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 |共12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台湾景美华藏图书

admin 净空法师评论1阅读模式

第7集

MP3下载

文字版点击加号

展开收缩

第七讲

 

讲到五识同依净色根,引用楞严经一段经文,说明净色根的大义。这个地方如果钥匙有误会,就会造成障碍。佛法,我们前面讲过,经典著述当然是以古人为标准。可是唯识这一门有种遗憾,我们今天看的注子,明朝人的注子,到今天都有五百年,当然注解能够传五百年,也有相当可观的价值。唯识这一门,从唐朝以后,在中国就失传了。经论还在,唐人的注解找不到了,像窥基大师,玄奘大师,这些注解注疏,在中国就失传了。一直到清朝末年,在我们中国佛教,诸大师中,研究唯识的,都没有看到原始的注解,凭自己意思,以及其他经论中散见的经文以及古大德的著作作为参考。广益法师这个注子也是这个性质,也是没有见过唯识宗原始的注疏,里面有许多不是玄奘大师原来的意思。

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发现中国所遗失的典籍全都在日本。日本是有心人,唐朝时候派了很多留学生来到中国,把我们经卷都偷偷运回去了,我们自己都不晓得,什么时候丢了都不知道。那个时候唐朝还没有印刷术,中国印刷术在宋朝才有,唐人都是手写,所以这些著作在唐朝时候就没有几部,被日本带走了,中国就失传了,现在我们研究唯识,必须要读唐朝的注解,这个才是最准确的。民国初年,研究唯识这些大德们,他们运气好,因缘具足,杨仁山居士把我们中国遗失的典籍通通再从日本请回来,金陵刻经处重新作版印刷流通。民国初年这些研究唯识的学者,他们对唯识的见解确确实实超过元明清三代。但是元明清三代研究唯识,他们也有他们的见地,纵然他们没有见到原始的注解,他们的注子还是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彼此合起来看,也有许多能给我们醒悟的地方。

【楞严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等。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故名净色。以此净色即无明壳也。亦名胜义根。】

今天就不再重复,上一节课已经讲过。楞严是一部很好的著作,他属于性宗,不属于相宗,篇幅不大,说理透彻。虽然说理透彻,还得是大乘根性的人才能理解,中下都有困难。中下根性的人,走唯识这个路子,实在有好处。唯识确实是相当繁琐,也是很详细的叙述。楞严经着重在解悟,《楞严经》和《圆觉经》的性质可以说是分不开的关系,圆觉注重在行,楞严跟圆觉可以联起来,解行相应。圆觉经古注很多,圆觉经不但中国人重视,日本人也很重视,在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圆觉经注疏大概有好几百种,其盛况不亚于金刚经。

【谓于眼等一分净色如净醍醐。】醍醐是比喻,凡是比喻都不是实际情形,诸位要记住。【有此性故。眼等识生。】换句话说,能生识的一定是净色,浮沉粗色不能生识,记住这个要领就好。【无即不生。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不同浮尘虚假损坏。】 由此可知,净色根不容易损坏,浮尘根很容易损坏。【此无损坏。故亦名胜义。】 胜义和浮沉之名也就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不同浮尘无见闻等。此能觉知。故亦名胜。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是也】

【问。净色根毕竟是何物。】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答。此无见有对色。虽有质碍而非眼所得见。比量所知。非现量得。】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它是色法,色法的定义是你能见得到、摸得到,这属于色法。还有一个他是一个对待的,是一个有障碍的,这也属于色法。但这个色,净色,它太微细了,他无见,绝不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见的,但是他有对,它是相对而存在的。我们现在物理化学分析电子质子,还可以再分析为基本粒子,将来科学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再分,分到不能再分那才是净色,所以净色绝不是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也不是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得见的,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愚者指阿罗汉,净色它是属于色法。虽有质碍而非眼所得见,那么它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就是比量所致,是从理论上推算出来它确实存在,确实有这个东西存在,而不是现量。

