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 |共12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台湾景美华藏图书

admin 净空法师评论1阅读模式

第5集

MP3下载

文字版点击加号

展开收缩

第五讲

 

【例如耳根不分毁赞之声。鼻根不避香臭之气。舌根不拣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涩滑之触。以率尔心时不分别故。】

这是说明前五根他所起的任运的作用,前面我们说了一个眼根。唯识学的理论他是可以贯彻整个大乘佛法教义,无论修学那个法门,这些理论我们都用得上,懂得这个理论,修学确实得很大的方便。比如修净土的人,修净土目的是要得一心不乱,参禅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修密的目的是三密相应,修戒律的目的是要六根清净。我们虽然在修学,但是我们修学的目的没有达到,说明这当中肯定有问题。如果没问题,应该很快就能成就,我们看古人参禅,没多久就开悟了,念佛没多久就得一心。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那是因为他们理论透彻、见解透彻,他们没有疑惑,根据正确理论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们很容易成就。我们现在只注重在修行上,而不注重理论,盲修瞎练哪,这样才造成许多障碍,使我们不能成就。

唯识的这些道理,可以用在一切法门上。比如我们念佛,我们懂得这些道理了,特别是前五根、前五识是事实,日常用事我们学会了怎么样用眼去见色用耳去闻声,念佛才能得一心不乱,才能念到感应道交。前五识的用,前五识性质大略相同,会用一个,五个都会用。前面我们说过,眼识单用眼识,不用五俱起意识,也不用末那识,这样就很容易得一心。为什么呢?眼所见的,不舍怨取亲,没有好恶,所以他是平等。例如耳根,不分毁誉之声,耳识的功能是闻,你只闻声,不要去分别,这个话是赞叹我,那个话是毁谤我。什么都清楚,不是别人赞叹毁谤你不清楚,变成麻木不仁,那个不是学佛,学佛的人虽清清楚楚,但却入不分别不执著,那个心多清净哪,毁誉不二啊。那就是禅家讲的八风吹不动,定也成就了,一心也成了。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增上缘,修行就在这里修。如果你要执着那个人常常赞叹你,你就亲近,那个人跟我冤家对头,见了我就躲避,这个不是修行,修行人在顺逆境界里面修成一,顺逆不二,修如如不动,境界清清楚楚,心里面绝不会生一个心,起一个念,生心起念就是妄心妄念,不生妄心,不起妄念,所生的是真心是正念。

所谓正念是无念之念,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对境心数起”,那是正念不是妄念。百轮“能断百思想”,那是妄念。我们要断的是妄念,生的是正念。正念与妄念怎么分别,这就很微细,如果不懂唯识还真难讲。凡是落在心心所,就是有为法,全是妄念。不落在心心所这些法都是正念。正念妄念原来不二,就是觉与迷。唯识彻底明了,我待人接物还是用心心所,别人赞叹我我很欢喜,诽谤我我也生气,发一顿脾气,还是正念!为什么呢?本性如如不动,逢场作戏,游戏人间。到那个时候真妄不二,悟的时候不二,迷的时候是二。跟你说有为法、无为法,悟的时候是一,迷的时候才有有为、无为之别,悟的时候不但有为没有,无为也没有。这个义趣诸位要很细心体会,体会到一分,就用一分,会了二分就用二分,会了马上就派上用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马上就用得上。如果你说这个我会了,我不用,放在那个地方,那还是等于不会。用就叫修行,把我们行为修正过来,从前我们五根接触五尘是迷惑,是五俱起意识在里面捣乱,我们被蒙蔽了,所以才心随境转,造成了六道轮回现象,现在我们觉悟了,悟了以后,五俱意识还起作用,但我们觉了,觉了就不会捣乱,不但不捣乱,反而转成智慧,觉了之后再看这桩事情,烦恼即是菩提,烦恼菩提原本不二,入不二法门,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心不乱,所以这就是眼要怎么看,耳要怎么听。鼻根不避香臭之气。舌根不拣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涩滑之触。以率尔心时部分别故。这个是前五识原本的作用,我们要了解,要认识。我们如何保持本来面目,不受干扰,我们身心就清净自在,这样才如前面讲的,它缘五境的时候具足四义,得法自相。这是说他原本如此,现前确实是这样,本来面目看不到了,下面就讲到他被别的害了。

若刹那流入意地。才起寻求。则是同时意识相应而起。便落比量。则染净心生。取舍情起】

这是被第六第七识拐带了,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染污,这个速度非常快,刹那流入意地,实际上比刹那速度还要快,几乎是同时的,第六七识跟前五识几乎同时起作用,所以前五识的本来作用,我们几乎不能觉察。我们觉察到的是第六第七意识,他这个现象非常粗浅,分别染污。诸位要记住一个现量一个比量,现量对应的是性境,比量就落在带质境,那就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确实虚妄。我们现在眼见色,眼识见的这个色是性境,我们分别心见的这个色、执著心见的这个色是带质境,不是性境。

