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9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九集)  2010/6/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49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第七篇,「述而第七」。上一次我们讲到第六章,这章是儒学总纲领,我们花了整整四个小时来讲解这一章,主要依据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讲要》裡面的注释,他老人家讲得非常详细。我们上次还没有讲到蕅益大师以及江谦先生对这章的注解,所以我们今天把它补出来,我们先把这章读一下。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卓吾云:学问阶级。方外史曰:虽有阶级,不是渐次,可谓六而常即」。蕅益大师在这裡他注解非常的简单,而又精要。他老人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意思,而是引用了两位大德的注解,他引用的也代表他自己本人的意思。第一位大德是李卓吾先生,他讲的是「学问阶级」,四个字概括全章。蕅益大师在这裡他说的角度跟雪公有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注得非常好。《雪公讲要》裡面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讲体相用这个角度。道是体,德是相,仁、艺是用,这个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换句话说,这个是没有讲阶级这方面。阶级就是阶梯,学问的阶梯。蕅益大师的注解是从我们该怎麽学(循序渐进的、逐渐的提升我们的境界),从这个阶级上面来讲,把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做为阶级来讲,也很好。第一步是道,道是讲最低的,道是当作道路讲,就是你要上这条路;然后据德就是你已经得了,德是当作得道的得,道是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德已经到达目的地;到仁,就是你要保持这样的境界,得到这个境界不能失去,要保持;保持再提升就变成艺,这个艺就是已经出神入化,所谓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完全已经炉火纯青这样的一个境界,这是讲到学问阶级。

 

蕅益大师又引第二位大德,「方外史曰:虽有阶级,不是渐次」,虽说的是学问的阶级,你按照这个阶梯走,但是又不是渐次。这个又有点很难领会了,阶级当然是要循序渐进、渐次来提升,为什麽又说不是渐次?这裡就是佛法华严宗讲究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阶级,我们的学习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到三年级,不断的往上提升;但是每一阶级又是圆融的。这在一般学校的教学裡面不可能做到,譬如说一年级裡,一年级只能学一年级的课程,不能够学二年级、三年级的课程。但是,在圣贤学问裡面,一年级裡面已经涵盖了全部年级的课程,一直涵盖了你到博士毕业为止所有课程,博士的课程在一年级也有教,只是所教的,因为对一年级学生来讲,他领会的浅深程度上有不一样。在佛法裡面的教学就是如此,你看释迦牟尼佛在每次的讲法,在座的听众裡面各种程度、各种根器的人都有,有大乘根器、有小乘根器,有凡夫、有罗汉、有菩萨,菩萨裡面阶级也是很多种,《华严经》裡面讲的五十二个阶级。大家一起来听佛说法,各自所领会的不一样,一年级程度的人,他领会的就是得到一年级的这个学问;二年级的人这个程度,他就领会到二年级的学问;博士班的这个程度,他领会的就是博士课程的学问,正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教学的最高善巧。

 

佛为什麽能够这样做到?实际上佛,所谓的「应机说法」,应众生心而为说法。众生有什麽样的疑问,佛回答他,所听到的正好就是回答他的疑问,这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在佛菩萨那边,他的心没有动过,绝对没有想着「我要给你怎麽回答」。如果我想着我要给你回答,我就把我所回答的侷限了,只能对你,其他人听了就不是他的程度,程度浅的听不懂,程度深的他就觉得你讲得太浅了,他不想来听。所以,诸佛菩萨讲经说法不用心,就是不用自己的思想,完全是什麽?自性中自然流露,他讲还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好像我们叩钟一样,叩钟,钟就响,不叩,钟就不响。叩一下,声音传出来了,每个人听到的声音又不一样,为什麽?各人的听力有区别,耳朵好的听得很大声,耳朵背的也能听到,听到小声,举这个例子。圣人讲法他不用意识心,因此讲一法就是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

 

在经上用天下大雨这个比喻,天下大雨,它下的雨水一定是均匀分布在这个下雨的地区,大树的根很粗,它所吸收的雨水量就多;小草的根浅,所以它吸收的水分就少。但是对于天来讲,它下雨有没有特别多照顾大树,对于小草就少照顾一点?它没有,如果有这个心,这叫分别执着,这就不平等了。圣人讲法就好像天普降甘露,每个人所得到的不一样,这是各人根器不一样,不是老师讲课、讲经不平等,是众生的程度不平等、根器不平等,所以接受的多少就不平等。从众生接受的多少,我们来分学问阶级。从这裡我们就晓得了我们现在是什麽阶级,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阶级高一些?怎样才能高一些?这完全是看各人学习的那分诚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我们现在讲课,也是慢慢对这个教学的方式能理解了。过去我在大学裡面教书,教一个班,我一般都是教硕士班或者博士班,大家学生的程度相当,都是经历过一定的本科学习,然后进到这个班来,所以好教,大家程度相当,我们教的是金融专业课。可是现在我们不在大学教了,我们每天对着网路来上课,讲这些圣贤的经典,听众是参差不齐,各种根器的人都有,各种程度的人都有,各种学历的人都有,上至博士,有很有文化的,也有文化程度不高的,甚至可能,或许,我猜想也有不认识字的,老人家过去未必读过书的,或许他们也来听。

 

如何让这麽多不同类型的人都能听得有受用?这个确实是个大难题,这个属于大讲堂,大讲堂是听众各种程度的人都有。他都能听得有利益,那就需要什麽?讲课的人本身不能够有分别执着,纯粹要用一个仁爱、慈悲的心来讲授这个课程。虽然我们平时也要备课,这些引用的经典、引用的注解我们都要去准备,包括字幕我们事先要给摄影棚同修来事先上好,这些预备的课程,预备的这些工作一定要先做,要很认真的做。但是光这麽做不够,上了台讲课,有时候就未必是依你原来准备的来讲。你所准备的是用你意识心去思考、去筹划;上了台,最重要的是要以一个爱心、一个慈悲的心来讲。这是我们恩师常常提醒我们,讲课的老师讲得好不好,重要的是这一点,就是你的心地。你为什麽要来这裡讲,是图名吗?是图利吗?是博得大家的掌声、讚歎吗?还是说真正希望听众能够有所觉悟?纯粹是一颗利人之心,没有一丝毫想到自己,以这样的心态才能够把课讲好,而听众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这个真的不像大学裡授课,大学授课你是传授知识,而且对象是固定的。但是现在是对象不固定,像我们这《论语》课,讲到今天第四十九集了,将近一百个小时,五十集就是一百小时,真正从头到尾听下来的人我估计不多,很多人是中途插入,听个几段,然后中间又离开。如何让人能够听两小时,甚至可能他听十分钟,他也能得到利益?这个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都是反求诸己,我们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修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够有一点感应,这个感应就是别人能听到他得到利益。这是对讲者而言。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53: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4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