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17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一七集)  2010/12/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117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卫灵公第十五」,第三十三章: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根据雪公的《论语讲要》,他主要是依三国时代何晏的《论语集解》,这一章的意思,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君子之道深远,不是可以用小事就能够了知君子的智慧能力,然而君子是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务。小人反过来,『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小人的道就比较浅近,所以可以用小事就能够得知其人,看这个人智慧能力如何,从小事上就能看到,但是这种人他担当不了大任。在很多古注裡面都引用了《淮南子主术训》这裡面的两句话来做为本章的注脚。这裡是说,「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搏鼠也」,这个话就很恰当。这裡做了个比喻,譬如像狐狸,狐狸身体比较小,但是牠很机灵。你看牠很机灵,但是牠的能力有限,牠跟一头牛来比试、来搏斗,当然打不过牛。老虎反之,老虎体积很大,很威勐,这个是能力很强的,可是你如果让牠去跟一隻小老鼠搏斗,要抓一隻小老鼠,恐怕牠也有困难。不能够用小的事情来试探虎的能力。

 

蕅益大师在注解裡面讲,「不可小知,不可以思议测度之也。可大受,如大海能受龙王之雨,能受众流之归也。小人反是」。蕅益大师的这个讲法可以说更为深入。「君子不可小知」,就是你不能从他的细节上去思议测度,去想这个人的境界如何、他的智慧能力如何。君子心量广大,公而忘私,他没有私心,他的心量大,因此能够堪受大任,一般人很难去思惟、测度他的智慧能力,这个是指不可小知的意思。但是他能「大受」,就是能受大任。譬如大海能受龙王之雨,这是个比喻。天下雨,在古人来讲龙王是掌管风雨的,龙王下雨那是很大的,如果容量不大,这雨水一下子就能把它淹了。但是大海是淹不了的,大海能受,无论你下多少雨,大海都能装得下。为什麽?它量大。大海能受众流之归,雨是从天上下来的,河流是地上流到大海,百川归海,这都是比喻量大。君子志向远大,无私无我,所以他堪受大任。一个人量大的话,他就有大成就,志趣高远,他的能力自然也就很强,所以我们就不能够在小的地方探测到他的能力。

 

譬如说三国时代刘备,这个人武功并不是很高强,计谋也并不是特别的出众。他的结拜兄弟关公、张飞,这两人武功都比刘备要好;论计谋,他也比不上诸葛亮,可是他就能够登帝位,成就帝业,建立蜀国,这是君子可以大受,他量大、德高。所以你看《三国演义》,他所到之处,老百姓都称颂他的仁德。三国时代还有一个人物吕布,大家也晓得吕布骁勇,那真是他的武艺天下无敌。刘、关、张三个人一起合力打吕布,都没有办法战胜他,你想想他的武力武艺多高强。可是吕布是个小人,不忠不孝,反覆无常,小人就不能大受。你看他跟董卓狼狈为奸,最后他们俩还拜为义父义子。结果吕布跟董卓最后因为貂蝉,这是美人计,让父子之间就变成仇敌了,吕布后来亲手杀死了他的义父董卓。这种人不可能有大受,所以最后曹操擒住吕布也把他杀了。虽然他有盖世武功,可是这个人是小人,不堪大受。这裡孔子教我们观人的方法,同时也是教导我们要扩大心量,志存高远,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什麽叫小人?心量小就叫小人。起心动念只想着自己,想自己的利益,想自己的好恶,一切从自己来出发、来进行判断、来考虑,这种人就是小人。君子反之,不为自己,大公无私。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四章: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在这裡讲『民之于仁也』,这个民就是人民,就是一个人他需要仁,仁德。需要仁德的程度『甚于水火』,比水火更为需要。我们知道水火在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你看像现在,如果说停水了,生活就很不方便,如果没有水,人就活不下去;火也很重要,煮饭,每天三餐都要火,过去烧柴、烧炭,现在烧煤气、用电,这都是火,所以水火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孔老夫子讲,一个人需要仁德甚于需要水火,可见仁德之重要性。《中庸》上面,这是四书裡头的《中庸》,说「仁者,人也」。给仁下定义,直截了当说这就是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仁就不是人了,一个人必须要有仁。仁者爱人,把一切人、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跟自己是一体的,这种人才是仁者。《孟子.尽心篇》裡面讲,「民非水火不生活」,人也必须要有水火。可是两者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孔子这裡讲仁、仁德更重要。没有水火固然不能生活,最多就是一死;可是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为人,「仁者,人也」。一个人他为仁而死,死了之后还能叫死人,还是个人;如果人没有仁德,就不是人了,所以仁德是人所最需要的。因此孔老夫子在《论语》裡头讲,君子能够「杀身以成仁」。没有吃的、不能生活都没那麽太大关係,不能没有仁。

 

仁与水火相比起来,底下又讲了『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水火并不是只有益没有害,它也有害处的时候。大水能淹死人,大火能烧死人。一条河,如果不会游泳,掉进去了那就是「蹈而死者」,在裡头就死了。所以水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太多、太氾滥了,这就带来危害。你看今年,像巴基斯坦,很多的国家遭受了大水灾,死了不少人。火也是如此,火灾能烧死人。所以水火有利亦有弊,可是『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仁比水火要强,有利无害,孔老夫子说他没有见过去行仁的人「蹈仁而死」的。