这个心理学上讲,确实相当微细的心理学,眼识所见的色跟意识所见的色相,不是同一个色。那么再与意识相应的心所,比如贪心所,嗔心所,他所见的色相又不一样,如果通通是同一个境界,那还可以说的通,不是。这个百法里面讲过,八识五十一心所各个都有四分,各有各的见分,各有各的相分,他的见分缘他自己的相分。本质的相分,也就是性境,性境是阿赖耶的相分,而前五识就是阿赖耶的见分在五根上所起的作用。《楞严经》上说的好,“元以一精明,分尘六和合”,所以五识全是第八识的见分在五根所起的五种不同作用,所以第八识叫根本依,将来在九缘生识里面会讲到根本依。能见到阿赖耶相分确确实实只有前五识,这是我们所讲的第一念,第一个接触,是接触到本质相,到第二念意识就起来了,这就是比量,是带质境了。这个时候染境心生,染净牵涉到第七识末那识。所谓染净就是好恶嗔爱之心,这个属于末那,末那是四大烦恼常相随。

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气,心心所的作用,真是像大海波涛一样没有间断。这个现象对我们来说是正常现象,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怎么能轻易断掉?现在我们要学觉,不怕念起,怕的是不觉。比如眼见色起了贪心了,这个不怕,怕的是不觉,不觉贪心会继续增长。什么是觉呢?唯识讲的非常具体,眼见色是性境,第六意识拐带起分别,第七识起贪心,还有第六第七心所,这一分析一了解贪心就没有了,晓得是假的,贪心缘不了性境,缘的是似带质境,缘的是独影境,连带质境都缘不到,那这个贪不就很冤枉吗?不是真的,这就是觉。这一觉,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净了,晓得虚妄而不实在。在般若里面这就叫观照般若。这才是真正看破了。看破了才能一切都放下,只要放下,这才能得大自在。染净心生。取舍情起。染净是起心动念,接着就造业,取舍就造业,这就是表现在行为上,有业必有果报,净善之业得乐果,染恶之业得苦果报,三世六道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

【以五识唯缘现在。不缘过未。但只一度。故云性境现量。】

前五识他的作用,只缘现在,不缘过去,也不缘未来。诸位要晓得,我们说现在,现在已成过去了,现在是极其短暂。你们诸位都受过高等教育,你们想想现在是不是真实存在呢?然后再想想佛为什么把这些通通叫作有为法。凡是有为法,都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不是真实的。真实法里面连个现在也没有。但是五识八识所缘的是最接近真实,还不是真正的真实,我们常讲的带妄即真,不是纯真。《楞严经》里面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从这里下手。从这个地方下手,人人都能办得到,而且从修行方法来说是相当高明的,不是普通方法。我们要求明心见性,求一心不乱,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而且快速成就,这是说明它所缘的是性境,能缘的心是现量。

【言三性者。乃善.恶.无记三性】

这个就讲五识现量性境通三性,性就是性质,它三种性质都有,善性恶性无记性。为什么三种都有呢,底下有个问答。

问。五识现量本无善恶。与八同体无有分别。何与第六通不善性耶。】

这个问的好,因为他是性境现量,确实他是属于无记性,不应该有善恶,问得没错。

【答。此约同时意识而引自类种子。同时而起则三性皆通。此指意识任运而言。非专指五识也】

前五识通善恶性,是被五俱意识拐带的,连带的,不是自己本身的,它本身确实没有,他是被连带的。虽然是被连带的,同时意识而引自类种子,这句话特别注意到了,与前五识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所,而这三十四个心所各有各的种子。但这些种子如果没有第六第七识来引起的话,他的这些种子不会起现行。由此可知,转识成智,与前五识相应的种子这些烦恼习气,我们可以暂时不理会他。为什么呢?他一定要意识才能引起,如果我们把意识控制住了,前五识自然就控制住了,这才说之为六七因地转,五八果地转,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是说它三性皆通,特别说明白的,指意识任运而言,不是专指五识。

【又曰。五六相须。以随念分别时与嗔等恶所俱起。故成不善。问。何为相须。曰。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与六为明了门。六与五为分别依。是相须理】

