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32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结果子贡也没办法了,口才再好也讲不过自己老师,所以最后他只好说,「然则赐无所息者也」,我就没办法休息了吗?这个是没办法,问出这句话。「孔子曰:有焉」,说休息是有的。「自望其圹,则皋如也;视其高,则填如也;察其从,则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这话什麽意思?子贡想休息,问有没有能休息的时候,孔子说有。「自望其圹」,圹就是坟墓。你看看你自己将来的坟墓,那个坟墓「则皋如也」,皋如是讲高大的样子,坟墓很高。「视其高,则填如也」,你从高处往下看,它是填得很充实的一个坟墓。「察其从」,就是从侧面看,「则鬲如也」,它一个坟墓、一个坟墓,从侧面看排列得挺整齐的,你的是在那坟墓堆裡,这是你的一个。「此则知所息矣」,这就是你休息的地方。孔子讲得也是挺有意思的,讲了半天才告诉他,其实真的活到老学到老,怎麽能休息?怎麽能够得少为足?所以要子贡勤学,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这才是好学。

 

子贡终于听明白了,所以最后说,「子贡曰:大哉乎,死也!」这个大哉是一种讚歎,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讚歎,死也是太伟大了!「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无论你是君子还是小人,到最后也在这休息。我们既然最后要休息,我们也要做君子。实在讲,子贡还没有真正悟透死的道理,他只认为死才是了了,君子也了了、小人也了了,其实不然,死的学问比生的学问要大。

 

《论语》裡面有讲,子路有一天问孔子,「敢问死」,问死的学问是什麽样?孔子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你生的学问还没弄清楚,你还想弄清楚死的学问?就这意思。说明什麽?死的学问比生的学问更大、更深远,这就非子贡能够弄得明白的。孔子在死的学问上说得不多,但是他至少承认死后会成为鬼。你看他讲祭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有鬼神,鬼是什麽?是祖宗的那个魂,叫鬼。祭鬼、祭神,说明真有鬼神。《孝经》裡讲的春秋祭祀,「以鬼享之」,我们一年春秋,实际上包括春夏秋冬四季,都要祭祀祖先,祖先这个鬼魂来享用我们的祭祀。证明孔子知道死后是有学问的,不是一死百了,但是他说得不多,因为能够接受这种学问的人也不多。

 

佛法裡面就讲得多了,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死了之后绝对不一样。君子一生修善修德,死了到好地方去;小人要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做尽坏事,死了之后到恶道去。天堂、地狱的分判,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像子贡这裡讲到的,君子和小人都在这休息,那只是什麽?肉体休息了,那个魂识可不得了,随业受报。这是讲到这裡,我多说了几句题外话。回头讲蕅益大师说的,子贡的其中一个毛病叫「愿息」,就是他好学的心不够,有一次就想辍学了。所以这章《论语》裡面,孔子点他,让他也像孔文子那样敏而好学,要好学。

 

子贡还有一条毛病,就是「悦不若己者」。这个悦是喜欢,不若己就是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相处,这是子贡的一个毛病。夫子在《论语》裡面告诉我们,「毋友不如己者」,你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所谓不交朋友就是不要跟他学,不要受他影响。你受他影响就等于学了他,就等于你自己退步了。应该跟比自己高的人学,跟比自己贤、比自己好的这些善知识、这些仁者学习,见贤思齐。结果子贡却是相反。

 

我们看到《孔子家语》裡就有这个记载。这个原文我们就不念了,因为时间关係,我只是跟大家介绍一下。孔子讲,我死了以后,子夏会天天进步,但子贡会天天退步,这孔子讲的。老人家看人是看得很准,他说这个话什麽意思?曾子就问他,为什麽这麽说?孔子就说,子夏为人很爱跟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喜欢贴近那些贤能的人,好学。子贡「悦不若己者」,跟不如自己的人喜欢相处。大概因为子贡,我们也能看出他大概的面貌,他是有点自负,有点傲慢的习气,喜欢人家吹捧他、喜欢人家讚歎他,自己看自己也不错。他跟那些比自己低的人,他就觉得自己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荣耀感。人家看到他当然更加恭敬他,都给他说好话,「您真是大贤人,我要跟你好好学,你是我的老师」。子贡听了之后,真有点觉得自以为人师了,有那麽点感觉,所以他喜欢跟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待着,去享受人家的这种讚誉。比他高的人,他就觉得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因为得不到人家的讚誉。所以这是子贡的一个毛病,叫「悦不若己者」。所以夫子说,我死了以后,子贡会天天退步。因为什麽?我在世的时候子贡跟着我学,还行;我不在了,没人比他厉害,他就退步了。

 

从这裡我们看到,交友非常重要,要很慎重,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要是常常跟德行好的人在一起,你就渐渐也变得德行好了。《弟子规》上讲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要是你反过来,「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你就退步了,这是我们选择师友要稍微注意的地方。子贡有这个毛病,所以夫子在这裡点他,要不耻下问。就是他永远保持自己谦虚恭敬的学习态度,对不如自己的人都要去请问,更何况对于贤者、对于比自己德行高的人?哪怕真的你是这裡最高的,你也应该不耻下问,因为总有人会有一个长处是你没有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子贡这一点,确实也是他的不足,蕅益大师为我们点出来。可见得蕅益大师对于儒学确实是融会贯通,他能够把它贯通起来看,然后让我们去体会夫子当时的心,那是念念想着教导自己弟子,循循善诱。我们再看第十六章。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8:38: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23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