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2004/5/19 澳洲净宗学院

admin 开示讲经评论阅读模式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一段雍正说出他对于三教的看法,确实跟一般人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贯通了。第一句话说得好,他对于三教『亦惟得其平而已』。平是平等,平等是道,所谓道也者就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运作是平等的。在佛法里面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佛是不是从心想生?是的,佛是从什么样的心想生出来的?大乘教上告诉我们,平等心。诸位要知道,这个佛是指包括法身大士,也就是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菩萨得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是大菩提心。佛是从平等心生的,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因缘心,声闻、阿罗汉是四谛心,再下面是六道,六道讲天道十善心,人道五戒心,畜生道愚痴心,饿鬼道贪吝心、悭贪心,地狱道瞋恚心。十法界的业因虽然很复杂,复杂里面最重要的佛给我们说出来,你看看雍正为得其平而已。下面这是说明平等心看这个问题是什么个现象。

 

平等心『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异,我们常讲存之;同,求之。这我们容易懂,我们对一切宗教它有相同的地方我们求,把它发扬光大,不相同的地方暂时放在那个地方,连讨论批评都不需要;就是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谈,同样的地方我们把它发扬光大。这在修行、求学是正确的态度。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形迹之异,不一样的地方,也许我们入的深度还不够,所以看到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达到一定的深度才晓得里头有它的道理在,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现前看到矛盾冲突是我们自己智慧达不到,所以才有这种现象发生。不但理深,事也深。所以那不一样在外面,外面它的仪规不相同。

 

如果我们对全世界宗教来说,来观察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日常生活的习惯不相同,不相同我们彼此互相要尊重,这是人,各人有各人的嗜好。譬如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辣的,你不能批评这个好,那个不好,不可以,为什么?他成了习惯。吃甜的人他不能吃辣的,吃辣的人他不喜欢吃甜的,习惯成自然,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习惯,这就很好相处。你喜欢吃辣的,我请你吃饭,我一定要做辣的东西给你吃;那个人喜欢吃甜的,我一定有甜的给他吃,供养,这叫尊重,这叫和睦相处。我们到别的国家,别的族群、宗教去作客,人家知道我们素食,一定准备素菜来招待我们。好在素食好,因为素食是可以普遍的,任何宗教、任何族群都能接受,尤其是中国的素食也讲求色香味,中国讲究饮食的文化,真的是在中国,普遍能接受。所以外面的仪规我们尊重,这个要保存不能破坏,不能要他们改变,不可以,这他传统,我们一定要晓得。

 

文化是多元的,我们就从身体上讲,我们这一身就是多元文化,眼能见,耳能听,眼不是耳,耳不是眼,眼不能代替耳,耳也不能代替眼,这个身体它需要,地球上所有这些生物是地球的需要,不可以破坏。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就像我们身体不同的器官一样,哪个都重要,哪个都不能少,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华严经》的经题叫「杂花庄严」,它是比喻,比喻个花园,这花园里面所有一切品种花卉统统都有,一样都不缺少,美不胜收。这多元的,它不是一元,一元这个花园只种一种花,没有第二个品种,你说这多单调,有什么好看的?

 

所以我们晓得人的身体健康,我们每个器官都第一,没有第二。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没有一样不是第一。从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明白,这个地球上也是所有一切生物各个第一,没有第二,这个地球美好,这个地球健康;如果出现第一、第二、第三,它就有病了。所以大国跟小国平等,贫富平等,贵贱平等,各个第一。每个国家都第一,每个族群都第一,每个宗教都第一,每个文化都第一,这就是杂花庄严,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地球就是天堂,地球就是极乐世界,美不胜收。同异是阶段性的,达到究竟,同异就没有了,真正到平等、真正到清净了,清净平等觉里面哪有同异?同异是对立,对立没有了,这才到明心见性,才到止于至善,这是要教学、修行,讲究功夫了。这两句是从理上讲的,再往下看事上的。

 

『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它的宗旨相同,开始相同,归宿相同,我们从很多宗教典籍里面我们发现,最初的共同出发点就是个爱,佛家讲慈悲。古德常常教导我们,什么是佛法?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个字把佛法介绍出来了。基督教、天主教最初展现出来的「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他那个爱就是佛法讲的慈悲。为什么?这个爱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不是感情的,他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是真诚的爱心。《古兰经》里面讲「真主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从宗教典籍里面找到共同的教学宗旨,仁慈、博爱是世间所有一切宗教教学的宗旨,没有两样;而教学的目标也完全相同,最终极的目标都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同归于善。

 

末后这一段举例说明,这个话是有根据的,佛家五戒十善教导人行善道,我们要真干,对自己有好处,清心寡欲,健康长寿,智慧福德天天在增长,何乐而不为之?我常常教人,佛教我们以戒为师。学佛不能不持戒,持戒从哪里做起?就从五戒十善做起,一定要做到。五戒里面不妄语,十善里面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恶口说话粗鲁)。十善说得细。

 

持戒包括守法,要守国家的法律,要遵守世间风俗习惯道德的理念。在中国,我也多次回去探亲、访友。宗教局跟我约定,在中国从事任何宗教活动,一定要宗教局批准,我决定遵守。所以过去许多寺院道场邀请我,因为他没有得到宗教局的批文,我不能去参加。九华山仁德法师几次请我讲经,也没有拿到批文;最近又遇到江苏大佛寺举办追悼茗山老和尚的纪念活动,江苏省宗教局局长很希望我能够参加,给我寄来邀请函,很可惜,没有国务院宗教局的批准,我还是要遵守国家法令,很遗憾的我不能参加。我只有在同一个时间,在海外我默默的来祷告、来祝福。所以不可以不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不遵守国家法令规章就是违背佛陀的教诲,就是不尊师、不孝父母。这个事情是我们基本修学的条件,我们决定不能违犯。在任何国家地区,我们遵守他们的法令规章,遵守他们的风俗习惯,所以得到人家的欢迎。这是我们做人基本的德行,我们不能够不遵守。

 

这是讲佛家重视善行,儒家同样的,儒家『五常百行』,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跟佛家的五戒没有两样。『诱掖奖劝』,诱掖,诱是诱导,跟奖励劝导意思是相同的,无一不是诱人为善,奖励人为善,劝人为善。所以『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没有一桩事情不是引导人断恶向善,佛如是,儒如是,道也如是。再扩大看看全世界所有一切宗教的教人,无一不如是。它要不是这样的,它怎么能把这个宗教扩展到整个世界。所有一切宗教都是超国际的、超族群的、超文化的,都是向全世界去传道、去传教,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已,才能与一切众生同心同德,同愿同行,这个宗教在世间才能立足,才能够发扬光大。凡是与国家地区法律习俗相违背的,这种教派它行不通,它不会受欢迎,决不是一般人愿意接受的,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2日19:44: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425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