 

《雪公讲要》裡面引了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竹添光鸿是位日本人,日本的儒家学者,他是幕府时期的人。他的《论语会笺》是对《论语》的一部注解。裡面说到,「仁只如孝于亲,弟于长,厚于伦类,便是。此皆日用常行,至顺至安,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这就等于注解为什麽孔子说「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因为仁不是什麽玄妙的事情,很平常,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就能行仁。所以这裡讲,「只如孝于亲,弟于长,厚于伦类,便是」,在家裡面行孝行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恭敬长辈、夫妇和顺、朋友有义,君臣之间能够君仁臣忠等等,就在你日常五伦关係当中,你就能够行仁。所以仁并不遥远,孔老夫子《论语》上讲,「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怎麽欲仁?我就在我的日用常行当中去落实仁道。因此对父母孝敬这也是仁,对兄弟友爱这也是仁,夫妇和顺也是仁。这五伦关係你都处理得很好、很和谐,对人能够真诚以待,能够关爱周遭的人,这不就是在行仁吗?这就是蹈仁。所以此皆日用常行,至顺至安,很顺的事情,你也很安乐。你孝敬父母,你自己心裡也会很快乐,你五伦关係很和谐,你自己也很幸福。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不是让你真的是好像轰轰烈烈的冒着敌人的炮火上阵,不是。真正行仁,不离你的日用平常,所以仁并不遥远。我们如何行仁?从《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就是最根本的行仁的基础,你把《弟子规》做到了,那就是行仁。《弟子规》就是教你落实好五伦关係,这是道德教育。《弟子规》你做到了,你也不用死,你会活得更快乐。所以孔老夫子这一章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行仁是有利而无害。

 

《邢疏》,邢昺的注疏,这是宋朝邢昺,也是一位经学家,他注解这章说,「此章劝人行仁道也」。这是孔老夫子劝我们行仁,不要害怕,那个仁并不是好像洪水勐兽一样,它并不可怕,反而你去行仁,你真得到好处。我们也参加、出席过不少传统文化的论坛,在论坛上面讲解这些伦理道德、传统文化,听众听了之后都很感动,回家就能有所改善。也不少人反馈说,听了这些课程之后,自己就做了巨大的改变,家裡关係都和谐了,很受益。所以圣贤之教,你听了就受益。但是听了,一定得回去真干,那才算你听了。否则听了是白听,你不真干就是白听,那就不能受益。这裡孔老夫子很善巧的,也是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力行仁道。这是孔子一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就用一个「仁」字可以概括孔老夫子毕生的教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所以儒家孔孟之道讲什麽?就是讲仁义。

 

蕅益大师在注解裡面讲到,「既曰未见蹈仁而死,又曰有杀身以成仁,方信杀身不是死」,他这个角度看得很特别。孔老夫子讲过这两种话,在这裡既曰「未见蹈仁而死」,前面又讲过「有杀身以成仁」。确实,杀身以成仁的情况是特殊情况,未见蹈仁而死是日用平常的情况,这两者并不矛盾。唯有在日用平常修得这个仁心,在大劫关头,你才能够有杀身以成仁,可以不惜身命成全仁道。譬如说文天祥他被捕,在监狱裡面写「正气歌」,留下千古佳句。这是他自己的那种气概体现出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什麽?他自己讲,「惟有义尽,方为仁至」。该做的都做到了,仁就到了,杀身以成仁。这种情况当然属于特殊情况,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文天祥在这种情形下,他能够杀身以成仁,平日裡他肯定在五伦关係上是非常恭敬的来处理的。所以他的五伦关係一定是处理得很好,他对父母一定是孝顺,对国君一定是忠诚,对自己的夫人一定是有义,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对朋友一定是有信,对兄弟一定是友爱,所以形成了他仁义的品格,即使是在大难临头也不会改节。所以两者并不矛盾,我们自己就要在平日裡行仁。

 

这两段话都是孔子说的,不矛盾,这我们就信了杀身不是死。证明这个身体被杀害了,我们自己没有死。人是不会死的,这是讲我们的灵性不灭。身体有生灭,灵性没有生灭。仁义是灵性裡头的性德,你恢复了性德,你回归灵性,回归自己的自性,你就没有死了。你信得真,知道身体不是自己,就像自己身上的衣服一样,可以脱下来不要,可以换件新衣服,换得更好的衣服。像文天祥,我们敢肯定,他来生比他这一生肯定要好,境界会提升。为什麽?因为他有仁义,他自己没有死,身体确实被杀了,但是他的灵魂上升了,灵性没有灭。所以我们信得真,我们就没有畏惧,乐意行仁。就像孔子说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连吃一顿饭这麽短的时间都没有违反仁,忙閒、苦乐、顺逆境界当中都与仁相应,不违仁。假如我们不能行仁,该死的时候还会死,死的时候,一个人不仁不义,他死了到哪去?到三恶道去,他的灵魂就堕落了,这不是很冤枉吗?阳世间已经背了个不仁不义的恶名,死了以后还要在恶道裡受苦,这小人、愚人干的事情。真正有智慧的君子,他会力行仁道,阳世间就有仁义的美名,来生到善道,甚至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一生不退成佛了。成佛就是仁的圆满,仁就是佛法裡讲的慈悲,慈悲到圆满了这就成佛。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五章: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04: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