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第六十三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63
第63集A
第63集B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学佛,我也常常提供诸位同修,学佛的目标一定要在开悟,而不是以记诵为目标。现在学佛的人,大多数在经教上注重在这部经怎么讲法、这段是什么意思,注重在这一点,这个学法是不能开悟的。如果要想开悟,一定要循开悟的路子去走,一切大乘经典都是指导我们这个方向,达到悟明心地的目标。在《楞严经》里面,可以说章章都是指示这个方向,在此地尤其是明显。从「七处征心」、「十番显见」,一直到此地,阿难与诸大众还没开悟。这再更进一步,换句话说,再换个方法来敲一敲阿难与大众的悟门,总希望把悟门敲开、茅塞拔除。前面半段是结集经的人叙说释迦牟尼佛的意思。
你看看这个一开端就是『怜愍阿难』,什么事情值得怜悯?给诸位说,没悟值得怜悯。因为他没悟,这再想方法来开启他的悟门。凡是在事相上修学,一定要先发智慧,为什么?慧能导行,智慧领导我们修行,智慧做为我们修行的依据。真正讲修行是什么时候?是在闻思修三慧这个时候才契入,换句话说,三学完成以后这才谈得上修行。三学常说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慧一开了之后,这里面才有闻慧、思慧、修慧。闻思修是一不是三,如果闻思修是三那就没有慧,只能说闻思修,不能讲三慧;三慧是一,那个慧就是戒定慧的慧,可见得慧要开了,一定是定成就。心不定,慧就不能够开发,所以要开智慧先要修定,在此地经上所讲的『诸三摩提』就是定。我们再研究研究,为什么心不能定?真正要用功不得不这么追根究柢。心之不能定就是心向外攀缘,要拿《金刚经》上的话来说,咱们凡夫住色生心,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心就定不下来。
佛在《金刚经》上屡次的教诫菩萨,「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我们的心从六尘境界里面收回来,心就定了。心定了智慧才能开,这个定了的心就是清净心,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讲就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才能够生智慧,智慧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门,我们身口意三种行业就有般若智慧指导,这个行就叫做菩萨行,就叫做佛行,行佛所行。由此说来,佛法并不麻烦,是既简又易,问题我们信不信这个道理?信了之后,我们肯不肯这样做法?这就是关键的所在。这一段的意思刚才说了,修行一定要先开智慧,智慧开了以后还得广开,我们教下里面讲大开圆解,到那个时候皆可以为妙修之地。
『陀罗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所谓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拿我们现在的方便话来说,犹如纲领一样,世出世法的总纲领,在佛法称之为陀罗尼。不但是总持,上面还加了一个「大陀罗尼」,大字加在此地,就是所谓法界大总相法门之体。而在本经向后经文当中所开出来的,讲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这都是从大陀罗尼底下开出来的,也可以说下面四科七大就是大陀罗尼。为什么说四科七大是大陀罗尼?因为佛给我们说破了,四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读这一科经文应当要觉悟,觉悟到四科七大就是法界大总相法门的理体,我们的心焉得不清净?心必然无所住。心有所住是不认识万法的理体,以为一切法是真实的,所以他心才有住。实在说,心有住的人不但是迷失了万法的本体,我再说得简单浅显一点,连迷惑颠倒里面的因缘果报的道理他都不懂。为什么?如果懂得因缘果报的事情,他的心也不住了。像袁了凡居士人家心清净,他并不是懂得大总持法门,他是真正相信因缘果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起心动念都是冤枉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都是前生修得的,今天没饭吃该挨饿一天,命是如此,强求不得,那又何必多求?所以凡夫之人真正肯定、相信因缘果报,他的心也是定的,定心容易入道,这是修行的本钱。
本经是大乘圆顿法门,你看阿难尊者在前面所启请的是成佛之道,不是成菩萨道,是成佛之道;换句话说,世尊在本经所开演的全是讲成佛的道理、成佛的方法,以及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个境界是高,我们又想想,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我能成得了佛吗?这桩事情问题就在信心,你相不相信自己能成佛?跟佛在《金刚经》里面讲的都是相通的。《金刚经》里面佛说过,后五百世,就是末法时期,我们现在斗诤坚固的时代,如果有人对这样深的经,《金刚经》、《楞严经》都是一样,《法华》、《华严》都是一类的,你要听了是不惊、不怖、不畏,这个人就很希有。我们听了这些大经也不惊、也不怖、不畏,我们是不是希有?只怕的是我们是已经麻木不仁,所以听了不惊、不怖、不畏。不惊就是信得过,不怖就是道理能够透彻,不畏是不怕、自己可以做得到,所以希有,他能信、能解、能行。我们如果说是不信、不解又不能行,我们也不惊、不怖、不畏,那岂不是麻木不仁吗?
《金刚经》上佛说的那番话,用在《楞严经》上是相通的;换句话说,在今天斗诤坚固的时代,我们能信、能解、能行,正是世尊所赞叹的第一希有之人。第一希有是明心见性,才是第一希有;如果不见性成佛,称希有可以,第一还称不上。这就是佛在般若会上给我们授记了,我们末法的众生能做得到。所以成佛作祖的障碍不在环境,也不在别人,而是自己有没有信心。我们自己相信自己能成佛,这一生决定可以成佛,相信能作祖就能作祖,总得自己要有信心。一个人要没有信心,什么事也做不成;有了信心,道理懂得之后他苦学,「人一能之,己十之」,别人一遍就会,我不行,我十遍;人家十遍会,我学一百遍,只要自己努力没有不成就的。可是诸位要晓得,为学与为道大大不相同,为学,学问是要天天增长,知识天天丰富;为道跟为学是相反的,为道要日损,天天灭少,灭少什么?灭少执着、灭少分别、灭少烦恼。佛门里面常讲放下,日损就是放下,天天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事情天天要做,但是心里要放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