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二十二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发大誓愿第六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14集)  档名:29-204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MP3链接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六十四面,第五行看起,从「唯除五逆」看起: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句经文是第十八愿最后的两句,下面是黄念老的注解。「五逆者,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又名无间业。《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这个语气非常的肯定。我们前面学到此地,下面说,「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鬪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这是经上讲的五逆,第一个是杀父,第二个是杀母,第三是害阿罗汉,第四是斗乱僧众,第五是起恶意向佛。先要了解佛法裡面所说的因果,人怎麽到这个世间来,为什麽要来?在佛法裡面说,你迷失了自性。也就是说,自性裡面是清淨光明永恆不变的,明心见性就叫做成佛。实在讲,我们能回归自性就叫成佛,佛教的教育,终极的目标就在此地。迷了自性之后,自性是真心,它就起了个妄心,妄是依真起来的,所以大乘教裡面说「真妄不二」。但它作用不一样,悟的时候,它的作用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迷了之后,智慧就变成烦恼,德能就变成造业,相好就变成六道轮迴的果报,迷悟作用不一样,这个不能不知道的。我们迷失自性太久了,佛经常说「久远劫来」,这时间太长,在六道裡面已经养成习惯,换句话说,不是本性当家,习性当家做主。本性有,绝对没有丢掉,但是它不起作用。这个事实,佛在经典裡面讲得很详细,我们听了之后真的会生起惭愧心。要好好的学习,回归自性,不再受这些轮迴苦,这个比什麽都重要!

  

经裡面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话的意思非常的深长。人身确实难得,在六道裡面,现前这个时代,人的寿命不长,得来真不容易。这在佛法裡面讲业报,我们有业就有果报,你没有法子不来,你受业力主宰着。业有两大类:一类是引业,引导你,六道,引导你到哪一道去,这称为引业;第二种称为满业。你到这一道来,譬如我们现在都到人道来了,到人道来,我们的引业相同,佛法简单扼要的告诉我们,就是你在过去生中修五戒。五戒的内容,跟中国传统文化裡面五常,意思完全相同。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我们过去生中曾经修过,修得不错,这个业在这一生当中成熟了,遇到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这现前是什麽?我们到人间来,得人身。可是虽然得人身,每个人一生当中际遇不相同,身体状况不一样,吉凶祸福不相同,有人富贵,有人贫贱,这个是属于满业,满是满足的满,这个业就是属于满足的满,这个不一样,所以才有这麽多很複杂的现象。都能明白之后,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就知道应该做些什麽事情,我们就有方向、就有目标。六道轮迴还能再搞吗?不能了。要不要出离?真的要出离,不再干这个事情了。这是人身难得。

  

如果在得人身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教,你想出,出不了。没有遇到佛教,你对于这些性相、理事、因果,你也搞不清楚。换句话说,这一生是迷迷煳煳来了,走的时候也迷迷煳煳走了,谚语所谓「醉生梦死」,生的时候像酒醉的人一样,死的时候迷惑颠倒。换句话说,出六道就难了。经典裡面佛告诉我们,「欲知前世因」,我们要晓得前一生做了些、干了些什麽?佛说「今生受者是」,我们这一生所受的就是。要想来世我们有什麽样的果报,佛说你「今生作者是」,你这一生想的是什麽、说的是什麽、做的是什麽,这是因,来生果报就现前。佛家讲三世因果,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人,任何一个众生,生命是永恆不灭,这是真的,生命永恆不灭。生死,身体有生死,灵性没有生死,灵性是自己,身体不是自己,这个一定要认清楚,身体不是自己。身体是什麽?在佛法裡面说,身体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我所有。像我们穿的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那要认清楚,身体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为什麽?你把时间展开就晓得了,无量劫来我们曾经在天上住过,曾经在人间住过,也曾经在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都住过,在哪一道住就得哪一道的身,这身常常换,那不就跟换衣服一样吗?常常换,所以它不是我。不管换什麽样的身,天上、人间、畜生、饿鬼,不管是换什麽身,灵性还是自己,一个灵性。回归自性,那就称佛、称菩萨,不再迷惑了。明白这桩事情,了解这些道理,就明瞭我们学佛是为的什麽,就清楚了。学佛主要的目的,第一个,了解事实真相;第二个,摆脱六道轮迴,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这一次得人身,又遇到佛法,这是何等的幸运!这个机会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前清乾隆年代彭际清居士所讲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这是什麽?说我们今天,你得人身遇佛法,无量劫难得遇到的这麽一个机会,遇到了。如果你能够把这一生的机会掌握住,认真学习,你这一生可以成佛,可以成菩萨,不但超越六道,永远超越十法界,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到这个世间来,无论到哪一道都是缘分。当然,来的时候要找父母,父母跟我们有缘,没有缘你不会找他。什麽缘?找父母来投胎是满业,这不是引业,满业裡面头一个是找父母。找父母的缘分,跟父母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缘。没有这四种缘,你决定不会找这个人做父母,佛说得清楚,说得明瞭。报恩是父母过去生中对我有恩,我这一生是来报恩的,这个儿女自然就是孝子贤孙,他报恩的。如果是报怨的,那是来找麻烦的,这小孩就很难教,不听话,长大之后会搞得你家破人亡,他报怨的。讨债的,那要看欠多少,父母欠他少,几岁他就走了,他讨完他就走了;欠得多的,可能十几年、二十几年,父母好不容易把他栽培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他走了,这是讨债讨得多的。还债也有多少,那是什麽?这个儿女前世欠你的,欠得多,小孩长大对父母供养就多,物质生活照顾很周到,但是没有孝敬的心,只是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到;如果是欠得少,那可能他很富有,他对父母很苛薄,这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在周边都能看到,这欠债少的。

