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我们常常提醒同学们,人没有死,一切万物也都没有死亡,只是换个身体而已,换一个生活的空间而已,所谓不同维次的空间。你相信了,你能断恶向善,你的生活空间愈换愈好,愈换愈殊胜。如果依旧作恶不改,那就像经上讲的,你的前途就是在三途地狱。佛对于这些事情讲得太清楚了,我们有几位同学发心在经典裡面去查,专门查释迦牟尼佛讲地狱因果这些事情,也编成一本书,《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好像有二十多部经论。这部书,实在讲在现前社会,我得劝同学们要多读,我们协会裡有流通的。多看多警惕,句句是真话,要相信《金刚经》上佛所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妄语」,句句都是老实话,相信的人有福了。我们要学孔子求学的态度,信而好古,对古圣先贤的话相信,一点都不怀疑。
这裡经文头一句,『我作佛时』,佛不是神仙,佛不是邪门外道,佛的意思,简单的说,具足圆满的智慧,具足圆满的相好,具足圆满的德行,具足大慈大悲,捨己为人,这个人就叫做佛。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佛是自己,不是别人。这一愿,「闻名发心」,发什麽心?发心作佛,佛家裡头叫发心,中国古人叫立志,人不能没有志,没有志,你这个人一生没有成就。志是什麽?是目标,是方向。佛教我们发心就是立志,人在这个世间,有缘分接触到佛陀教诲,我们就要立志作佛。向佛这个道路上去迈进,这就是我们有方向、有目标。这部经确实是大乘法裡面的第一经,隋唐时代的大德说的,这不是我们说的。《华严》、《法华》到最后的归宿是无量寿,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无量寿经》最后就归一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你明白念这一句佛号,跟不明白念这一句佛号,效果不一样。明白的时候,念这一句佛号,你是有方向、有目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个力量非常强大;什麽都不懂,人家念你也跟着念,迷迷煳煳念,行,也有功德,但是功德没有那麽显着,道理在此地。关键就是真诚、恭敬。不知道,对教义完全不明白,但是他具足真诚恭敬,一点怀疑都没有,一点夹杂都没有,那个效果跟通达经教一切明瞭的人没有两样。真诚恭敬,我们叫善根深厚,那效果很大。我们要是搞不清楚,搞不清楚就有疑惑,我们的信心不坚定,我们的愿,发的愿也常常会动摇,不稳固,还会被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干扰,你不能完全放下。
不但是世间法统统放下,佛法也要放下,《金刚经》上佛说得好,「法尚应捨,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告诉你,佛法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哪来的佛法?佛法是从什麽地方建立的?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从感应上建立的,所以佛法是因缘生法。《中观论》上讲得好,只要是因缘生法,它就不是真的。所以真的,只有真如是真的,自性是真的,在淨土裡面叫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恆不变。连实报土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能捨吗?为什麽不能捨?你把它当真,你就错在这裡。真正把这句经文八个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是参透,你就万缘放下,恭喜你,你菩提路上所有障碍都没有了。你没有一丝毫牵挂,真正能回归到随缘妙用,这个妙用就是没有牵挂、没有顾虑、没有障碍,这是妙用。妙用是本来有的,为什麽你得不到?你自己做障碍。你自己不给自己做障碍,本来没有障碍,为什麽?本来无一物,惠能大师讲得好,「何处惹尘埃」,那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菩提本无树」,哪来的佛法?所以佛法是缘生的。
这裡破字给我们说得好,什麽叫名?什麽叫号?名显体,体非名莫显,没有名显示不出来。显出来之后,「名彰于外」,名的内裡面那就是实体,实体是什麽?心性,真心、自性,这是举这个例子。「而号令于天下」,这就称号。号令于天下什麽意思?教化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要用名,为什麽?体看不见的,六根都接触不到,所以他必须要用名来教,叫名教。我们依教修行终极的目的是证体,把名的本质找到。名是相,从名相上见到真性,这叫证果,所以「名与号同体」。这个名辞「通于诸佛菩萨」,但是在《无量寿经》上常常讲的,这个名号都是指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极乐导师阿弥陀佛。
