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大誓愿第六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15集) 档名:29-20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六十六面,倒数第四行:
「又善导大师云:弘誓门多四十八,遍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这是善导大师的一首偈,也是讚歎宣扬念佛法门的殊胜。第一句是讲四十八愿,也就是这部经,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发大誓愿第六」。第二句所说的,就是四十八愿裡面的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这一愿,古大德、淨宗的这些祖师们,都是异口同声一致讚歎这一愿是四十八愿裡面的本愿。现在我们从读了《华严》、《法华》这些大经大论,稍稍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实在是很深很广,可以说是深广没有边际。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示现在十法界,普度众生,宣扬佛法,都不能够离开这一愿,这一愿是一切诸佛度众生共同的愿望,所谓是第一愿,共同的愿望。那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到,弥陀的四十八愿,又何尝不是一切诸佛的四十八愿!《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体会是真实的。
下面这劝我们,下面这两句是劝我们,「人能念佛佛还念」。夏莲居老居士在《淨语》裡面讲得好,他说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念我们,怎麽回事情?心心相印。阿弥陀佛要不念我们,他怎麽会应?我们念阿弥陀佛是感,阿弥陀佛念我们是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我们念阿弥陀佛用的是意识心,阿弥陀佛念我们那是真心,我们是有念而念,弥陀是无念而念,无念而念是真的,为什麽?永恆不变。我们有念而念,有时候有变,佛对于我们没有变,佛用真心,我们这一念心就与真心起了感应。古大德提醒我们,念佛的心,一心念佛,真诚念佛,念念与真心感应道交,这是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道理很深,《观无量寿佛经》裡面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这是佛经哲学,这说什麽?佛是什麽?佛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佛。所以佛在大乘经裡面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真正透彻了解,你就晓得,佛教不是宗教。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就说得好,他说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科学。民国初年他有一篇很着名的讲演,这讲题就是「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为什麽?能够解决现前的社会问题。方东美教授看佛法是哲学,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佛不是神,菩萨、阿罗汉不是仙人,与神仙不相干,他是什麽?他是自性。这个地方讲的心,是心是佛这个心就是讲的自性,无论讲真心、讲妄心,总而言之,都是一个心,觉悟了就叫真心,迷了就叫妄心。心没有迷悟,迷悟在人!
还有一句话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正知正觉,没有错误,遍知是圆满的智慧,没有欠缺,正遍知,海是比喻深广无际。这句说什麽?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一切众生统统具足,没有一个例外。自性般若智慧,从什麽地方现前的?从心想生。你没有心想,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隐而不显,显不出来。这个心想不是我们现在的心裡胡思乱想,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从用第六意识,那就错了。此地这个想字是借用,你看我们这个世间人,如果不想不知道,问你什麽问题,我想一想再答覆你,是取这个比喻,从心想生。诸佛如来的智慧,诸佛如来应化在我们世间,他智慧表现出来是利益众生。你看众生有心想向佛请教,这请教是感,他回答你是应。我们向他请教提问题的时候,的确是有分别、有执着,是有心想;他回答我们的问题,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不起心、不动念裡面反应出来的,这心想是这个意思。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不管我们有问、没有问,《弥陀经》无问自说那怎麽回事?也是从心想生,这种感应叫冥感显应。众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不但六道凡夫提不出来,四圣法界裡的人也提不出来。佛说了,这是什麽?这是众生叫冥感,众生自己并不晓得,佛那个地方收到信息了。这个信息是什麽?众生根性成熟了,宣说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他能信、能解、能行、能证,佛就说了。感有显感、有冥感,应也是有显应、有冥应,感应的四种。你了解这些道理,佛法讲的什麽?佛法就是讲感应。
天台大师,智者大师他说「佛本是无」,有没有佛?没有。在常寂光裡头,这个我们现在多少都有一些概念,常寂光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它什麽都没有,那是自己的本性,佛经上讲自性,自己的自性。惠能大师见到了,明心见性他见到了,成佛了,见到是什麽样子?他说了五句话,第一句说「本自清淨」,它本来是清淨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我们现在没有见性,我们的自性有没有染污?能大师告诉我们,没有。我们不是常常讲染污吗?染污不是自性,染污的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决定没有染污,染污是阿赖耶。阿赖耶有没有?阿赖耶也没有。怎麽会有阿赖耶?从心想生。你有心想就有阿赖耶,你没有心想阿赖耶就没有了。末那是执着,意识是分别,阿赖耶就是心想,是非常非常微细。我们通常跟大家在一起分享,说它是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不是我们想像的起心动念,我们想像的起心太粗了。它这个起心动念是极其微细,微细到像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就是一弹指的三百二十兆分之一,那样微细的念头,我们怎麽会知道?不但我们不知道,连声闻、缘觉、十法界裡面的菩萨都不知道。可是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他们称为小光子,说它这个生灭速度非常之快,快到什麽程度他说不出来。从哪裡来的?他说它是无中生有。我们知道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因为自性,自性真有,真的不是假的,只有它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能生。