这个也是说通三性之理,这个理又说到更深一层了,因为前五识生起是有次序的,就像阿赖耶的光明一样,第一能变是阿赖耶,第二能变是末那,末那依哪个变,依阿赖耶,换句话说阿赖耶的光明,第一个是照在末那。第三能变是前六识,前六识第一个是第六意识,所以意识与前五识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它是相续的,所谓相续,就是互相依赖的,他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因此,他有随念分别,当然心所会随着心王起作用,所以才有善与不善。但是这个现象,力量非常的轻微,不至于造业,必须第六意识与他起联合作用,这个力量才强大,才能够造业。好比一个人,心并不是很善,但是他没有能力,想做坏事也做不了。如果后边有个恶人,给他做靠山,支持他,他就变成恶人爪牙了,它就能造业了。前五识就是这样的,他本身没有能力,被人支配,支配他的,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善,他就造善业,第六意识恶,他就造恶业,第六意识无记,他就造无记业,总是受人支配。末后一段话,说明他们的关系。

五由六而方生。没有第六意识就没有前五识,前五识是从第六而生,所以他们有这样密切关系,但第六意识因前五识而明了,前五识直接缘外面的境界,唯有前五识所缘的性境,第六的带质境无质可带,换句话说,第六意识不起作用,第六意识的见分不能直接见外面的境界,第六所现的是前五识眼识所见的相分,眼识所见外面的性境所见的相分,第六意识缘眼识的相分,这就是带质了。所以他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眼见外面的色相是直接的,第六意识见外面的相分是间接的,间接就叫带质境,直接叫性境。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无论是善心所,还是恶心所,他所缘的那个相分,都是从第六意识那个相分传过去的,依那个相分变现自己的相分,可见得更是虚幻而不真实。

因此这个关系,六由五而明了。前五与六为明了门。六与五为分别依。换句话说,没有第六意识,前五识决定不分别,正是前面所说的,耳不分毁赞,鼻不避臭香,它没有分别,所有一切分别作用,全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执著,染污意。落为印象,唯识讲种子,是第八识,作用是全部起联合作用,不会说这个起作用,那个停止在那里,不会的,是整体在运作,就像一个钟表一样,每一个零件都在里面运转,唯识讲的是整体全都在运作,起作用,这是第一句,说明性境量这三桩事情。

 

颂文:眼耳身三二地居

这一句,就是辨别三界当中前五识的作用,哪些地方有,哪些地方没有,说明五识在三界九地当中它是系属哪一个界,哪一地。我们看解释。

【此言三界五识行止之地也。】

行,就是运行,起作用,止就是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并不是说没有,他有,但是他不起作用。有的是种子,阿赖耶有他的种子,种子要起现行,必须要借助缘,眼识九缘生,就是九个条件,九个条件里头缺少一个,眼识就不能起现行,耳识是八缘生,后面我们都会讲到。因此,前五识起作用,有范围,哪些地缘具足,哪些地缘不具足,具足的它就起作用,不具足它就不起作用。

【三界分为九地。】

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一共九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四地。既然把色界分为四地,可见他的性质不相同、不一样。

【欲界一地。名五趣杂居地。具有八种识。色界四地。谓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

要按九地的顺序来说呢,五趣杂居地,这是第一地。离生喜乐地,这是第二地,这是本颂文里面所说的二地居,二地居就是离生死乐地,就是初禅天。二禅天是第三地,三禅天是第四地,四禅天是第五地。四空天也有四地,我们这个文里面没有,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念,无色界天第一个是空无边处地,第二个识无边处地,第三是无所有处地,第四是非想非非想处地,合起来三界九地,这是佛学里面普通名词,将来在经论里面会常常看到,三界就是九地,九地就是三界,细说是九地,略说是三界。

