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大誓愿第六 2011/1/20 澳洲淨宗学院(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44集) 档名:29-20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九十四面倒数第三行:
「下为第三十八应念受供愿。《宋译》曰:所有菩萨,发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承事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令彼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是《无量寿经》宋译的一段经文,黄念老在此地引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经上说所有菩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修菩萨道的这些人,发大道心,大道心就是大菩提心,就是通常讲发菩提心。欲以就是想以,下面举的这是一个例子,真珠璎珞,这是属于珠宝;宝盖幢幡,这是属于庄严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这个伎乐是艺术的演出,我们今天讲文艺的演出,承事供养,一个代表菩萨对佛陀的尊敬,弟子对老师的报恩,供养谁?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可是愿与事违,有这个愿望,事上做不到,我们今天又何尝不想去供养诸佛?都知道供养佛菩萨是大福报。六道裡面众生,人天福报从哪裡修的?供佛、供法、供比丘僧。这个比丘僧是真正依教修行的人,他们现前还没有证得果位,凡是依教修行将来肯定能够证得,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今天有缘得人身、闻佛法,又闻到大乘无比殊胜的第一经。前面说过,世尊有愿「闻名得度」,可是这句话裡头意思很深,如果我们只看文字的表面,不知道其义理,过失不在经文,不在佛菩萨,在自己的粗心大意。这个闻字裡面含着有思、有修,菩萨三慧。闻,如果不思、不修,你怎麽能得到?闻思修是一桩事情,一而三,三而一,在初学叫戒定慧三学,在菩萨叫闻思修三慧。这个慧是哪来的?就是戒定慧的慧,你看看你先有戒、有定,智慧开了,然后一闻大乘就能得度。所以闻思修的基础是戒定慧,我们不在戒定慧上下功夫,哪来的闻思修?
我记得我曾经跟诸位做过报告,这个事情在四十年前,道安法师还在世的时候。老人家慈悲,借用中国佛教会的道场来办大专佛学讲座,他老人家邀我做主讲,总主讲,那时候我很年轻。这个讲座办得很成功,人数最多的时候到八百多人。有一天有一个同学来告诉我,他说:法师,我在讲座裡面听了两年经,明天起我不来了。我说:为什麽?他说:我听了两年,听了不少,我要回去学习。我说:你回去做思的工作是不是?这两年来你是闻,你回去再去思、再去修,是不是这个意思?他说:是的。我说:今天这一堂课你上不上?「今天上,明天就不来了。」我在那堂课就把闻思修简单的意思告诉大家,什麽叫闻思修?闻是接触。一听就觉悟了,这叫思。思不是你去研究,你研究就错了,怎麽说研究错?研究是落在第六识,你用什麽东西研究?用识心研究,那就错了,那哪是菩萨?所以一闻千悟,这古人说的话,听了就开悟,一开悟不就不迷了吗?迷惑就破了吗?那就叫修。它是一桩事情,这叫菩萨三慧。
菩萨,像这经上所说的,到十方诸佛刹土裡面去供佛、去闻法,那是增长三慧。他们的基础,戒定慧深,所以叫闻慧、思慧、修慧,用这个名词。而不是听了之后回去研究,那就坏了。世出世间圣贤教诲不许研究,你知道为什麽吗?听懂就懂了,不懂可以再听。如果说研究明白的,那不是如来真实义,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经典不许可你去研究,只许你去听,古人说得非常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部经你就专心听,听懂,懂得;听不懂,不管它,你能听上一千遍,开悟了。为什麽?一千遍是得定,你没有定力,你一千遍听不下去。千遍这就是持戒,真的千遍你就得定,定能发慧,你就豁然大悟,就开悟了,是这麽回事情。我们初学学讲经的时候,遇到困难了,讲不下去了,怎麽办?不能研究,研究是你自己意思,愈研究愈错误。把经放下,老老实实去拜佛,拜上个三百拜、五百拜,意思出来了,自然出来了,那就对了。所以佛法从哪裡求?从恭敬当中求。不是从研究当中求,它跟世间法不一样,为什麽不一样?一切诸佛所说的法都是自性流露的。所以戒定跟自性相应,戒定是个工具,开发自性裡面的宝藏,就这麽个道理。如果你要是不懂,听了两年回去研究研究,那叫什麽?叫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之后再去行,再去修行,那叫盲修瞎练。两年是不是真听下去?没有听下去,这个两年的功夫叫道听涂说,胡思乱想,盲修瞎练。下课的时候我问他,明天来不来?明天还来。这个我们不能不懂,你要真了解之后,现在真听经的人不多,会听经的人就更少!记住印光老法师的一句话,一分诚敬你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你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心,这是什麽?对我们的课程不恭敬,对于讲经说法这些老师没有诚敬心,你什麽都得不到。别把讲经说法的人看轻了。有些老修行,真有功夫,他们懂得的、他们所修持的,比这个年轻法师高明得太多,他来听经。他对于这个经本、对于道场、对于讲经的法师十分恭敬,往往他听完之后他开悟了,讲的人没有开悟,听的人开悟,这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我们明瞭,供养佛重要!大乘经裡面告诉我们,诸供养中,就是诸多,这个地方讲的很多,诸多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供养具裡面,一定晓得它有表法的意思,为什麽用真珠璎珞这些珠宝来供养?佛喜欢这个吗?不是。我们自己喜欢吗?也不是。珠宝代表什麽意思?珠宝代表这个法是宝,恭敬法宝。法是佛说的,佛也是宝,所以叫三宝。佛宝是能说之人,经教是佛所说之法,把它看得很贵重,这是宝,要懂这个意思,这是以自己真诚的心来供养,外面这是表法不重要。佛陀接受你的供养,是接受你的真诚心,不是看在这个东西上,所以它表法的意思你要懂。宝盖,盖像伞一样圆形的,它的用处是什麽?不但可以遮太阳,还可以遮灰尘,用现在的话说,这是环保,防止污染,取这个意思。我在宝盖的下面,防止外面环境(就是五欲六尘)的染污,它取这个意思。