  

我以前在年轻刚学佛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人官做得很大,对待父母比对待佣人还苛薄,规定一个月多少钱,勉强维持生活。那我们知道,这个是他欠父母欠得少的,所以他还的也少。不是这四种缘,不会到一家来。学佛就有办法改进,学佛了解事实真相,自己觉悟了,帮助全家老少个个觉悟,叫明白了,把世俗的这个缘分,把它转变成法缘,一家学佛,一家觉悟,这种情形完全能改善。佛家讲的因果的道理!一家人是有这个缘分,我们在社会上亲戚、朋友,凡是相识的都是有缘人,但是缘分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四大类,只是缘有厚薄不相同,统统都要把它变成法缘。大乘教裡面说普度众生,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把我们世俗的那些观念,乃至于宿世的这些缘分,全都化解了。我们学得跟佛菩萨一样,来处理我们这一生的际遇,放下一切的恩怨,心平气和,我们走菩萨道、走佛道,不再走六道,这就对了。

  

父母养育我们,不管什麽因缘来说,他对我们有恩!纵然是报怨来的,他如果要学了佛、学了圣贤的教诲,他明白了。过去生中虽然是有不善的缘,这一生当中父母养育你,没有父母,你从哪裡来?如果这一生当中你学到圣贤的教育,你学到佛法,那父母的恩就更重了,所以杀害父母,经上讲的「必入地狱不疑」,你决定入地狱。反过来,孝顺父母是世出世间第一德、第一善!佛法讲这人善根深厚,世间法也不例外,深厚的善根,孝顺父母。淨宗的典籍《观无量寿佛经》,淨业三福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孝养父母是第一德;杀害父母是第一大罪,天理不容,法律不许可。可是现在的法律对于杀父杀母,刑法也减轻了,在古代的法律不是这样的,古代法律如果杀父杀母,决定是死刑,没有缓刑的,没有赦免的,极恶不孝之罪。

  

早年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桩事情,这事情是真的,这是古时候,有这麽个地方,出了一个逆子,把父亲杀了,当然判死刑。朝廷下令,这个地方的知县(就是县长)撤职;巡抚,就是以前的省长,记过,记大过,就是在你们治理之下,怎麽会出这样一个恶人?你们地方官没有尽到教化的责任。这种处分还不够,朝廷下旨,在从前是有城牆的,县城有城牆的,把城牆拆掉一个角,表示这一个城市这个地区出了这样一个大不孝的人,是整个城市的耻辱,这麽严重!现在杀父杀母已经不是新闻,常常看见,在以前可了不得,这是大事情。民国初年,我这个年龄还能记得,政府法律裡有这麽一条叫「亲权处分」。这一条法律应该是在民国二十几年就是抗战前后,还是抗战期间当中废除了,我有这个印象。亲权处分是什麽?你的父母到法院告你,「我这个儿子不孝,你们把他处死」,立刻就执行,没有律师可以给你辩驳,没有,没有辩驳的。为什麽?父母是最疼爱子女的,父母不要你了,你就没有资格在社会上做人,这是亲权处分。这一条法律现在没有了,现在不讲亲权,现在讲人权,亲也没权了。所以这是第一大罪,杀父、杀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18:36: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05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