下面给我们讲「发菩提心」,这一句非常重要。你看本经「三辈往生」这一品裡头,「往生正因」那一品也讲到,上中下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由此可知,只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往生。事实上我们看到,古人的记载,像《淨土圣贤录》、《往生传》,现代的《往生传》,我们看到很多。甚至于我们也曾经看到过,不少念佛往生的人,他是真往生,他不是假的,他往生没有生病,走的时候好好的,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跟佛去了。这样自在走的,这不是假的。这些人多半是什麽人?多半是现在讲没有文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的。他会念经,他会背,但是他不认识字,我们看到很多。你要问他什麽叫发菩提心,他不懂,他不知道,可是他念佛真往生了,一点都不假。
这个问题实在讲也困惑我们很多年,这个念佛的人他没发菩提心,怎麽会往生?跟我们这部经裡面讲的往生的条件不符合。蕅益大师把这个问题替我们解决了,《阿弥陀经要解》裡,蕅益大师说,念佛求生淨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从来没有人讲过的,我们想想有没有道理?你细心去想,愈想愈有道理。他为什麽念佛?念佛无非就是想求生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你要是给他讲菩提心,菩提心有体、有相、有作用,菩提心的体是直心、是至诚心,他不懂,他不晓得这是什麽。菩提心的自受用是深心,他受用是慈悲心,你跟他讲这些他都不懂,把他讲煳涂了。他就是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蕅益大师讲得好!一心嚮往,嚮往着极乐世界,嚮往着阿弥陀佛,不但是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所以他真往生了。真发这种心的人,得有个形象,像是什麽?这人非常慈悲,这个人没有自己,念念为别人想,念念希望别人认识极乐世界,认识阿弥陀佛,跟他一样。对于这个世间的事情他不放在心上,真正做到随缘妙用。随缘是恆顺众生,妙用是什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妙用。不起心动念纵然他没有办法做到,不起心、不动念没办法做到,不分别、不执着做到了,你就知道他心多清淨!我们经题上「清淨平等觉」,觉没有做到,清淨平等做到了,当然往生。
这个地方解释菩提心,我们看念老的解释。「发菩提心,菩提,梵语,旧译为道,新译为觉」,这是佛经传到中国来的翻译。新译跟旧译以什麽为标准?以玄奘大师为标准。玄奘大师以前翻译的都叫旧译,玄奘大师从印度回国之后,翻经都称为新译,以玄奘大师为标准。所以,旧译翻菩提心翻成道,玄奘大师把它翻成觉,其实两个字都很好。「肇公曰」,这是僧肇大师,「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僧肇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学生,罗什大师生的那个时代,那时候的国王,国是秦,称秦,姚秦,姚兴做皇帝。所以秦上面,在历史上加个姚,皇帝的姓,姚秦,这是指中国。「无言以译之」,中国没有相应的字来翻它。「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这是从意思上讲,这个觉是正觉,说明它是真的,它没有错误,它不是邪知邪见,正知正见。无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真智慧,用道来翻译。
「菩提心即是求真道之心」,我们现在讲佛道,「求正觉之心,又菩提心即自觉觉他之心,详言之,如《往生要集》所云之二种菩提心」。这二种,第一个是「缘事菩提心」,第二是「缘理菩提心」。在佛门裡,通常用很浅显的话来解释,但都有依据,一般多依据《观无量寿经》裡面讲的三种菩提心。《观经》上说的,至诚心是菩提心的体,深心、迴向发愿心,这是菩提心的用,从体起用。用说了两个,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菩提心是怎样对自己,菩提心是怎样对别人,这就有自受用跟他受用。菩提心的体,至诚,真诚到极处。所以我讲经的时候,常用的真诚心。自受用,深心不好懂,古注裡面注得是很好,但意思还是不是很清楚,现在人不明瞭。深心是好德之心,古人注的。所以我把深心讲作三个,这三个就是从《无量寿经》经题上来的,清淨心、平等心、正觉心,觉上面加了一个字,清淨、平等、正觉,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心,大慈大悲对别人,大慈大悲不是对自己的,对自己是清淨平等觉。这是我差不多最近三十年来,我都用这个来解释,这个好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