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第34集)jingkong老和尚主讲

admin 妙法莲华经评论阅读模式

妙法莲华经  (第三十四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档名:08-001-0034

第34集 A

MP3下载

第34集 B

MP3下载

第十面倒数第三行: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捨乐土。宫殿臣妾。剃除鬚髮。而被法服。】

这一段经文是别问裡面的第二段。前面弥勒菩萨问的是见诸菩萨修布施波罗蜜,这一段则是问持戒波罗蜜。天台大师说,在家人布施容易,持戒比较上要困难;出家人布施难,持戒比较上容易。所以经裡面是就小乘戒律来说明,『剃除鬚髮』这是属于小乘戒的。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弥勒菩萨看到这些『诸王』,就是指的国王,他们能够到达佛所住的处所,到那裡去『问无上道』,特别要注意到是「无上道」,可不是问的小道,问的无上道。由此我们可以晓得,如果不发菩提心,他就不会问无上道。在世间,国王可以说是最尊、最贵,但是我们在这段经文裡面来看,世间还有比国王更尊贵的,那就是修道。如果说修道要不比世间国王更尊贵,世间国王为什麽愿意出家?把世间荣华富贵、名闻利养都能够捨尽,而『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法服」就是出家人穿的衣服,在印度那个时候是指的三衣一钵,不是我们现在穿的衣服。诸位要晓得,我们现在中国出家人穿的衣服是明朝的服装,不是印度的衣服。印度衣服就是迦裟,但也不是我们现在所披的迦裟,我们这个迦裟都改制了。现在南洋佛教,像泰国小乘国家,他们披的迦裟就是原始的样子,三衣一钵。

这一段裡面所讲的义趣是发大心、修大行,以无上菩提为修证的目标,这个发心是真正的发心,因正果当然就正。所以世间之乐,不但是我们凡夫世间,纵然是四禅天也可以捨弃。要讲到入道,当然这个戒是入道的根本,可是我们要懂得戒律的精神。如果要不懂戒律的精神,死在戒条之中,那反而变成障道,不能入道,就斤斤计较在戒相上,分别戒相、执着戒相,诸位想想,有分别、有执着还能入道吗?我们念佛还能够得一心吗?离开分别执着才能入道,才能得一心。戒律是帮助我们得定的,所以戒律的精神教我们什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后面还有一句叫「自淨其意」。诸恶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的;众善奉行是大乘戒,是入众的、是待人的。自律、待人都不可以执着,都不可以着相,因为执着、着相,心就不能清淨,自淨其意就做不到。但是自淨其意却是戒律的目标,也就是戒律的成就。在大经裡面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到,诸佛菩萨处处提醒我们,一定要做到身心不二。剃髮披上迦裟这是身、是外表,示现的离欲清淨,可是内心一定要与外表相应,表裡一如,这讲身心不二。这是教我们真正要修行,先要从自己本身修起,不说外面境界,从本身修起,修什麽?修身心不二,这个样子才可以入道。在此地弥勒菩萨所问的偏重在见处,偏重在解门,到后面我们才看到行法上,与此地的见解完全相应。再看下面一段,这是问忍辱。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古德给我们说,忍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叫「苦行忍」,菩萨示现为『比丘』的身分,这就是苦行忍,所谓是忍人之不能忍。世间人怕苦,修道的人不怕苦,修道的人示现苦行,这就是教化众生。而不是单单凭口头上给大家说,我们要知足常乐,不是单单在喊口号。出家比丘确实做到了知足常乐,他只要三衣一钵就知足,就很满足了,他对于世间一切都没有希求,这是示现一个知足,做一个模范给我们看。当然在现在我们的社会,这个社会型态、思想潮流跟从前都不一样,虽然不一样,这种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唯有知足的人才能修道。不知足的人,心裡面就有欲、有求,有欲、有求是障道。所以像这些地方我们能够忍,这叫苦行忍。

第二句讲的是「生忍」,后面我们还要加以解释,『独处闲静』。在从前小乘圣者他们修行确实是「独处闲静」,住在山洞裡面,住在树上。现在泰国的这些出家人,也还住在一个小帐篷,都是一个人住的,不会有两个人在一起住,为什麽?他求闲静,这种叫生忍。大乘菩萨一定要入众,不入众不能接引众生,不入众不能教化众生。菩萨虽然是入众,接引教化一切众生,他的心就跟住茅蓬、住山洞没有两样,心是闲静的。这是第二种的忍。第三种,就是末后一句,『乐诵经典』,「乐」是爱好,喜欢读诵经典,这叫「第一义忍」。一般人展开经典念上几页就念不下去,就疲劳了。菩萨一天到晚念经不疲不厌,为什麽?他心能够定在第一义上。第一义就是经中之义理,一切经都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这个三句就是这个三类之忍。