【如何可指。】这就是说我们讲它的时候指不出来,哪个是净色根指不出来。【然此识精圆映五门。随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则有五而净色唯一。故曰元依一精明耳。】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就是引用楞严所讲,净色根只有一,没有五。上次我给诸位举例,电好比净色根,他在灯上发光,他在扩音器上可以传播音声,随着电器不同,它产生不同作用,但它的本体是一个,原来只有一个。净色根也是如此,净色根也只有一个,在眼里面起见的作用,在耳里面起听的作用,鼻根起闻的作用,绝不是说鼻根里面有一个能嗅的净色根,眼根里面有个能见的净色根,说净色根有五个那就错了,净色根只有一个。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那净色根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说到这个地方,诸位听经听这么久,比量嘛,也应该能够推想净色根是阿赖耶的见分,就是这个东西,他是属于心法,心法里头带的色法。法尘给诸位说一半属于心法,一半属于色法,这个就是法尘里面属于心法那个部分,它是尘,但是它属于心法,它是介于心色之间的这么一个东西,我们称之为净色根,这是元以一精明的讲法。

 

颂文:九缘七八好相邻

【此颂生识之缘也。】这句是辨别生识之缘。好相邻,是以此诸缘,好像邻居,这样识才能生出来。那么心、心所法是有为法,【有为之法必仗缘生。】没有缘生不起来。【今生八识之缘大概有九。】九是讲九类。【但各识全阙之不同耳。】八个识,每个识他的生起因缘,在九种缘有全具足的,也有缺若干种的。【故曰。眼识九缘生。】就是要具足九个条件,眼识才能生起来。【耳识唯从八。】耳识缺一条,它只要有八种缘,它就生起来了。【鼻舌身三七。】鼻舌身三识只要七种缘就能生起。【后三五三四。】后三指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第六意识只要五种缘就生起,第七识最少,只要三种缘就生起,第八识要四种缘生起。这首颂很简单,把八个识生起之缘多寡给我们说出来了。底下介绍九缘。

【九缘者。一空缘。即根境相离中间无碍。空隙之空也。】空指空间,眼见色要有空间,没有空间看不见。比如说我们看这个手指,必须有一定距离才看得见,如果把手指就放在眼睛上、眼球上,就看不见了。耳闻音声也要空。闻声也要有个空间才能听,如果是接近耳膜那就听不见了。所以空是一种缘。【二明缘。即日月灯等照烛之明也。】明是光明,眼见色需要光明,没有光明,眼识不能见。但耳闻音声不用光明。它在暗中也能听。所以耳识不需要明缘,只用八种缘就可以。【三根缘。即发识之根也。】根就是净色根,前五识来讲,前五识通通需要净色根,如果没有根缘,它们不能生起。【四境缘。即诸识所缘之境也。】境就是诸识所依的境界,如果没有境界,也生不起。为什么?因为识是相对而生的,所以如果他离开了所缘的境界,能缘就不可能生出来,一定要有境界。【五作意缘。即遍行中之作意也。六分别依。即第六识也。七染净依。即第七识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识也。】六分别依,识里面起分别的作用,分别作用在第六识。七染净依,起善心所、起恶心所,善恶是污染,染污作用在第七识。第八叫根本依,根本依是阿赖耶识,离开阿赖耶识根本就没有它,他是从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这个在唯识三能变里面说的很清楚,一变阿赖耶,阿赖耶是一切识的根本,由阿赖耶再一变为末那,再一变为前六识。所以他是一切识的根本依。【九种子缘。即是诸识各有自类亲种子也。】这是四缘中的亲因缘,阿赖耶识就含藏着各识自类的种子,如果没有这个缘,也不能生。

【此中九缘。于四缘中三缘所摄。种子即因缘也。境缘即所缘也。余七缘即增上缘也】

四缘指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我们平时讲九缘讲得少,说四缘说得多。种子,就是四缘里面的亲因缘,境缘就是所缘缘,其余七条统统是增上缘。四缘中这里唯缺无间缘。等无间就是念头相继。如果加上无间缘,那就是十缘。因为无间缘每个识生起都必须的,所以就不必说了。

【诸识从缘。唯眼识全具。】眼识具足九种缘。【耳闇亦闻。除明唯从八。】耳识在暗的地方也能听得到。【鼻舌身三合中取境。暗亦能知。故除空明。】鼻识舌识身识这三识取境界必须要与境界相合,不能相离。它无需空间也无需明。舌尝味一定要接触到才知道酸甜苦辣,味尘如果离开舌头,它就尝不到了。因此它不要空,它要合。【若根境中间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觉触。舌不知味。鼻不知香。】这个容易懂,就不必多说了。【故后三五三四者。谓六识具五缘。七识具三缘。八识具四缘。六识五缘者。根.境.作意.根本.种子。于空.明之外又除分别。即自体故。不言染净即根缘故。】第六识本身是分别,所以没有分别依。【七识三缘者。根本依.作意.种子。不言根境者。谓依彼转缘。彼即根境故。】第七识所需的缘是最少的。【八识四缘者。根.境.作意.种子。不言根本。即自体故。不言染净。即根缘故。无分别者。不缘见分。无分别故。】这是讲第八识。【若从头各增一等无间。则眼等即十缘。等无间者。乃各识前念已灭。即开辟处所引后念令生。中间无隔者。即相续心也。前念不去。后念不生。为前念自体占自路故。故识生时须用此缘耳。】这是说无间缘,这个意思刚才我们讲过,就不多说了。这一大段就是说明八个识所俱缘多寡不同。

