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00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夫子在这裡点原宪,「邦有道,穀」,你应该接受俸禄,这也是给国人做个好榜样,不是说接受俸禄就好像不廉洁,这是你该接受的,没什麽不廉洁,不要标新立异。邦无道的时候,就不能接受了,那就赶快辞掉官职;不辞掉官职,还接受国家俸禄,那就可耻。为什麽?你不能为国家立功,国家无道,你是个贤臣,你肯定不能得到重用,无功不受禄,你还受禄,不就可耻吗?所以,底下蕅益大师注解裡头讲,「孔子耻穀,欲效其身于穀之中」,这是在邦无道的时候,孔子耻穀,他耻于接受奉禄。从这裡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欲效其身于穀之中,效就是效忠、奉献,他愿意把自己的身奉献给国家,通过当官、接受俸禄这样一种做法来效忠国家,为人民服务。他并不排斥去做官,他不是只想做一个隐者。他跟老子有不一样的做法,老子是出世,孔子是入世,他入世、做官都是为了帮助天下万民。当然很可惜,当时真的是无道的时代,春秋是乱世,所以他很想做个官,没人敢用他,没人愿意用他,志不同、道不合。最后,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还是想,算了,还是回家,回到鲁国办教育。办教育,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他的学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他自己被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教育的力量比办政治还要大,孔子的做法都是示现。老子也是圣人,老子当时看到春秋时代真的都是无道,没一个国家有道,找不到文王、武王那样的圣君,于是他就离开,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隐居前留下一部《道德经》垂训后世。两位圣人,其实他们存心都是一样的。这些都是真正大圣大贤,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心。

 

蕅益大师又引用「方外史曰:若知素位而行,便不肯脱身穀外」。这个素位而行出自于《礼记.中庸篇》,所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意思就是,君子安于平常的地位,这叫素其位。而行,行什麽?行道德。不愿乎外,他不去攀缘,绝不会去打妄想「我怎麽样改变我现在的地位」,他安住于现在的缘,有什麽样的缘就做什麽样的事。邦有道,这是个缘。有缘,国家请他出来做事,他就不肯脱身穀外,他就接受国家的聘用、接受国家的俸禄,这是应该要这样的。但是邦无道,他也不攀缘,他示现周游列国,都发现没有缘,他也就回去了。圣人做到随缘妙用,他不执着,随着这个缘,如果能够兼善天下,他一定不会拒绝;但是没有兼善天下的缘,他就独善其身,这是大乘的心理。小乘就反过来,原宪有点像小乘,他偏重于独善其身,自己修苦行,修得很好,确实,子贡见到他都自惭形秽,修得不错。他的生活方式跟颜回基本一样,也是箪食瓢饮、居陋巷,也不改其乐,那为什麽孔子偏偏讚颜回,不讚原宪?我们看《论语》裡面孔子讚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怎麽《论语》裡面没有见到「贤哉宪也」,没有讚原宪?原宪跟颜回不是一个境界,颜回真正得到孔子心传,大乘,入了大乘,从容中道,他得道了。原宪还差一步,就从这裡,你看他这个动作,拒绝俸禄的动作,孔子就知道他境界还不够。在这就是教化他,当然更是教化我们,要素位而行。

 

《中庸》裡面讲,「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教我们怎麽做个君子,随缘妙用,不必说起心动念去攀缘,改变我现在的地位。我现在是富贵,行乎富贵,我现在有这样的福报,我来帮助众生、帮助社会。譬如说你是个企业家,你是富贵、有福报,你就在你的本分上随缘随力为社会做好事情。首先,你得树立一个好榜样,做一个有良知的商人,不搞坑蒙拐骗、不搞偷税漏税,不要讲求自己的利。讲求公众的利,利他,不是为了自利,这就是真正的君子商人,你就行乎富贵,就在你本位上你就做了榜样。素贫贱行乎贫贱,颜回、原宪,他们都可以在贫贱的地位上做好样子。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是既没钱,也没地位,贫贱,每天好好的学习圣贤之道。箪食瓢饮,当然比颜回生活还是好一点,吃饭有碗,不用箪食,箪是用竹子编的小篓。颜回碗都没有,我们吃饭还有碗,不是我的碗,是协会的碗,他们给我用;喝水还有杯子,不用瓢饮,不用葫芦瓢;居陋巷,我们居在这个香港闹市,当然闹市有时候还不如那个陋巷清淨,反正都行,居在哪就行在哪。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在哪都一样,这是学,你是什麽样的身分就做什麽样的事情。我的本分,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弘扬者,首先自己要学好,每天有机会就跟大家分享汇报,这是我的本分工作。这一辈子就老实做这一样工作,也不用想我要去赚多少个亿,我要去怎麽出名,不需要。哪怕是流落到山沟、偏远的地方,素夷狄行乎夷狄,你入夷狄之地,夷狄就是少数民族,就指文化落后、偏远的地方,你在那也很好。素患难行乎患难,万一有什麽天灾人祸来了,人难保一生没有什麽患难的时候。孔子也有患难,你看陈蔡绝粮,七日没饭吃,饿了七天;到宋国的时候,险些遭到大夫司马桓魋的杀害,这都是患难。释迦牟尼佛还有三个月马麦之报,只能吃马麦,都有患难的时候。在患难裡面也不改节。