菩萨示现比丘的身分,这是举出一个例子,菩萨随类化身,以种种相貌行菩萨道,所以也现比丘身。像我们在《四十华严》裡面所看到的,菩萨示现各种不同的身分,但是一定具足这三种忍。这三种忍裡面特别要注意到的,闲静是修忍辱波罗蜜的因缘。而忍辱波罗蜜能够保持一切功德而不丧失,能够成就一切善法。所以佛在《金刚般若》裡面对于忍辱度说得很多,也就是特别强调,这是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的。诵经确实也是修学忍辱波罗蜜一种善巧的方便,将我们的心定在经教上。对着本子叫做读,离开经本叫诵,诵是背诵。在过去我也曾经奉劝过诸位,背诵经典,当我们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不觉,如果这个时候一句佛号还压不住,最好就是背诵经典,把我们这个妄念降伏住。所以这是修忍很好的方法。再看底下一句,这是问精进。

【又见菩萨。勇勐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勇勐精进』,这是讲住山,而且是住在深山上。诸位想想,深山你们一个人敢不敢住?所以若不是勇勐之人他不敢住。不要说深山,就是我们这个图书馆,到晚上叫你一个人住,有的人胆小他就不敢住,他说这房子太大了他不敢住,四周围都有邻居他也不敢住,何况是深山?所以住深山必定是勇者,心地清淨,无所畏惧。台湾这个山,台湾人口多,人口的密度大,纵然在深山上,也能看到远处的人家灯火。在大陆的深山,那真正是走几十里路看不到一个人家,深山裡没有人,毒蛇勐兽是免不了。你一个人住山洞,一个人住茅蓬,不要说住山洞、住茅蓬,就是过去大陆上那些丛林寺院,建筑在深山裡面的,确实胆子小的也不敢住。这些人是念念在道业上,所以他一切无所畏惧,这是「勇勐精进」之相。『思惟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信解,勤求妙法不疲不厌。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

这一句是问禅定。禅就是佛心,禅也翻作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什麽样的受才是正常的享受?必须要做到苦乐忧喜捨这五类的受统统都离开,都不受了,这才叫正常的享受。所以在这一句裡面,弥勒菩萨第一句说,『又见离欲』,可见得若不离欲就谈不上正受了,能够离欲心就清淨,『空闲』是境界清淨,心清淨、境清淨,修深禅,深禅就是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是甚深之禅定。要晓得,心原本是空,境界原本就是寂灭相,深禅之相是境寂心空,这是甚深的禅定。这个时候才能证大自在。『得五神通』,「神通」是从定中发现的,只要你甚深禅定成就了,这五种德用自然现前。

我们一般讲神通,讲六神通,为什麽这个地方只说五神通?因为此地讲的是菩萨。小乘圣者有六通,就是四果罗汉有六通,大乘菩萨比小乘罗汉高明得太多了,难道没有这六通吗?可是诸位要晓得,小乘圣者断见思惑就叫做漏尽通,他的烦恼就尽了。大乘菩萨单单把见思烦恼断尽了还不行,为什麽?他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根本无明,他必须把根本无明烦恼断尽才叫漏尽。所以大乘漏尽,严格的讲是如来位。等觉菩萨还没有尽,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此地讲的五神通比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高明得太多,不是他们能够比的。

在此地我们要记住的,离欲是禅定当中的信解,心空境寂是修禅定的因缘。我们中国人古人也有所谓「人非有品不能闲」,什麽叫有品?就是离欲。一个人清心寡欲,他可以不做事情,一天到晚只游山玩水,悠游在山水之间。人要是没有离欲,你叫他閒着麻烦就大了,为什麽?他閒不住,他要閒着他就会做乱。因此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写历史的史学家对于这个闲人,历史上都要留一笔,就是他很不容易。所以我们二十五史裡,你看看每一个朝代每一部断代史裡头有叫《隐逸传》,那就是闲人隐士,所谓说高人,他有学问、他也有能力,但是他不做官,士农工商他都不干。所以这种人对社会有什麽贡献?二十五史裡头还要给他留下传记,凭什麽?就是凭他品德高尚。他也无形当中教我们了,教我们什麽?少欲知足!他是有能力得到名闻利养的,他不要。我们世间人想尽方法去谋个一官半职,人家不要;世间人想尽办法发财,他也不要,这种人值得尊敬。所以他们这些人在世间也是安定社会的一种力量,世间人对他尊敬,一看他,再看看自己,心就平了,气也消了。人家有学问、有能力什麽都不要,我有这点就够了,何必要多求?他代表的是这种精神在。因此我们历史上要给他留传。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7日22:14: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01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