能大师告诉我们,第二句话说「本不生灭」,自性是不生不灭的。第三句话说「本自具足」,这句话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它具足一切。一切法,佛把它归纳不外乎这三大类,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德能,第三个是相好。相好,今天我们讲物质现象;德能,我们讲的精神现象;智慧,我们讲的是自然现象,本自具足!有缘的时候,它就变出来,这三种现象都变出来;没有缘的时候,它什麽都没有。所以说它是空的,无中生有。这个地方,佛法比现在科学家讲得高明,不是无中生有。自性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有错了,说它无也错了,非有非无都是错的。为什麽?你在起心动念,在猜。你要是到不起心、不动念,你就见到,你就证得。能大师第四句话说「本无动摇」,这就是说,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八万四千法门,包括淨土在内,统统是修定,为什麽?自性本无动摇。你不动心就见性,问题就解决,你起心动念错了。念佛也是修定,他用一句佛号把所有一切念头统统把它止住,那就是禅定。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就错了,错在哪裡?你不是修禅定,不是修禅定你见不到佛。所以念佛念到一切杂念都没有了,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念掉,你就见到佛了,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为什麽没有见到佛,你也没有见到佛?我们功夫不够,念佛裡头还有杂念,所以你见不到佛。你念佛裡头没有杂念,就见佛了,念多少?一念、十念,只要没有杂念就见佛。
能大师最后一句话说「自性能生万法」,那是什麽?整个宇宙是自性变的,万事万物是自性变的,我也是自性变的,你也是自性变的,一个自性。所以《老子》讲的话没错,佛给他证明了,「天地与我同根」,一个自性,「万物与我一体」,一个自性。所以天台大师说得好,「佛本是无」,心淨你就见到,心清淨就见到,「心淨故有。众生心淨则法体现前」,这个法体是什麽?清淨法身你见到了,这就是见性,能大师所说的五句话也是见性。释迦牟尼佛见性也说出来,他说得详细,《大方广佛华严经》那说得多,整个宇宙说得详详细细。所以释迦牟尼佛是细说,惠能大师是略说,一点都不错,能大师这五句二十个字展开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浓缩就是二十个字。《大方广》说的是什麽?你把能大师二十个字说出来,一点都不错,《大方广佛华严经》就说这二十个字。所以最重要的是心要清淨,生淨土原理就是这个,「心淨则佛土淨」。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知道我们的心淨不下来,建立一个极乐世界,一个淨土,叫我们到那边去心就清淨了,就用外缘来帮助我们,让我们的心恢复清淨。
众生心不清淨,这就是要随苦道流转,苦道流转就是六道轮迴。你心不清淨你就有六道轮迴;换句话说,六道轮迴是我们心地染污变现出来的幻境,梦幻泡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疑惑才断了,才真正晓得佛教不是宗教。佛教讲来讲去讲的什麽?讲的自己。这麽多的经典,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说什麽?说自己的本体、现相、作用,说自己,没说到外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我们可以说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裡所说的,只是说明自己的真相。你什麽时候认清自己,你就成佛了,你不认识自己叫凡夫。你把你自己搞明白了,自己搞明白,宇宙也就明白了,自他不二,性相一如,宇宙搞清楚了。所以大乘法裡头讲,大乘是「圆实教」,圆是圆满,实是真实,这不是假的,「所谈唯心本具」,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若此若彼若染若淨,皆不出自心之一念」,我们自己的一念,此是自己,自己以外的用一个彼,无论是染,无论是淨,染是十法界,淨是一真法界,都是一念心变现的。一念心清淨就变实报庄严土,自己的身就变成相好,具足的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一念心变的,一念淨心变的。一念染心变的就是六道身,六道裡面的人天,染中比较清淨一点;三恶道是染中之染,都在一念。在六道裡头这一念就是善念跟恶念,在四圣法界裡面这个念头就是淨念跟染念。我们现在怎麽办?不夹杂疑惑跟妄念,念这句阿弥陀佛是淨念;念这句阿弥陀佛,裡面还有怀疑,还有夹杂,那就是染念,这一句佛号裡有染淨。
所以经上讲凡夫心是造罪的根源,这个诸位要知道,善念、恶念都是造罪,为什麽?你出不了六道轮迴。善念是六道裡面的三善道,恶念是六道裡头的三恶道,出不去!善恶都不善,善恶就不清淨,都是染。淨念裡面呢?淨念裡头没有善恶,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修淨土,还有善恶,我们的心不清淨,跟淨土不相应。染淨都没有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叫淨念,染淨二边都不沾,善恶二边都离,从事上讲是善恶,理上讲是染淨。这个话得说清楚,我们断恶修善,断恶没有断恶的念头,修善没有修善的念头,这个叫淨业。断恶着断恶的相,修善着修善的相,这叫染念。什麽时候断恶修善都不着相,《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对了,你所做的叫淨业,就不是染业了。染业的果报在六道。淨业的果报不在六道,六道裡头没有清淨的,最低限度你到四圣法界;你要是念佛,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馀土,心清淨生极乐世界生淨土。同居土不是淨土,但是极乐世界又很特别,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所以极乐世界的同居土也是淨土,这很不可思议。十方诸佛刹土,八万四千法门裡头统统没有,所以淨土称为门馀大道;这个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一个大道,一个法门。我们不搞清楚怎麽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