 

所以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不管你在哪裡,你都自得,你都能快乐,你都能自在。你的快乐、你的自在不是从外界环境中得到的,是在你不断的学习和力行圣贤教诲当中得到的,这叫法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的喜悦从哪裡来?学,而且习了。习就是实践,学习了还要实践,就是用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你就得到喜悦了。不管你是什麽样的身分,你都能学而时习,时习就是时时的在实习,无时不学、无时不习,你就不亦悦乎,法喜充满。

 

《论语》底下这一段,『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这一段,有的注解跟上面的一段(「原宪问耻」这段)分成两章,有的合成一章,都有道理。在这裡我们把它合成一章,因为什麽?应该是原宪一直问下来,前面是问耻,这裡是问仁,要不然这句话谁问的?不晓得,应该是接着上面一章。如果单独分开作一章,就好像这问话没有一个主语,是谁问的不晓得。这裡是问,克伐怨欲不行焉,不行就是不去干了,这可以为仁吗,这是不是叫仁?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什麽叫克、伐、怨、欲,这四个字,根据马融的注解,克就是好胜,伐是自夸,自伐就是自夸,怨就是怨恨,欲就是贪欲。如果你不好胜、不自夸、不怨恨又没有贪欲,这样属不属于仁?原宪在这也问仁。「颜渊问仁」,这是《论语》中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一章,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原宪在这裡他问得非常的具体,把这四种烦恼,克、伐、怨、欲,好胜、自夸、怨恨、贪欲,把他四样烦恼放下,这属不属于仁?这四种实际上就是贪、瞋、痴、慢。欲就是贪;怨就是瞋;伐,自夸,那是慢;克,这是好胜,好胜也属于贪、也属于瞋、也属于慢;总的来说就是痴。这裡头就是佛法裡讲的见思烦恼裡面的思烦恼。把这个烦恼要是能放得下,这算不算是仁?这是原宪的问题。

 

底下我们来看孔子的答覆,『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这个难就是难得,你能做到不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贪欲,这就很难得了,但是,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换句话说,孔子不承认这就是仁,为什麽?仁的境界比这个高。如果你有克伐怨欲,你肯定不是仁。但是,你只是断了克伐怨欲,你还不一定是仁,你没到那个境界,这是最基础的。就是说,这是良知底限,这是仁的底限,满足了底限,还未必是真正达到仁。仁,你还要更上一层楼。从这裡我们可以了解,夫子所说仁的境界是很高的。你看,这个克伐怨欲属于见思烦恼,把见思烦恼断了,还不是仁。那你想想,这个仁的境界多高!佛法裡讲的,断了见思烦恼是属于阿罗汉,阿罗汉是不是仁?还不属于仁,为什麽?你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无明烦恼。什麽人才叫仁?都断尽了。断尽了,回归到宇宙一体的境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裡面讲的自性清淨圆明体,你证得了,那就是仁。这个仁,你看人字旁、一个二字,二人是一,把两个人变成一个人,那就是仁。二合一,这就一体、不二,不二才叫仁。你还有二,那就不叫仁。从这裡我们就能够了解,原宪离仁的境界还是远,他能做到不克伐怨欲,但是还不能称为仁。孔子说他很难得了,但是,仁则吾不知也。他不是不知道,孔子怎麽能不知道?说得比较委婉一点,就是说你还没有达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9:58: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56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