今言二地者。谓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也】

眼识耳识身识这三识二地还有,底下给我们解释。

【以欲界五识全具。】一直到他化自在天,五识都有。

【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不食段食故离舌识。既不受食亦不闻香故亦离鼻识。】

初禅天,五识里头,舌识鼻识初禅天没有。

【但有眼耳身三识而已。】

但初禅天还有眼识耳识身识。诸位念到这地方要好好想想,为什么呢?现在禅的风气很盛,也有不少同学迷在禅里头,想想自己有多大能耐,够不够资格去参禅,不要说大乘小乘禅,就是世间禅,这个四禅八定就是世间的禅。在佛法讲,这是鸡毛蒜皮不足道的禅,但就是这样的禅对我们来讲就不容易。那么你要想学禅,先决的条件,财色名食睡是不是都离开了,如果心里头财色名食睡还沾一点点,初禅就得不到,换句话说你还在欲界里头,你出不了欲界。初禅以上的色界天,五欲都离了,所以前五识不起作用了,不再活动了。色界诸天已经离开了粗重的体质,他还有净妙的色身存在,圆满无缺,所以称之为色界。那么这真是给我们当头棒喝,自己要醒察自己,是不是真正远离了财色名食睡,佛跟我们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这不是好东西,再跟诸位说,财色名食睡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迷的人把这个事当真,悟的人晓得是假的。迷的人执著,不肯舍,悟的人送给他都不要,心里面决定不染着。不能舍,怎么办?佛法里头幸亏有一个方法能够救度业障深重的众生,这就是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是对没有能力断五欲六尘的人说的,但诸位要晓得五欲六尘不断,你念佛功夫最高只能念到功夫成片,不能得一心。但功夫成片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实在讲跟我们这边五趣杂居地有点类似,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三恶道,他们只有二趣杂居,叫凡圣同居。我们这五道同居,他那边是二道同居。这是极乐世界比我们这个世界庄严、殊胜的地方。那么有能力离开五欲,念佛就能得一心不乱。功夫好的,能念到理一心不乱,次一点的能念到事一心不乱。如果想要念到一心不乱,就得要离五欲,所以在种种行门里面,我们做一个比较,确实净土法门来得稳当。虚云老和尚在最后一篇开示录里,是他117岁时所讲,以后他就没有开示留下来了,他是120岁圆寂的。他在开示中极力赞扬净土,劝大家认真念佛求生净土,确实有他的道理在。这些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善知识,他们给我们指的道路我们应当要遵守,盲修瞎练,浪费宝贵时间,这真正是可惜。

居者止也】他们的活动范围到这为止。

谓此三识亦止于初禅。若至二禅定生喜乐地。则眼不见色。耳不闻声。身不知触。以入定中而此三识亦无。故云居止于此耳】

鼻识和舌识的活动范围到欲界为止,初禅就没有了,它就不起作用了,眼识耳识身识这三识只不过到初禅为止,二禅光音天以上,他们就不起作用了。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它虽不起作用,并不是说他没有。他们五根有,但不起五识的作用。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他有净妙的色身,色相具足,但是不起五识的作用。为什么不起五识的作用?这就是定的功夫深,成就了。往上去,禅定的功夫一层比一层深。往上去的活动范围是第六识和第七识,前五识不再有活动。从这段话我们也能可以想象得到,三界九地众生心行的定与散乱,欲界的众生心是散乱的,往上去渐渐就不乱。

 

颂文: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这句话是说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注解里面说【此颂五识具三十四相应心所也】。三十四相应心所,百法都介绍过,此地略说。

【识论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识论指成唯识论。这句是说心所所具的三个定义,具足这三条,我们才称之为心所,五十一个心所法各个具足三条,它一定是依心而起,但心所各有所属,他不会乱的。眼识有眼识的三十四个相应心所,耳识有耳识相应的三十四个心所,五识心王各有三十四个心所,各起各的作用,不会耳识心所与眼识相应。各有各的种子,各与各的心王相应,依心而起,与心相应,一定属于心王,所以这个叫心所。

如属我物立我所名。心王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

这个是解释心所名词,为什么叫心所法。心王是总相,总相是无分别。就像前面我们讲五识,眼识唯取色相,不会在色相里面去分别,起分别的是心所。心所起分别,差别相。五识,他的心所起的差别相,叫随念分别,一见通通明了,样样明白,这个叫随念分别,五识相应心所的作用。我们讲随念分别,没有名言也不取相、不执著名字。比如说我举起这个扇子,你们大家一见,一见是眼识,见之后就明了,明了就是心所的作用。我问你这是什么?你答是扇子,这一问一答,这是第六意识作用,不是前五识,前五识心心所都没有这个作用。为什么呢?这已经有相了,眼着了相了,又着了名字相,这是个扇子,扇子是名言,长短方圆这个相是第六意识。这个微细辨别我们要晓得,不晓得我们在日常活中就提不起观照,无论修哪一个行门都有障碍。我们念佛求一心不乱,得不到就是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有两大系统,一个是般若系,一个是法相系,这是两条道路,两条道路是同一个目的地,两种不同根性的人修学,如果我们所知障烦恼障都相当深厚,走法性很难,法性要二障俱轻的人才行,才能很快成就。这两种障碍都重的人,走唯识系是相当可靠,稳稳当当。很可惜,这一系的学问,现在很少人讲,很少人有系统的来弘扬。我们现在所讲,只是附带说一说而已,同学们年轻,前途无量,应当有所抉择,这条路非常稳当,是条光明的大道。但这门学问确实有相当的深度。首先要不畏难,按部就班,一定能成就。最忌讳的就是躐等,要按部就班。这个颂文学习完之后,就可以学习唯识三十颂,由三十颂再入成唯识论,由成唯识论再读瑜伽师地论,按照这个顺序,先读论再读经。它有六经十一论,读解深密经,读楞伽经,读华严经。为什么先读论再读经?因为论是经的注解,是经义的发挥,先读论再读经。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21日11:04: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6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