正的无染,不接触你怎么能考验。

佛在经上明明说悟后起修。你看信解行证,解就是悟,行就是起修。起修是在解悟之后,不是说解悟之后什么都不干了,把这认为是身心清净,不是这样的。身心清净是入红尘而不染红尘,成就自己的清净心,利益一切众生,自他两利。为一切众生服务,众生得利。自己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自己得利,这叫自他两利,换句话说,如果真的在山林水边过这种清净悠闲如神仙的生活,表面上看是对自己有利,实际上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为什么说不自利,因为自己没有考验,失去真正考验自己的机缘,自利就失掉了,不能利他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知大乘佛法之可贵。由于这个错误的认识,造成佛门这种风气。一直到今天,社会对佛门的误会以及佛门的衰败,这未尝不是一个因素。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大乘佛法的道场,就是广大的社会。我们在红尘里,要跟在山林里那个心境是一样的,那是真清净。如果红尘里也不染,那是真不染。一切的工作我们都做,事事无碍,这种做法叫有体有用,是一门有用的学问。现在人家为什么不学佛呢?因为他们认为学佛没用,所以大家不学。如果晓得学佛有这么多用处,大家都学,那就变成所有科目里面最热门的学科。因为它有用处,用处太大了嘛!现在变成冷门里面的冷门,你看多可惜啊。一般学校不要这种课程,误会到这种程度,这个是我们要知道的。

所以我在讲学当中非常强调要法轮常转,要普度众生,首先我们要真正发心来救佛教。救佛教从哪里救起呢?从正名救起,孔老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哪,正名这个工作怎么做法呢?首先,我们要把佛教从宗教里面救出来,佛教决定不是宗教,欧阳大师他老人家在民国时候讲演使说到“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我们要救佛教,要从这个地方救起,决定不能承认佛教是宗教,如果承认佛教是宗教,我说句不客气的话,你是谤佛谤法谤僧。为什么呢?本来不是宗教你说是宗教,你岂不是诽谤?诽谤三宝的罪过太重了。佛教本身讲宗讲教,讲宗是教学的宗旨,禅宗完全从宗旨上说的,所以称宗门。讲教是讲教学的方法,佛法教学有无量的善巧方便,称为教下。这点我们要认识清楚,他不是宗教。我们看世间宗教的定义,世间宗教的条件当中,头一个,要有一个主宰的神,我们看佛教里头有没有一个主宰的神?我们如果把佛菩萨当成神来看,那就大错特错了,神是众生之类,有天神、鬼神之分,天神鬼神都是凡夫啊。佛的本意是智慧,是觉悟,这个诸位都晓得,释迦摩尼佛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称自己为弟子,称他为本师。本师是根本的老师,如同过去我们尊称孔子为先师,是师生关系,不是父子关系,更不是主仆关系。诸位要晓得,宗教是主仆的关系,宗教不平等就在这个地方上。佛教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做佛,宗教里头不能说一切众生都是上帝,那不是造反了吗?他不能接受,上帝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任何一个人在上帝面前都要低头,都得矮半截,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佛教不是宗教。寺决定不是庙,这都要搞清楚。现在怎么样,把寺和庙扯在一块,这也是诽谤三宝,庙里面是供养鬼神的,那是庙,寺是教育机关。这个大家念历史就知道。

那么在当今这个社会,连主管教育的政府机构都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还称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我们听了也很得意,人家把我们贬到宗教去了,受了这么大的屈辱还不晓得,冤不冤枉啊。那么佛教是什么呢?欧阳大师说的,佛法就是佛法。那么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的解释是,中国人喜欢简单,正是因为简单过度了,所以现在产生许多误会。我在佛教里面再添两个字,佛陀教育,这样就使大家有个正确的概念,佛教是佛陀教育,正如儒家讲的孔子教育,名正言顺。学佛就是接受佛陀教育。那么这个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佛陀教育教学的宗旨,就是求证根本智,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都是一个意思,说法不同,境界是相同的,有根本智,就有后得智的大用。

此颂五识果上转也。圆明即大圆镜智。以五八果上圆。谓佛果位第八之大圆镜智一开发时。而第五之成所作智倏然现前。故成无漏也。问。前五转智何云第八圆明初发耶。答。以前五根是第八亲相分。能变之第八有漏。而所变之五根亦有漏故。根能发识。根既有漏。识亦有漏。以五八同体故。待第八大圆镜智初现前时。则前五根五识俱成无漏而即转成成所作智矣。

末后这两句,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圆就是大圆镜智,明就是显现出来了。转第八识为大圆境智的时候,前五识也就随同转变为无漏智了。由此可知,第八识没有转成大圆镜智之前,前五识是有漏的,因为我们在转识成智上来说,前五识的转变是最后的。必得八识转成大圆镜智后它才转变。转变之后,后得智也就是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作就是作为,能够起广大的作用,成就世间一切有为法,分别世间一切事理,这是他的作用。