 

颂文:合三离二观尘世

这句是辨别能所观相,也就是说明前五识的作用。世间人只讲五根,很少讲五识的作用。这是什么缘故?此颂来答复这个问题。

【此颂五识取境不同也。眼耳二识离中取境。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识和耳识离中取境,鼻舌身三识合中取境,境界必须和它和合,它们才能起识的作用,也就是根境要相合才能起作用。这是合三离二。观尘世,观就是观察,观察尘世就是前五识起的作用。【何以知之。曰。知处不知处异。】知处与不知处是不相同的。【坏根不坏根别。以识从缘生。因缘显识。】它是缘生法,必须借缘才能显识的作用。【以从缘义。知有离合。】有的是合为缘,有的是离为缘。【谓九缘中空明二缘是显根离义。眼耳二识既具空缘。是离中知也。若无空缘。境逼附根。不唯无知而且损根。如纤尘入眼即坏其目。大声附耳即使人聋。故曰坏根不坏根别也。】 我们看东西要有距离,如果没有距离,把这个东西靠近眼根,不但见不到,而且会伤害眼根。就像沙子入眼会伤眼,大声靠近耳朵会使耳聋。这是坏根不坏根的差别。【鼻舌身三不具空缘。是合中知也。若具空缘。根境远离。香味触尘俱不知故。今三识不具空缘。故香臭入鼻。酸醎上舌。寒热着身。三根宛然分明了境。即知不坏故。】鼻舌身这三个识必须根境相合,它才能够知道。这三种根与境接触,并不会伤害根。

【又如眼即知色境在何方。耳即知声从何方来。而鼻舌身则不知境之处所。故知来处者表为离知。不知境处者表是合取也。】眼根与境有距离,所以眼识能觉了色境的处所。耳识亦然,能觉了声音的处所。而鼻舌身与境合,故不知香、味、触的具体处所。【观者即能缘见分。眼等五识及诸心所。尘世者即所缘相分。乃色等五尘也。】观是观察,五识是能观能缘,五尘是所观所缘。尘是不净的意思、染污的意思。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世是迁流的意思,是无常的意思。我们要晓得它们的本义,这样一听到这两个字,就能够提起观照的功夫。

 

颂文:愚者难分识与根

这句是辨别根与识的区别,识是心法,根是色法,现在我们世间哲学里面所谓的唯心与唯物。

此颂小乘不知八识根本种子为生识之缘。以为根识互生也。净色根行相微细。其与识最易淆滥。故难分别。】

难分识与根,这个根指净色根。这也是确确实实的事情。“元以一精明”,见分里面带着一分净色,这是精明之体。见分里面如果不带一分净色,见分就不起作用。带着一分净色,八识的精明就起作用。这个形象太微细,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都见不到,所以根与识就容易混淆,分不清楚。

【愚法者谓声闻人。但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故名为愚】

声闻他们我执破了,法执还没有破。

【何谓难分。曰。由根与识生必同境。五识于境任运现缘。不起分别是现量性境。五根于境亦任运缘随。因境势亦无分别。故说难分。】

五识不起分别,不执著,它是任运而起,净色根它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它也任运生的,而且根与识是同时生,所以辨别哪个是根、哪个是识确实太难。

【既实难分。根识何别。】但他确实根是根,识是识。根不是识,识不是根。

【曰。五根于境如镜对相。虽有物对。略无作意乐欲念起。故无分别。】这是举比喻来说,五根对外面境界,好像镜子照外面境界相一样,没有分别,没有作意。

【五识于境如镜现相。虽似像现。亦有随时俱意识乐欲念起。而无计度名言种类。名无分别。是二别义。】

这是根与识的不同。根对境界没有作意,没有分别,这是千真万确。根五分别与识无分别不一样。识无分别,他有随时俱起意识,就是第六意识跟他同时起联合作用,只是他自己没有计较度量名言种类这种分别。比如眼见色,眼根照这个色,像镜子一样没有分别,但眼识与第六意识起五俱意识,同时起作用,他也照镜,这时候他也有现量。从五识本身上来说,他帮助第六意识,对这个境界相看的清清楚楚,他没有计度分别,也没有言说分别,计度言说是从第六识生的,而在境界里面产生好恶,是第七末那染净的作用,它本身不分别。所以前五识不分别是这样说法的,而不像根照境,那是真正的不分别,这是两种不分别的意思。

