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17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根据孔安国的注解,贞是正的意思,正道、正派。谅是信,这裡信是小信,不是大信。『贞而不谅』,是讲君子守着正道而不必拘泥于小信。《论语》裡面第十四篇有一章讲到,「匹夫匹妇之为谅」,那个谅字就是小信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成不能够变通。君子只是守着正道,当然诚信是很重要的,可是如果这种守信对于正道有妨害了,可以不必守信,这叫「贞而不谅」。

 

《论语》裡面我把第十四篇的那章给大家再读一读,「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这是讲子贡疑问管仲是不是个仁者。管仲辅佐齐桓公得到霸业,这是春秋时期的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公子纠跟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两个人争权,争齐国的政权,桓公原来叫公子小白,结果小白争到了。管仲原来是辅佐公子纠的,公子就是还没登君位的人就叫公子,纠是他的名字。管仲辅佐公子纠,原来差点把公子小白给杀了。当时记载说管仲带兵去拦截公子小白,弯弓搭箭要射他,一箭射过去射中他的腰带,他就装死,逃过了那一劫。后来公子小白取得了齐国政权,当然就把公子纠给杀了。管仲当时被押回来,公子纠是死在鲁国。公子小白取得政权,他就是齐桓公,桓公逼迫鲁国把公子纠给杀掉,管仲押回来了。押回来之后,桓公知道管仲有才华,所以不仅不杀他,而且重用他,这是得自于鲍叔牙的推荐。管仲确实后来就辅佐齐桓公称霸。

 

这个问题是讲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为他的原来主人公子纠而死,就是殉节。而且又相之,还辅佐齐桓公,等于辅佐自己的对立面,这管仲怎麽是仁者?孔子怎麽回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他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风气都正了,人民百姓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惠。因为,当时天下正了之后,很多那些少数民族(就是夷狄)就不能够入侵,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也是立了大功。所以人们百姓到现在还受其恩惠,受其赐。所以「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微是无,就是没有管仲的话,那我们现在这些人可能都被夷狄少数民族所统治,没有我们自己的文化了,我们是「被髮左衽」。当时的古人头髮是捲起来的,如果是披头散髮,那是没有文化。左衽就是衣襟是左扣着的,这是讲当时没有文化的、野蛮民族的那种风俗。他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现在也会变成这种人。所以「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管仲怎麽能够用一般匹夫匹妇的这种小信去衡量他?匹夫匹妇就是一般没有见地的人,他们都属于小人。这个小人不是骂他们,而是他们的智慧不高,心量不大,他们仅守着小的信用。

 

像当时公子纠他手下还有一个臣子,那个臣子叫召忽,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节,召忽就为他殉节,就自杀了。所以「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自经于沟渎就是自杀,死在沟渠裡头,没人知道,也就是没有机会去创立功绩来帮助天下百姓。管仲他当时志向高远,心怀天下,他觉得齐桓公这个人,可以辅佐他,可以帮助他一匡天下,所以他就没有死,不殉节,反而来帮助齐桓公。所以孔老夫子讚歎管仲是仁者。从这裡就可以看到君子贞而不谅,他守的是正道,不一定死守着小信。

 

蕅益大师注解裡面讲,「谅,即硜硜小人」。这个「硜硜小人」也就是出自于《论语》裡面讲的,也是子贡问。「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什麽人能够称为士?这个士也是不简单的。这是在《论语》第十三章,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回答说,「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个不简单,他能够行己有耻,而且代君王出使不辱君命。子贡曰,又问了,「敢问其次?」次一等的士。「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一个宗族裡头称他是个孝子,乡党邻里都称他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这是其次。「曰:敢问其次?」子贡又问,那再次一等呢?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是第三等的人。第三等人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很守信,讲了话一定算数,这也很难得,发了愿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但是他不能变通,这叫硜硜然小人哉。硜硜,就像石头撞击的声音叫硜硜,就很古板、很固执,没有智慧变通,这属于小人。这个小人也算是一个好人,是个正人,但是不是君子,君子是有智慧的。如果需要为了天下众生,把他的诚信(这个小信)放下,就是别人可能会骂他,像管仲,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他,说他怎麽不忠于原来的主人,还去辅佐对方。他虽然没有这个小信,但是他有正道,他为了万民。从这裡我们体会君子存心,没有考虑自己的名节,没有我,无我,只考虑天下众生。这叫死守善道,守着正道,可以一切都能牺牲,不仅是身命,连名节,名节重于身命,名节都能牺牲。再下来看第三十七章: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这章是讲『事君』,事奉长上,就是工作要『敬其事』,对自己的事业要敬重,尽心尽力的办好自己的事情,办好、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事君之道,这是忠诚。『而后其食』,就是不以食禄为先,俸禄报酬放在后面,先把事情做好,这是尽忠。而不是先有求俸禄报酬之心,再来做事情。现代很多人都是这样,这一项工作先谈报酬再谈工作。孔子这裡教我们,先要想到我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再谈报酬。