三类分身者。谓一大化身。即千丈卢舍那。为应十地之所现也。二小化身。即丈六金身。为应二乘凡夫之所现也。三随类不定化。谓如来誓愿弘深慈悲普覆。随诸种类有感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种种不等。以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成成所作智利乐有情。示现神道种种变化引导众生出生死苦。故云息苦轮也】

三类分身息苦轮,三类经论里面讲的很清楚。佛对地上菩萨说法,要现千丈胜应身,这是我们平常讲的法身。为二乘凡夫说法,也就是为声闻缘觉、六道里面的人天说法,利益这些人,就示现丈六劣应身。为六道里其他的四道,阿修罗恶鬼地狱畜生,为他们说法,就要随类化身。由此可知,成所作智的作用广大无边。上至菩萨,下至地狱,九法界的有情众生,一个也不漏,都能够圆圆满满的服务周到,服务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教导他,开导他,也叫他们能够脱离生死苦海、究竟圆满菩提。苦轮,就是三界六道的苦海,这是对六道凡夫说的。对于声闻缘觉菩萨来说,变异生死是他们的苦轮。注解大家自己去看,我们要赶进度,就不多讲了。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章。前五识是第一章,第六识是第二章,第七识是第三章,第八识是第四章。本颂分为四章。第二章也有三首颂。我们先看第一首颂。

 

颂文:三性三量通三境。

这是说第六意识它都能通。通是贯穿上下的意思,指第六识能通三性,能通三量,也能通三境。三量三性三境前面都介绍过。三境是性境、带质境(真带质、似带质)和独影境(有质独影、无质独影)。三性是善性、恶性、无记性,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

此颂六识三性三量三境皆通也。意识缘境。分别最强。所以一切善恶皆以意为先导。意起速疾。意在言前。意善则法正。意恶则境邪。如一气。嘘之即温。吹之即冷。似一水。寒之即结。暖之即融。但依一心随缘转变。故三性三量三境但通。五十一心所全具也。以通字贯于上下读之。言三性者。善性则顺益义。顺于正理。益于自他。不善性则违损义。违于正理。损于自他。无记性则于善恶品无所记录故。言三量者。一现量。现谓显现。明证众境。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故名现量。二比量。比谓比类。以于前境比度方知。故中论云。比量有三。一如本。如先见火有烟。后见烟即知有火。二如残。如炊饭一粒熟。余皆知熟。三共见。如眼见人从东去西。定知彼去。又如日出处则知是东。日落处则知是西。以比类而知故。三非量。谓心.心所于缘境时。错谬分别不称境知。名为非量。言三境者。一性境。即实根.尘及定果色。自有实种生。乃前五与第八所缘。及第六缘诸实色。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亦名性境。及根本智缘真如时。亦是性境。以现证故。二带质境。有二种。一真带质。即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两头生。挟带本质烁起。乃体相之相。以能所同一见分。故名真带质。二似带质。即以心缘色。中间相分唯从能缘见分一头变带生起。乃相状之相。名似带质。三独影境。有二种。一有质独影。即第六缘五尘落谢影子。以托彼外质变起影相。故名有质。所变相分亦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故。名真独影。亦名似带质。二无质独影。即第六识缘空花兔角及过未等所变相分。其相分唯第六同种生。以本无空华等质。故名无质。唯从识变。故名无质独影。问。第六云何通缘三境耶。答。第六明了意识缘前五尘实境时。率尔同时。名为性境。才落意地分别是青是黄。即名似带质。若意识缘五尘过去落谢影子。即名有质独影境。

古德有颂说:“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这是古人的一首偈,说明三种境界性质不相同。比如眼识,眼识见一切境界相,这是性境。比如说我们见到扇子,眼识见到扇子是性境。为什么,因为他不从心,不能因为心里面想怎么样就变怎么样。这个扇子,我想要它长一点,它不能长,我想要它窄一点,它不能窄,境界不能从心。性境是阿赖耶的相分,不会随着前五、第六、第七识而转。带质,有真带质,有假带质。

我们前面讲过,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实在来讲,只有一种情况是真带质。末那执著阿赖耶的见分为我,这是真带质,我相是真带质。为什么呢?以心缘心,末那是心,阿赖耶也是心,能缘的是心,所缘的还是心。这个当中产生的一个妄相——我相,这个相是两头生的,能缘所缘都能生,这种情形叫真带质。金刚经里面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统统是我相,这是真带质。

