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6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物质怎麽来的?念头、意识波动产生的。波动的性质不一样,所以产生的物质就不一样。它(这个量子)在不断的、密集的、连续的在发生,如果密度大的,它就产生像矿物、像石头这些坚硬的物体;波动的密集程度弱一点,产生像动物、植物的物质,它们的肉体;再稀鬆一点的,那就是像电磁波,纯粹就是一种波。实际上,所有宇宙中一切的物质现象,它所组成的这个单位就是一种波动。现在还有一种,太空物理学裡面有种叫弦理论,琴弦的弦,说物质最微小的单位就像琴弦的振动一样,是由振动产生,这个都是非常相似的说法。这个动,现在科学家已经逐步在认识了,就是一种意识心的波动,这一波动就起物质了,起宇宙现象了。

 

说到底,根本没有物质,只是有一个心动所产生的幻相。这一动就失去了自性,因为自性本不动摇。一动,佛法裡讲,这是落入了阿赖耶识、妄识。这个时候圣人怎样修?从动恢复到不动,这就能明其明德。动的时候,整个宇宙变成是黑暗的;一不动,宇宙就恢复光明了,所以叫明德,明明德也就是恢复到自性本不动摇、本不生灭的这个状态。功夫在哪?就在觉,心初动时,你就能觉。觉什麽?觉察到你动了,念头有细微的波动立刻觉察,这一觉察就叫明。这个明明德第一个明,显明的意思。这一显明,你立刻从动恢复到不动,那就是明了明德,又回归到明德上。

 

如果不觉,不觉就连续的在动,无明还加上不觉,就生三细、就长六粗,境界愈来愈粗、愈来愈广,它是出生无尽的,整个宇宙无穷无尽,都是你那个念头念念相续产生的。而这念头当中如果还带着分别执着,就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圈子裡头,你就不能周遍法界了。这个时候,你本来具有周遍宇宙的觉察能力,你的见闻觉知是周边宇宙的,银河系裡头哪一个星球发生什麽事你立刻知道,这是你本来的能力,这都是你念头变现的。不仅是银河系,河外星系,现在科学家观测到的,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最远的距离是两百亿光年。光走一年要多长时间?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一天有多少秒?你自己算算,再乘上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光走的距离。二百亿光年,这是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不大。佛在经上讲的宇宙,比我们科学家讲的这个两百亿光年的宇宙,大得不知多少倍,无量亿倍。每一个地方,无量大的宇宙哪一个星球发生什麽事情,哪怕是那裡的一个众生起心动念,你就能感觉到。这是你本来的能力,你是周遍法界的。但是有了分别执着,就把这个能力限制住了,你的空间缩小了。我们凡人很可怜,分别执着非常严重,把自己锁在一个很小很小的空间裡面,眼睛只能看到方圆最远三十里地,别人想什麽根本不知道,耳朵隔了牆可能就听不到。你看,太可怜了,真的叫变成井底之蛙,这是我们凡人。为什麽?就是因为迷得太深了,不觉。迷得深的现象就是心动得太厉害了,这个动,最初是叫妄动、妄想,我们再加上分别,再加上执着,执着裡头还有很深很深的这些情执、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追求欲望,这些又是更浓的执着,所以我们现在变成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可怜。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要立志恢复自己原来的明德。这是我们原有的德能,为什麽不恢复,为什麽把自己变得这麽可怜?像《孟子》裡面说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要立起这个希圣希贤的志向。舜是大圣人,他能做到,我为什麽做不到?他的能耐在哪?就是觉,心初动的时候就觉,觉了就不会失其明。动就产生现象,他看到现象保持心不动,这就明明德,这就不失其明。一觉,念头即刻放下,所谓是「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就没有了,立刻回归到自性上。如果不觉,就妄动,「则昧矣」,昧就是昏昧、迷惑颠倒,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所以修学,最重要的是学着心从强烈的躁动慢慢平息、平缓下来。我们现在社会所谓是信息时代,科技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更紧张,压力又特别重,所以每个人都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很难学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叫你不动,慢慢把心波动的频率降下来,降到很缓很缓,很小的幅度,最后慢慢就平掉了,那就明明德。现在我们妄动、昏昧,所以自性见闻觉知功能完全,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失掉了。这个动好比是什麽?湖水,本来是非常平静的,平静的湖水,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现在大风大浪来了,完全没有办法去映外面的境界。我们学了圣贤之道,这几年慢慢把心浮气躁降下来,降下来之后,它这个波浪就没那麽大了,还有微波,有微波还要继续平复下去,一直到最后风平浪静而后止,那个时候明德就显明。所以「不觉,妄动,则昧矣。昧则转为凶德」,这就不叫明德,叫凶德。所以要修,故修之。修就是把凶德转为明德,「复其明」,使明德复明,这就是《礼记.大学篇》裡所讲的「明明德」的意思。

 

孔子讲他第一个忧是德之不修,也就是他明德还未完全显明,这是圣人之忧。要把这些妄动去除,分三个阶段,首先去执着,其次去分别,最后去妄想,三个阶段。我们不知道孔子应该是哪个阶段,肯定,他应该没有执着。你看我们昨天就讲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他没有「我」,没有我就没有执着,他的境界相当于佛法裡讲的,至少是圆教七信位菩萨以上,没有执着了。分别有没有断?估计也应该断了。至于说妄想有没有断,我们不敢猜测,我们没到那个境界。但是,只要能断执着,这就是圣人了。我们该怎麽学?先学放下执着裡头最粗的烦恼,最粗重的烦恼,那是什麽?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的烦恼,这些先要放下,然后才能够波浪小一点,进而再断执着,这就能够慢慢显明我们的明德。你放下得愈多,明德显明得愈多,智慧流露出来了,那个智慧不是外面学的,本性中自有的、本有的。

 

我们再看第二句,『学之不讲』,这是夫子的第二个忧。「学是学术,必须讲究」,讲学用处是什麽?启发自己,也启发大众,教导大家共同来明明德。德之修是自己自利,讲学是利人,自利利他,这是显示慈悲仁爱。

 

底下说『闻义不能徙』,「闻悉奥义,当迁徙之,如义而行」。义,讲的是奥义,圣贤教诲我们听到就叫闻,听到了之后要去落实,否则等于是听而不闻,没有真正闻。闻是你真正吸收了,内化成为你自己的人生观、宇宙观,成为你待人处事接物的态度和理念。所以闻和悉,悉是知道,我们听懂了、明白了圣贤所教导的奥义,奥是奥妙,奥妙的义理。「当迁徙之」,迁徙就是改变自我,放下过去那套旧观念,用圣贤的观念做自己的观念,这叫迁徙。从旧我迁徙变成新我,过去那一套不要,那是凡夫的想法、做法,都错误的,放下,完全「如义而行」,就是依据圣贤教诲而行。圣贤教我们怎样去待人处事接物、怎样生活,我们就依教奉行,不折不扣、老实真干,这是我们成圣成贤最快速的方法。不用自己悟,只要按照圣贤教诲的去修,修到了你自然就悟到。雪公讲「一本徙作从,亦通」。这个徙字,「闻义不能徙」的徙,也可以作从,就是跟从,这个也讲得通。完全照着圣贤的教导去做,只有跟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没有意见、没有疑惑,这个是闻义能徙。反过来,闻义不能徙,这就是孔子之忧。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43: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2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