【小乘不知根之与识各有种子现行。】

小乘人他误会,他们智慧少,见解不透彻、不圆满,不知道根有根的种子,识有识的种子,根识各有种子。从四缘来讲,他们各有各的亲因缘,并不是一个缘(种子)生这么多。【以为根识互生。根之种现但能导识之种现。】小乘人误会根能生识、识能生根。他们以为根的种子起现行,能引导识的种子起现行,但实际上根和识他们有各有各的自类种子。【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这是讲得通的,根为生识的增上缘。【谓生识则不可。】生识一定要他的自类种子——亲因缘,才能生,增上缘不行。【以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识它有它自己的亲因缘。【盖识乃心法。即八识之见分。根乃色法。即八识之相分。此色心之不同也。】这是说明他们根本不同,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色法,一个是阿赖耶的心法。但是我们要晓得,阿赖耶的心法、色法都是从阿赖耶自体里面变现出来,再深入追究一下,色心同源,但它们是两桩事情。【根能照境。识能缘境。】从照境的作用上来讲,那完全是属于根的,从缘境这个作用讲,那完全是识的。

【此根识之用不同也。所言难分者。乃论主谓愚者之不能分耳。】论主就是玄奘大师,玄奘大师认为阿罗汉没有能力辨别根识之不同。

【故世尊为愚心者开心说蕴。为愚色者开色说处。为心色俱愚者俱开说十八界。】

因为色法在外面,容易了解,心法在里面,不容易了解,世尊为让愚人了解,心法就说得特别详细。色法已经了解的,就略说。心法是不了解的,就细说。我们看五蕴里面色法只有一种,心法有四种,受想行识,心法说得详细,色法说得简单。这是举例说明佛为了契合一切众生不同根性,善巧方便而说。为愚色者开色说处。也有的人,他心法懂得,而对于色法迷惑,佛对这样的人说十二处,六根六尘,六根里面,意根是心法,心法只有一条,其余十一处都是色法,五根六尘。如果色心俱愚,佛就给他讲十八界,十八界色心都说得详细,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说心有七条,六识是心,六根里面意根是心,色法说十一,心法说七,合起来十八界。这是提醒我们,佛说法是因人而异,你迷的部分特别详细说明,你不迷的部分就略带说过去,甚至根本不说。

岂非根识之实难分耶。如此又何谓难分耶。曰。始自华严至于楞严。演此三科不知几百千过。多闻如阿难尚以心知眼见为言。佛以门能见否诘之。以此观之。则根识难分可知矣。有漏章竟】

从这段文以及前面我们读过的,可见广益法师对楞严相当熟悉,引用楞严经说明之处特别多,世尊说法,第一部华严,始自华严,而楞严是著名的一部开智慧的书,这是我国历代大德公认的,所谓开慧楞严,成佛法华。讲到开悟说的最详细的是楞严经,讲到成佛最圆满的是法华经。佛在法华会上说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这在其它经里没讲过的。一阐提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没有善根的意思。佛在一般经里说一阐提不能成佛。而在法华会上佛说一阐提也能成佛,这才是究竟圆满的说法。所以称之为成佛的法华。

确实从华严到楞严法华,佛说三科真是不晓得说了多少遍。如果是很容易辨别很容易开悟,那说个一遍两遍三遍就可以了,何必要说四十九年,要说几百千遍?而说这么长时间,大多数人还是不开悟。像阿难尊者,是释迦摩尼佛的侍者,一天到晚跟在佛身边,还对于根与识搞不清楚,还发生误会。由此可知,根识确实难分。这一段证实玄奘大师讲这句颂是有道理的,不是随便说的。到这里五识有漏部分讲完了,后面讲无漏部分。有漏讲凡情,也就是我们众生目前的现况。无漏部分,是要给我们讲转识成智,是大圣者他们的境界。他们的前五识叫成所作智,不叫五识。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只是换一个名称,并不是事实有什么改变,换句话说只是迷悟不同而已,迷的时候叫前五识,悟了的时候五识都叫成所作智。我们看下面,这是讲无漏清净识。

