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46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朱子集注》当中的解释是「闲暇无事之时」。孔子在家裡没事的时候,他不会放逸。如果是没有学圣贤之道,在自己没事的时候往往会放逸、懒散,特别是没有人见到的时候就胡来。孔子没有,依然是这样的庄重,但是他又不拘谨,所以说『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裡面的注解,「申申如也,正直自然」,这种状态。申,他是正直,直叫申。直,首先是心要直,有正直的心,他的行为都是正直的,言语也都是正直的,而且他正直又没有正直的执着。什麽叫正直的执着?认为自己要正直,这就不自然了。心地正直,但是没有正直相的执着,没有想到「我是很正直」,或者「我要怎麽正直」,一落到这个念头当中,这已经不正了,也就不直了。所以夫子在平日,你看,内心空寂、清淨,自然正直。如果你有念头就不自然,「申申如也」就做不到。「如」,我们藉用佛法裡面的意思。佛法每部经前面都讲「如是我闻」,这个「如」是什麽意思?如就是讲的自性、法性,正直自然,他没有念头、没有这些妄念,是自性性德流露,这是如,如其性。什麽如其性?身口意三业的作为都是随顺性德,这叫如。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不会胡思乱想、不会胡言乱语、不会胡作非为,他的身口意三业都是清淨的。没事的时候,保持念头寂然不动,所以明德都显明出来了。

 

「夭夭如也,和蔼之貌」,这是他学养功深,这已经功夫非常深了。初学的人难免不自然,学的时候是非常的拘谨,为什麽?初学确实要这样,念念都要观察自己的念头,随时随地检点、改过,稍不留心,习气毛病就现前了,所以他要很紧张的、很谨慎的去对治自己的毛病习气,他就不自然,这个是初学。时间久了,功夫深了,他就自然。自然什麽?恶念不起来了,自然就符合圣贤教诲。他已经做到不用起心动念,自然没有过失。和蔼之貌现前,你看他非常的柔和,平易近人,不会觉得高不可攀,圣人高不可攀,没有。

 

我们体会到,我们的恩师就是这样。因为我有幸常常跟他在一起,观察他的起居生活,他真正也做到了「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你看他很自然,一点不造作,喝个茶,摇个扇子,非常的清雅澹定。可是感觉到他的气息、他的磁场纯善无恶,来到他的身边,自己躁动的心自然就息灭了,妄念可以不生,为什麽?这是他的摄受力,他的磁场是非常清淨、非常的镇定,你那躁动的磁场来到他这裡被他感化,也定下来了。而他若无其事,他没有一个念头说要来感化你,没有;有念头已经不自然了。真的是「自然中自然相」。所以跟他在一起非常自然,觉得他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想离开他,这个摄受力在那裡。我们一般人讲的亲和力,他很有亲和力,这是什麽?他老人家五十九年,将近六十年,一个甲子的这种修养功夫,学养功深,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孔子当年我们也能想像,也一样是这样的,所以孔子为什麽这麽多学生跟他学?知道的是三千弟子,那是很大的一个学堂。我们现在,师父绝不止三千弟子,听他讲学的,全世界我看是论以亿计了。这样殊胜的法缘都是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功夫到炉火纯青,自然感召的。

 

底下说「孔子闲居时,身心正定而安适,从容而自然」。孔子在平时閒居、没事,身心都在定中,妄念不起,很安然、很调适,心裡永远是处于心平气和这个状态,从容而自然,没有丝毫造作。只要有念头就造作,就把自然的磁场给扭曲了。所以学道没别的,学着不起念头。首先不起分别执着,从这开始学。对于什麽都不要那麽执着,我们讲不要那麽在乎,不要老用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学会随顺,什麽都好。像弘一大师在晚年也有这样的功夫,人家给他做菜,放的盐多了,问他是不是太咸了,「没关係,咸有咸的味道」;第二天放盐放少了,问他是不是太澹了,「澹有澹的味道」。你看,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非常的自然,很有亲和力,「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朱子集注》当中引用程子的话,「程子曰: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程子讲今人,现在人,就是当时程子讲的那时候的人,是宋朝时候人。现在远不如古人了,不要说别人,就说自己,反省反省自己,在平时燕居之时,譬如说今天你放工,不用上班了,在家裡没事,这时候会是什麽情况?检查检查自己,真的,「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两个极端。一个是懈怠懒惰,或者放肆。今天不用见老闆了,也不用穿着西装,不用穿这些工作服了,衣服都可以不穿了,然后随随便便,东西到处乱扔。你要是看到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这就什麽?「怠惰放肆」,孔子绝对不会这样。我们看到恩师,你看他的房间永远都是保持乾淨、整洁,不管有人没人都是一样,这是他的存养功夫。功夫在哪看?就在平时小事上看,不是说上讲台上你能讲那就行了,就看你平时,你的生活、行为就体现你的境界。《弟子规》上讲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桉洁,笔砚正」,什麽都是有条有理、有条不紊,没有放肆,这是慎独功夫成就了。

 

另外一个极端是,刚刚初学的人太严厉,对待自己非常严厉,这是什麽?很拘束。责己很严厉,这是好事情,但是功夫未到,他是刻意在修行。刻意修也好,总比怠惰放肆的要好,只是他还没有真正到家。功夫到家了,他就达到「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了,也就是什麽?他不需要刻意,自然。要知道这种修行关键是修自己,譬如说拿《弟子规》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要求别人那就是太严厉。只要有一念要求别人,都叫太严厉。你们去想想,只要求自己,只看自己,不看别人,事事反求诸己,这是真正学圣学贤。看别人,一定要别人做,那是你有控制、佔有的念头,那是执着,说老实话,人家不服,「为什麽你要求我,你不要求自己?」你自己做到了,正己必定化人,你做到了,人家也就跟着你学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43: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2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