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提出来这个问题,我说,在座的企业家们,你们认为你做生意应该只讲义,不讲利的,请举手。在座底下有三、四百人,真正举手的不到十个。都是怎麽想的?以利为前提,甚至还有主讲者公开讲,商人就得讲利,不讲利,你还经什麽商?听起来挺有道理。那为什麽人们都不敢举手,不敢讲道义?现在这个论坛为什麽要举行?就是商业裡面的危机重重。你看,奶粉裡面放三聚氰胺,炒菜裡头放的是地沟油。据他们的统计,地沟油产量大约是我们全部食用油总量的十分之一。换句话说,你吃十顿饭,可能有一顿吃上地沟油,十分之一。还有生产水泥钢板的,水泥钢板的中间有用钢筋,做建筑材料,建房子用的,他们把钢筋换成竹签。这竹签一掰就断了,他拿来充当钢筋的角色,建起了楼。你想想,那个楼跟积木恐怕差不多,它稍微有一点什麽风吹草动就倒了。这些危机可以说现在是非常严重!所以论坛提出来,企业家要有良知底限。良知底限是什麽?不能够偷税漏税,不能在奶粉裡面放三聚氰胺,不能用地沟油炒菜,这是最基本、最基本的做一个人的底限,合法的人。现在不得不还要提出来探讨,要企业家们宣誓遵守这个良知底限。谈到义,那就很难了,这个底限现在都岌岌可危了。为了赚钱,你只要不害人,这是底限;不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底限,居然都要去宣誓才能做到,这也是满可悲的一个事实。所以我提出说,大家能够以义为前提,不讲利的,但只想一个义字,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我回来就思考,为什麽人不敢举手,为什麽不敢去承当?原因还是道理没悟透。什麽道理?因果的道理。你看孟子讲,但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你,你只要讲求仁义,你何必还担心什麽利?利肯定会有的。修仁义是因,得利就是果,修善因得善果,这是自然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岂能有说种瓜会得豆,种豆会得瓜?你修善,一定不会得恶报;造恶,一定不可能得善报,这是因果。你要真正把这因果参透,你就知道一味的去行仁义,你后来就是大利。
确实,也有一些灵性比较高的企业家,他们认同这个观点,就是当我们为一个社会做出一件真正公益的事情,不是为自己的,完全不讲自己经济效益,完全是为公众效益,往往自己会意外收穫经济的效益。实际上《了凡四训》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要找孔先生算算你的命,真正命中该有多少财富,你吃多少顿饭、得到多少功名利禄,都有定数。那是你前生修来的,你这个定数就是你的福,你不要用那个不仁不义的方法也能得到,这是你命中该有的,命裡有时终须有,可能是个迟早的问题。如果我们用那些非法的手段、卑鄙的手段,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你得来的可能你会提早得到。但是所得到的还是你命中该有的,而且因为你这样造恶业,会把命中该有的折损掉。譬如说你命中该赚一亿,你就这样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你就能赚一亿。可是你用卑鄙的手法,伤天害理,你可能只能有五千万,你还觉得自己了不起,「我挣了五千万!」其实,殊不知你命裡该有一亿,那五千万就折损掉了,福给折掉了。所以,「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一个君子要是真正去行仁义,他命中可能有一亿,结果因为他行仁义,他福增加了,他可能变成两亿。这个超过命中所有的部分,那才是你真正挣来的。你命中该有的,那算什麽挣?本来就应该有。所以把这个道理给参透,就愿意去行仁义,不用讲利,利自然会来的,何必去想?但问耕耘,不问收穫,那个利就更大。
当然,一般人不想利很难,商人都是为利,为利也行,为了利,你也应该行仁义,你的利才更大。但是你为了利去修仁义,譬如说尽你的社会责任、做慈善捐献,当然保证你不能偷税漏税、不坑蒙拐骗,用正当的方法来经商,这是基本保证,这是最起码的。然后你再额外还为这社会做出奉献,行仁义,但你是有企图的,你希望将来能够得好报,图利的心去行仁义,也可以,也有利,利小;如果你不图,你就是一味行仁义,那果更殊胜,利就更大。所以我们老恩师提倡,一定要提倡因果教育。你要真正让商界重新恢复到良好的秩序、让企业家们恢复他的良心,用温总理的话来讲,「血管裡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因果教育。他把义和利的关係弄明白,他就一定力行道德。所以不义是最可耻的,君子绝对不取不义之财。你看,邦无道,都不愿意去得他的俸禄。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注解讲到,「卓吾曰」,这是李卓吾先生,「原思辞禄,欲脱其身于穀之外。孔子耻穀,欲效其身于穀之中」。这个话很有味道。原思,就是原宪,他辞禄。我们刚才介绍了他为人,他是比较喜欢过隐居生活,隐君子,安贫乐道,有点像颜回。颜回是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他有点那个味道。所以他出来做官的时间很短,就跟着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不做了,他也不做了。而且,他即使做孔子大司寇家臣的时候,他也拒绝俸禄,做得非常彻底,真正内心裡面没有一丝毫名闻利养,一点贪心都没有,他是「欲脱身于穀之外」,穀就是奉禄,他完全彻底放下俸禄。当然,他是可以接受的,为什麽?因为孔子都做大司寇,孔子都食俸禄,那你何必还要拒绝?所以孔子在这裡教他,「邦有道,穀」,这是对他的教化。就是你也不能够太左(用我们现在话来讲),该接受俸禄的时候还是可以接受的,邦有道的时候可以接受。孔子自己也接受俸禄,你就不要还特别的修苦行,一定不要,这个就有点偏左,不符合中道。你自己内心裡面确实没有名闻利养,可是你要想想,能不能带动这个社会的风尚?如果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学,那谁还能够为国家出力?大家都不敢出力了,好像为国家出力还要接受俸禄,这很可耻,所以那些有志之士都不敢出来。邦有道的时候没有能人,那对国家就是损害。所以你看孔子行为很中庸,他不偏于二边。原宪毕竟他的境界没有孔子高,他偏在苦行这一边了。
这种桉例曾经在子贡、子路身上也出现过,《了凡四训》就记载了。有一次,子贡很有钱,他帮鲁国去向外国赎回那些奴隶。就是鲁国人被俘虏到国外做奴隶,结果他帮助鲁国赎回来。赎回来,国家是有赏的,结果子贡就不接受赏赐,他自己很有钱,他也不需要赏赐。自己是很清高,但孔子批评他,「赐失之矣」,赐就是子贡的名字,老师叫学生就叫名。你这是错误的,为什麽?你这样做,谁还敢去帮鲁国赎人?好像帮助国家做赎人的事情,要接受国家的赏赐,这就是不廉洁了。你做的这个就是表法,别人看到你,别人也不敢做了,这就是影响到了国家的政策,遭罪的还是那些没有被赎回来的俘虏,对人民没有好处。反过来,有一次子路救了一个人,那个人掉到河裡头,子路把他救上来。那个人千感恩、万感谢,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就接受了。孔子反而讚歎子路,「你这做得太好了!从今以后,鲁国救人的事情就会很多了」。他们看到子路救人,他有好报,纷纷都愿意救人。所以子路无形之中他就倡导出一个救人的社会风尚,孔子讚歎他。你看子路接受别人的恩赐、回报,一般人觉得,你接受别人的,施恩还要得报,境界没那麽高,反而孔子讚歎;子贡施恩还不求报,不要国家赏赐,反而孔子批评他。从这裡就可以了解圣人的存心,不是在自己一身,而是在天下、在移风易俗、在久远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