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者必有言』,言是指善言,讲出来的话是能够启发人也能够行德的,这就是善言,这个是言教。有道德的人他必定讲出来的话是符合道德的,给社会大众好的教育,这是善言。可是,『有言者不必有德』,反过来就不一定,说善言的人,他不一定有德行。这个善言也不是说空头大话,这个话是有益于人的话,还是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但是他自己没做到,就是他说到做不到,那至少他这个言语可以做为别人的教诲。古德有一个话说,说到做不到的,「国之师也」,这是一国的老师;如果是说到又做到,「国之宝也」,这是国宝,就是有德之人。所以言语,我们自己修学,首先要立德,有了德行,你的言语自然符合德。不能学到最后,只在言语上下功夫,不修德行,那叫「巧言令色,鲜矣仁」。最重要的,自己能做到,做到了,你去教化人,那个效果就不一样。
底下讲,『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儒家讲的三达德叫智、仁、勇,智就是智慧,仁就是仁德,勇就是勇敢。仁是一个根本,有仁的人是仁者,他必定有智、必定有勇。当然,反过来就不一样,有勇的人未必是仁者,有勇的人未必有智慧,有勇无谋。所以仁是一个核心,有仁德的人,他必然能够见义勇为,勇敢的去承当善事,他也能成就善事。如果他没有勇气,当然就不能做仁者,所以仁者必定有勇。反过来,勇敢的人,可能他可以奋不顾身,可能他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但是如果只是匹夫之勇,没有智慧的,或者是他并不是非常正义的,那个就不是仁。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自杀式的恐怖主义者,他揹着自杀式的炸弹去轰炸,那个有勇,但是就不仁。这是孔子给我们澄清仁和勇的区别。
蕅益大师在这裡的注解中说,「有见地者必有行履,有行履者不必有见地。故古人云:只贵见地,不问行履也。倘无行履,决非正见」,这引申得非常好。你看,有见地的人必有行履。见地是讲他的德,讲他是仁者,这等于概括《论语》这一章讲的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就是讲他的言和行肯定是符合他的仁德。仁德是他有这个见地,他有高的见地,必有高的行为。有行履者不必有见地,就是你能做得很好,未必你有那个智慧,或者那个见地。所以古人重见地,只贵见地,不问行履。你讲出这句话,就知道你的境界在哪。你真是有这个境界,你肯定能做出那个行为。如果是我们有行履,就可以看出来你有什麽样的见地。倘无行履,决非正见,如果你做不到,你所说的也不是正见,换句话说,你那个见地不真。因为有见地,肯定有行履,通过你的行为就看出你是什麽样的境界。如果你要是能说不能行,那你不是真的见地,这不是正见。所以贵见地,同时最重要的,你要去真正落实,做出来的才是你真实的见地。
底下,江谦有个小的补注,我们把它读一读。「自隋唐倡科举,以至今日,皆是以言教人」,重视言语、重视说。「以言取人」,就是用文章(科举文章)来录取人。「言愈盛而德愈衰矣。妄言非见地也,妄行非行履也」,见地不是光看你的言,或者单看你所做的一件事,但是又不能离开你的言和你的行来看你的见地。「其根本在求仁,求仁莫如学佛。学佛则得大辩才、大无畏矣」。所以,真正的见地、真正的行为就落一个仁上。「求仁莫如学佛」,你真正学佛,你就真正有仁,因为佛以慈悲为本,慈悲就是仁。所以真正学佛,你可以得大辩才,这就是言;大无畏,这就是勇。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