 

蕅益大师注解裡面讲,「敬其事『敬』字,从敬止发来,既敬其事,必后其食矣」。这是讲君子要有恭敬的心态,敬人敬事。敬人是讲敬重自己的君主、敬重自己的领导。敬重领导表现在你『敬其事』,把你的事情、事业做好。这个敬字从敬止发来,敬止是我们的存养功夫,敬是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只是我们的心要止于善,不要止于恶。什麽是善?公则为善。什麽是恶?私则为恶。就是你要想着公,不能想着私,大公无私,这就止于善。这是有这样的敬止功夫才能事君,才有资格得到这个报酬。古人讲「无功不受禄」,那是真正有贡献,才会安心享受他的俸禄。所以「既敬其事,必后其食」,对这个事业敬重,当然就不会看重那个俸禄,更不会要求。当然这个事业一定是为国、为民有利益的事情,他不会想自己,如果是想自己,他肯定是先其食,不是后其食。你看像管仲辅佐齐桓公,他绝对不会跟齐桓公谈俸禄问题,齐桓公都不杀他,捡回一条命,剩下的馀生就得为国为民。所以管仲一定是敬其事而后其食。下面再看第三十八章:

 

【子曰。有教无类。】

 

这四个字,非常简单,这个也不难懂。这个类字,根据马融的注解,这个类就是指类别。人有各种类别,譬如说有智愚,有人有智慧、有人愚蠢;有善恶,有善人、有恶人;有富贵、有贫贱,种种的类别。教育来讲是没有这种类别的分别,换句话说,只有单纯的去施教,不去论求受教者是哪一种人。这是孔老夫子教学的存心,这就是仁,没有分别执着,你只要来学,他就一定教。哪怕是一个恶人,什麽时候他有向学的心,孔老夫子一定是全心全意教好他,让他断恶修善,『有教无类』。跟前面「述而篇」裡头有一章意思是相同的,那章是讲,「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束脩,有的说是束脩之礼,就是带着拜师之礼来拜师,就是诚心诚意来学的。孔老夫子未尝无诲,就是没有不教他的,诲是教诲,这就是「有教无类」。只要你有尊师重道、你有向学的心,他就教你;当然,你不肯学,他就不能教你了。另外束脩,根据郑康成的《注解》,说这个束脩是少年十五岁以上,他就可以自行来束带修饰,就能够行自己束带修饰之礼,这叫自行束脩。以上,就是十五岁以上的人,他就能学习的人,只要来学,孔老夫子一定教,这就是有教无类,这就是圣人之心。圣人在这个世间就是来教学的,所以孔老夫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蕅益大师注解裡面说,「佛菩萨之心也。若使有类,便无教矣」。佛菩萨之心就是圣人之心,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这种存心就是佛菩萨之心,以慈悲为本,不管谁,肯学,他就教;唯有不肯学的,那就没办法教。所以佛教裡也讲,「佛不度无缘之人」,没有缘分的,谁没有缘分?他不肯来学那就没缘。你肯来学、肯听课,肯接受他的教诲,他一定会教你,不管你是什麽样的人。即使是你来谋害他、你来杀害他、你用恶毒的心对他,他还是来教你,慈悲心不会改变,这叫有教无类。你看像当年提婆达多跟阿闍世王,这两个人合起来害佛,损害僧团。提婆达多后来堕地狱,阿闍世王后来忏悔、改过了,向佛忏悔,佛就教他,教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依教奉行,他真的往生了,而且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中生,很高的品位。这就是佛慈悲,绝不记恨。所以夫子说忠恕,这个恕道,佛是做得最圆满的。如果有类,就是有分别,看到好人才教,坏人就不教,分等级;富贵人我就教,贫贱人我就不教,这就无教了。为什麽说无教?你拿什麽教?自己都是分别执着,自己就是个凡夫,你何以教人?你怎麽有资格为人师?所以当然你就无教,你也不能有这个资格教人。所以只有自己放下分别执着,你才有资格教人。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04: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