 

颂文: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这两句在我们这个注解里面,疏主(广益法师)以为是破异师的执著,这是元明清三代人研究唯识的见解。唐疏上说,这两句是说明前五识智慧的利用,跟元明清大师说法不一样。他们这种说法是因为没有直接读到唐人的注疏,而是迁就成唯识论来说。成唯识论在我们中国有,但成唯识论的注解被日本人偷去了,所以元明清三代的学者没有看到,我们读下文就晓得了。

【前八句乃有为法。此四句颂五识转成所作智乃出世无为法也。】首先说明这首颂和前面两首颂的不同之处。前面两首颂是说我们凡夫现前境况,这首颂是说圣者的状况。【先颂前五转智必不能亲缘真如义。】这是元明清三代人的看法,根据成唯识论来的。【谓安慧师。执前五因中。既成无漏。变相缘如。以见相二分是遍计性。自证分是依他起性。】遍是讲遍带,缘是讲缘真如。以见相二分是遍计性,三性里面它属于遍计所执性,这是安慧论师的讲法。因为成唯识论的注解是十位论师的注解。安慧论师认为见相二分是遍计所执,自证分是依他起性。【至佛果位中自证分亲缘真如。以无相见遍计性故。】这是讲前五识转智必不能亲缘真如义这句话的依据。这句话在成唯识论里头。【护法师以见相二分为依他起。六七二识为遍计执。自证分为圆成实。以此为正义。】护法师的见解不一样,玄奘大师的老师是戒贤论师,戒贤论师的老师就是护法论师。所以玄奘大师与护法论师在师承上是一脉相承。十大论师中确实护法论师的见解比较圆满,我们很客观来看。但是十大论师对三十颂看法讲法各有长处,玄奘大师造成唯识论,就是把十大论师的讲解看法揉合成一本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成唯识论。护法论师与安慧论师的看法不同。安慧认为见相二分是遍计所执,护法认为见相二分是依他起性。看法不同,解释当然就不一样了。护法认为六识与七识是遍计所执性,自证分为圆成实性。这个见解很正确,讲法没有过失,所以玄奘大师三十颂以以护法论师的见解为主,与护法不相同的见解也记录下来,给后人作参考。

【故论主以此二句破之。】这就是说这两句是玄奘大师破安慧论师的见解,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这个说法有点牵强附会,不一定正确。我们看了唐人著疏之后,才晓得玄奘大师这两句正确的意思是说前五识的智慧作用的能力,并不是以破安慧见解为目的,这是因为没有读到唐疏所造成的误会。

变谓变带。相谓己相。即能缘心变带起本质家相状之相。而缘名疏所缘缘也。】这是讲颂文里面变相两个字的意思。【观谓能缘之见分。空乃所缘之真如。以彼执前五因中带相缘如。故曰观空。唯后得者。简非根本。】这个智不是根本智,是后得智。【既非本智则不能亲缘真如。】这句话是对的,没有讲错。【果中犹自不诠真者。】那么从唯识来看,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必须要先得根本智,然后才能得后得智。而根本智就是大圆境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之后,前五识连带转成成所作智。所以五识的智力作用是后得智,不是根本智。根本智才有能力缘真如,后得智没有能力缘真如,所以果中犹自不诠真。【果中乃佛果位中也。诠者具也。】果是讲佛果地上,前五识起作用也不是缘真如,诠有缘的意思。【意谓前五转智不唯因中不缘真如。纵在佛果位中亦不能亲缘真如。以五八果上圆。】五八果上才圆满,前五识和第八识,转识成智一定是在果地上,如来位上,不是在因地上。那么转识成智是学唯识的终极目标,但是佛法目标是一个,方法是多方面,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只有一个,唯识转识成智是方法之一。我们要了解这个真相。然后我们修学才真正达到目的。我们在一切经论上看到的方向目标是教我们心平等,是教我们心清净,尤其是六祖大师说得好。六祖坛经上说,慈悲就是观音,喜舍就是大势至,平直就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啊。喜舍就是一切放下,大势至菩萨是二六时中一句佛号,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平是平等直是正直。我们的心平等,我们的行为正直,就是阿弥陀佛。诸位要修行就修这三大纲领,越是简单越容易做到,越是搞得乱七八糟,就越是彷徨在其中,越少越精才能对治,对症下药,不要搞杂,要一门深入。学佛不要好奇。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21日11:04: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6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