幡幢也是表法,它是像旗帜、旗号,幢是圆形的,有点像飞机场那个风筒那种形式。幡跟幢都是悬挂在旗杆上的,那是什麽?那是报信息。如果幡挂在这个旗杆上,道场今天有法会,喜欢来参加的话,今天这个道场有法会,他来参加法会。如果旗杆上悬的是幢,圆形的是幢,今天道场讲经,喜欢听经的他来听经。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只问来学,未闻往教」,老师一定很谦虚。现在老师都是招生,你看看佛经裡头,你没有看到这个字,哪一尊佛菩萨敢招生?招生就是我是老师,我能教你。佛不是这个态度,佛不敢招生,你来找我,向我请教,我尽心尽力的来为你解答。我不是全知全能,我怎麽敢教你?所以圣贤、佛菩萨都是谦虚。他在这裡讲经教学,人家不知道怎麽办?悬个幢告诉他,这裡今天有讲经,喜欢听经自己来,没有人去邀请他,用这种方法。所以它是一种信息,是一种通信的方法,用幢幡。
饮食汤药,这个表法味。所以讲经的道场叫法宴,宴席一样,今天请客宴席一样,这是讲佛法,法宴,饱尝法味,饮食汤药代表法味的。香花是表法的,香表戒定真香,花表善因善果,花是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开得好,就想果一定结得好。佛菩萨教化我们这是花,我们认真修行将来有果,表这个意思。伎乐供养,这什麽意思?《地藏经》上有,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留意?这个伎乐是什麽?唱歌表演,舞台表演,我们讲唱戏,用这个来供养。这个代表什麽?代表诸佛菩萨游戏神通,它表这个意思。举这几个例子,这都是供养具,全是表法的意思,统统都在上课,不用说一句话。你要是懂得这裡头义趣的话,你一看你就得利益,有人就开悟了。承事供养他方世界,其他的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可是怎麽样?事与愿违,我很想去供养,不能去,去不了,他方世界在哪裡也找不到。
我们看下面文,阿弥陀佛就慈悲了,「我于尔时」,我是阿弥陀佛自称,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令彼他方诸佛世尊」,这个令不是下达命令,这是恭恭敬敬启请他方一切诸佛如来,「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你看极乐世界同居土的菩萨们、方便土的菩萨们,要供养他方一切诸佛,自己可以不必去,也有去的,自己不去行,不去,他方诸佛也伸出手来接受你的供养,妙不可言!自己想去,很容易,化身就去了。不愿意去的时候,你心裡做这种念,有念,这些供养具统统都现前,十方世界诸佛他都来收,把你供养都收去了,应念受供,至我刹中受是供养,这是修福慧。
下面真的果报现前了,「令彼」,这个彼就是这些供养的菩萨们,这些发大道心的菩萨们,「令彼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每个人得的并不平等,它这裡头说了三桩事情。我们先从下面讲,三菩提,三是梵语,这全是梵语,三翻成中国叫正,菩提是觉,三菩提是正觉。同居土的这些菩萨们有很多得正觉,正觉是什麽?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七信位的菩萨。诸位学过《华严》都知道,七信位的菩萨成正觉,得三菩提了。再往上提升,三藐,三是正,藐翻中国意思是等,正等正觉,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觉,从八信位,比阿罗汉高,八信位一直到等觉,三藐三菩提有四十多个位次。如果我们就方便土跟同居土来讲,八信、九信、十信这三个位次是三藐三菩提。再往上提升,初住以上,那不是在方便土,在实报土,圆教初住到等觉都是属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是翻成无上,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无上正等正觉,那是成佛,这个佛是真佛,不是假佛,为什麽?他们用真心不用妄心。诸位要知道,十法界裡面,十法界以下的统统是用阿赖耶识。我们讲三心二意,三心是阿赖耶、末那、意识,这叫三心;二意,这是意识,末那叫意根,单单讲意识跟意根叫二意。十法界裡面的人,包括六道,统统用的是三心二意,假的不是真的。圆教初住以上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是真佛。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师称他叫相似即佛,不是真的,相似是很像佛,不是真的,就是他用的心还是妄心,不是真心,用真心才是真佛。实报土用真心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真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们住报土。如果更进一步的说,无上两个字不能用,他们不能用,实报土裡面还是三藐三菩提,也能讲得通。无上呢?无上就一个人,妙觉位,妙觉不在实报土,他超越了。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他回归常寂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