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不是两头生。比如说我们昨天看到花开得很美,今天看到花已经不在了,已经谢了,但想起昨天花的样子,那个相那个样子还在,这个相分是似带质,这个相分是我们自己心里头变现出来的,只是自心变的,是一头生。虽然一头生,但是带着昨天那个花的本质,这是我们见到的嘛,心里面有了印象,又现出昨天那个样子,所以这个相分是一头生,不是两头生,这叫似带质。独影境,分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独影唯从见,他不带质。有质的独影境,佛门常讲的观想,观想确实是有质独影境,比如我们想到台北火车站,因为台北火车站我们曾经去过,一提起来,脑海里面这个相就出来了,立刻想到人来人往的场景,可是我们现在并不在现场,这个是有质独影。独影境与似带质是相通的。不相同的是无质的独影境,不带质的。比如经论中常常举的例子龟毛兔角,乌龟没有毛,一讲到龟毛,大家会联想到乌龟壳上长了很多毛,现出这个相,但这不是真的。说兔角,你就想象兔子上面有角,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但你一想,就会现出这样的相,这个相就叫无质的独影境。什么叫通情本呢?情,指的是见分,也就是讲的心,本是讲本质,似带质境都是由于见分夹带本质而起,所以叫通情本。这些前面我们都讲过。现在我们观察,意识起作用,他要是随前五识同时俱起,五俱意识,这是性境,所以我们眼睛见到的形形色色,我们的意识跟着他起来,同时接触到外面境界,这是性境。如果在这个境界里面有了分别,有了想象了,这就是带质境。假如这个分别想象完全没有事实依据,这就变成独影境了。所以第一句讲三性善恶无记,三量现量比量非量都能够缘到,可见得第六意识他的作用实在是广大无边。

 

颂文:三界轮时易可知。

以第六识造种种业。轮转三界行相显胜。故曰易可知也。】

这是讲它的活动范围,他的活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说三界当然就包括九地了,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他活动的范围,轮回在三界当中。易可知,因为他的行相明显,所以很容易知道。既然说有个易可知,当然还有一个未知,确实有不易知的。哪些不易知呢?第七识和第八识也是通三界,但他的形象微细,不易知。第六识相比较而言是易可知。

 

颂文:相应心所五十一。

五十一心所通通与它相应,所以他的作用广大。这里有一段解释相应的四义。唯识里讲相应这个名词的地方很多。这个地方把相应的解释给我们说出来了。

【此颂六识五十一心所全具也。相应有四义。一时。谓王所同时而起。二依。谓王所同一所依根。三缘。即王所同一所缘境。四行。谓王所三量行相俱同。】

一时,王是讲心王,所是讲心所,是说心王和心所起来一定要同时,这叫相应。二位,同一所依根,比如眼识依眼根,与眼识相应心所也要依眼根,心王与心所要同依一个根。三缘,缘就是攀缘,心王和心所要同攀一个境界,比如我们眼睛看扇子,心王缘扇子,心所比如说贪心所,随着眼识生起来,也攀缘,贪爱这个扇子,心王心所缘同一个境界,这个叫相应。四行,无论现量比量非量,心王与心所在行相上一定要完全相同,不会心王是现量,心所是比量,那就不相应。心王是比量,心所也要比量,心王是非量,心所也要非量,这样才能够相应。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叫做相应。

【心所有三义。一恒依心起。要心为依方得起故。二与心相应。谓遍行等恒与心王相应。一类起故。三系属于心。以遍行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作意等故。言五十一者。谓此第六识。六位心所俱相应故。所以能取三界生死。以业力殊胜故也。】

 

颂文:善恶临时别配之。

这是说明,与第六意识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他究竟是心所与心王俱起还是非一时俱起呢?这句话给我们解答了。换句话说,第六意识相应心所是具足的,一切心所它一个都不缺乏,所缘境界太广了,或是善,或是恶,这要看取舍,虑缘境,这个地方解释不多,我们念念就好。【此颂第六识与善恶心所随时逐境。遇善则善心所与之相应。遇恶则染心所与之相应。邪正条然不相混滥。但就善恶一念起时则心所齐集。以类相从。故曰分别配之。】这个意思就是讲,心王和心所它是起联合作用,不但第六识与他相应的心所起联合作用,而且与其余七个识以及相应心所通通都起联合作用。配合得非常圆满,速度也非常之快。虽然心王心所起作用彼此之间有这样密切的合作,但是各是各的心王,各是各的心所,各起各的作用,不相混乱。性质相同的,会起作用,即使一个善念,心王与善的境界一接触,善心所立刻就现行,不但六识的善心所起现行,前五识的善心所也连带起现行,也起作用,所以才讲是临时别配。而他的主意转变很大,一个念头善,善心所马上起现行,立刻一个念头转恶了,恶心所就起现行。比如看到一个人,很可怜,同情心生起来,善心所马上起作用,想到应该帮他忙。但是突然这个念头变了,何必帮他呢,恶心所起来了,变化太大,念头随时会转变。可是一转变的时候,所有的心所通通都转变。这个就是临时别配之。那么到第二首颂的时候才讲他的转变。第六意识的性质是最不稳定的,不像第七识,第七识第八识都很稳定,前五识是没有个性的,它是随别人转的,他自己没有主张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21日11:04: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6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