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9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这裡引《易经》,「《易》曰: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讲到的就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童蒙是孩子,孩子来求师、求教可以,不是老师去求童蒙的。所以,必须是他能够「自行束身修礼」,他自己能够,束身是庄严自己,穿上拜师的礼服,带上礼物,恭恭敬敬来拜师。尊师重道,老师一定全心全力教他,所以「而后可施教诲」。如果他没有那种尊师重道的心,老师教他也没用,他学不了。他是自己障碍了自己,不是老师不愿教,教了他接受不了,这不是个法器。所以做学生的一个心态,很重要的就是把老师看成是真善知识。正如颜回说夫子,说他的老师孔子,《论语》裡面有讲,仰之不可及。鑽之弥坚、仰之弥高,说夫子之道很高深,自己很难达到夫子的境界,颜回是这样的心态。夫子也很谦虚,他说他在求学的进度上也不如颜回。你看师生之间这样的心态,叫师资道合,学生把老师看成圣人,老师也把学生看成是真正利根的人,这样一来一往,教的学生进步就快。所以,夫子之道只传给颜回一人。

 

佛在经裡面也告诉我们,有一部经叫《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裡面就明确讲到,弟子事师如同事佛。把老师看成佛一样,你就能够得到佛的教诲,为什麽?完全是你真诚心的感应。诚于中而形于外,表现在外面的一定就是有完备的礼节,礼仪上肯定不能缺,缺了礼说明恭敬心不足,吃亏的不是老师,吃亏的是学生。这一条是教我们师道。下面我们来看第八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裡面对这段的注解,这是引用何晏的《集解》(《论语集解》),何晏是三国时代的人。《集解》裡面又引郑玄的,就是郑康成的《论语注》,讲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複重教之也」。这是孔子跟弟子们讲的,也就是启发弟子应该怎麽学。孔子要教一个人,他不是随随便便教,他要看到这个人时机成熟,可以教了,这时候他教,教起来不费劲,学的人也不会感觉到压力。所以孔子的教学法是很好的,是启发式教学,不是填鸭式,这是给弟子足够的他自己领悟消化的空间。

 

所以,他必定是等待弟子「心愤愤,口悱悱」。这个愤,是指学者、弟子有一种发愤的心,我们叫发愤图强,图什麽?图开悟,图得道。他真正有那样一种真诚心出来,想要真的去悟道了,可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自己突破,孔子这时候就启示他。如果没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没有到发愤那个状态,启发他,他也听不懂,他也开不了悟,所以叫不愤不启。你没到那个程度,点也点不破;到了那个程度,一点就破,真叫「心有灵犀一点通」,让你开悟。这个悱是讲口,愤是讲心,口是表达的。一个人或许已经有一点悟处,但是没有全悟,他对于一个问题有深入的领悟、思考,但是你要他说,他说不出来,特别是讲到道,很难表达出来,这叫口悱悱。似乎知道了,但是又表达不出来,这麽一个状态,孔子这个时候就一定会发明之,发明就是帮助他表达,也是让他贯通。这是讲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这个程度,孔子不会给你去点破、给你启发。启发没用,这对于学生来讲没有好处。他没到悟的时候,你已经给他点出来了,这等于把他的悟门给堵塞,他以后就悟不出来。一定要让他到那个程度,这就是老师的高度智慧和善巧,他懂得观机,看你根基到了哪一步,不断的提醒你,不断的带携你,叫循循善诱。这样,「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这是让学者不断的深入,他的悟性愈来愈高,他所达到的境界愈来愈提升。

 

下面又跟我们讲,孔子给他说,也是要他到了这个程度才说,说也不是一下全盘说出来,而是怎麽说?「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先给你举出一个。像房屋的四角,这个隅就是角的意思,就像屋的四角,先告诉你这个角是九十度,你就要马上明白,一个角九十度,四个角都应该是九十度,都是方方正正。如果你要是不懂,告诉你一个角九十度,你只知道一个角是九十度,其他三个角不知道,这是「不思其类」,你就不懂得举一反三了。那就「不複重教之也」,就不能够再教他了,他没有这个悟性。所以孔子教学,你看启发式,目的是让人开悟,让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个人的根性就是好,老师就一定会教。像子贡这样的人,不错,他能够闻一知二;颜回就比他更厉害,闻一知十,就不仅是举一反三了,闻一知十,这个人(学生)一定是老师最用心去教的。我们看通篇《论语》,颜回向夫子请问只有两次,一次是问仁,一次是问为国(就是问政,怎麽治国的),就两个问题,他已经能够闻一知十。这个十代表圆满,听到一个他就能够全部通,这个人根性强、根性利。这个根性没有别的,正因为颜回对老师最为尊敬。我们看颜回在《论语》裡面讲他老师的,看出他对老师的那种尊重,超过其他的弟子。他能做到「不违如愚」,他对老师讲的法没有任何违反,也没有任何意见,真正做到了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所以他入境界。

 

下面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对这章的注解,「卓吾云:读此二章,乃见诲人不倦」。蕅益大师是把第七章、第八章合在一起来做一个评点,所以上一章他没有去注解,这合在一起讲。上一章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一章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两章读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夫子的诲人不倦,教人真的是无有疲倦,处处都是想到提升自己的学生。只要学生肯学,夫子一定会教,这叫诲人不倦。你要是不肯学,夫子就不会教你,教也没用,说了白说,得不到利益。第七章就讲到首先要有尊师重道的心,那夫子一定会教。没有尊师重道,夫子不会教,不教也是教,不教还是在提醒你,「你真想学,你得尊师重道」,这就是教。来学了,准备束脩之礼来学,你要真正发愤,你得用功。夫子看到你的程度,不断的启发你,一直启发你得道为止。得了道,未必能够得到圆满,所以你对于道的领会可能表达不出来,夫子又帮你点破,让你豁然开悟,一定是什麽?你到那个程度再给你相应的教化,善教,而且绝对不会遗漏一个学生,这就是他的慈悲之处。

 

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具足条件,做学生要有学生的条件,第一个是尊师重道,第二个就是好学。夫子的学生裡面,只有颜回一个人有这个资格称为好学的学生,这是夫子的评论,除了颜回好学以外,其他没有。颜回得道,而夫子本人也是因为好学成就。《论语》裡面他自己就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丘是孔子自己的名字,他自己称自己。「十室之邑」,十户人家住的这个地方、这个社区,一定会找到一个有孔子那样的忠信之人。忠信是德行,这是根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就不能学了,一定要先有根本。所以我们恩师现在教我们扎根,扎根重要。现在我们用《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三个根来树立我们忠信、道德的根,够不够?不够,你想成圣人必须要像夫子一样好学。像夫子那样有道德的人不是说找不到,你看夫子讲,十户人家裡都能找到一个,不过那是二千五百年前,现在恐怕十万人裡面未必能找到,这是什麽?根不稳。现在我们想要学,先扎根,扎好根了,一生好学,你就能成为圣人。好学就是什麽?你能发愤,勇勐精进,你制心一处在这个学问上,排除一切的杂念,专心在道业上,你才有这种愤和悱的状态,你才能够有举一反三的悟性。这时候善知识一定来点化你,也不知道什麽样的一个因缘,忽然你就开悟,你就入道。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53: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4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