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底下就点我们了,看我们能不能悟,这裡头具足了禅机。禅机,这裡首先跟大家提醒一下,这一句话讲下来是直指心源,不容你去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不容你去思考。你一思考,这话头就落入了心意识,变成自己妄想分别执着,那对你开悟根本没好处,只是障你的悟门,你永远开不了悟。所以,一句话给你说出来之后,你听懂了就懂,就入境界了;听不懂,对不起,你怎麽想也想不到,那就不要想,懂了就懂,懂不了就先搁着。这叫什麽?疑情。你有这个疑,先存着,存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没有疑那就不能再悟了。真的,这裡点你一句,是给你下个疑情,实在讲,话头都没有意思的。从没有意思当中,我们尝试着解释解释这个意思,你大概明白一下,自己去参。
底下,方外史这个话讲完,我们看蕅益大师说,「『若知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之理』,便如颜子之从容请事矣」。若知就是你要是知道,「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这个道理,「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这就是一个禅机,一个话头。什麽意思?这是禅门的一个公桉,是唐代赵州和尚,有一天跟投子大同禅师的一个对话。当时,赵州是开悟的人,投子禅师也是开悟的人,赵州就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这大概意思就是说,已经死了很久的人,突然活过来了,又是如何?这都是具足禅机,你听懂了就懂,听不懂,答不上来。投子禅师也是一个证悟的人,他懂,他立刻就讲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这八个字。什麽意思?我只能给大家讲个大概,不能深说。深说,把诸位的悟门给堵上,大家就没有办法开悟了。我只能把这个话白话一下。赵州问投子,大死的人活过来如何?投子说,不许你晚上去走路,但是天明你必须要到。就好像,你要到一个目的地,你得赶路,得赶夜行,但不许你夜行。不许你晚上走,但是你第二天一定要到那个地方,就这意思。
你就想想,「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到底什麽意思?这个话全都是裡头带着很深刻的意思。大死的人,在禅门裡面讲,都是讲入涅槃的人,入了涅槃就好像死过了。又活过来是什麽?涅槃是讲没有烦恼了。入了涅槃现在又重新活过来,活过来是干什麽?我们讲是从圣位入凡位。你已经做圣人了,成佛了,现在成佛之后,你再回到凡夫位来做什麽?这个话其实是什麽?断我们凡圣的执着。有死有活,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这句话裡头显示了一个活眼,这个死、活,其实都是无用的语言、名相,让你离开这二边,你才能入中道。「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也是让你不落二边。晚上、白天这也是二边,你要是有晚上、白天的执着,你就到不了。现在你要离开这个执着,你才能到得了。
蕅益大师为什麽用这个话来套《论语》这章?讲「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是什麽?把行和闻弄成二边、两头了。有两头的执着,就得不到中道。他不懂其实闻即是行,行即是闻,闻和行是一不是二。子路把它弄成二法了,二法,所以他不能入室,他只有升堂。大家明不明白?你要真正善学,像颜子一样,他没有把行和闻分成两个,它是一个。是什麽?「从容请事」。这个也是《论语》当中颜回有一次问孔子,「颜渊问仁」,问什麽是仁。你看颜渊问的是仁的境界,仁是圣境。夫子怎麽点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告诉他,其实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跟着归仁,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世界。为什麽?你和天下本来不二,你能克己复礼,当然天下跟着归仁,同时的。自己一身跟天下不是二,是一。有天下还有自己,这是二法,这裡让颜子直截了当入不二法门。
颜子听懂了,他听懂什麽叫「为仁由己」,不是由人,不是说天下跟自己分开的。自己归仁,天下就归仁。所以他「请问其目」,让老师给我们点一个纲目,怎麽下手。孔子告诉他四勿,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叫克己复礼,这就是下手处。颜回一听,立刻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虽然不聪敏(这是谦虚),可是我一回去肯定要照做。「请事斯语」就是这裡讲的从容请事,「颜子之从容请事矣」。请事是什麽?我一定依照老师所讲的去做。从容是什麽?没有丝毫疑惑,他闻之即行,闻行合一,不是二是一。直下能行,那就是闻,闻了就是行。
在佛法裡讲菩萨三慧,闻、思、修。闻思修三慧,也是一而三、三而一。不是说我闻了,我就是听了,听了之后回去思考,思考了之后,然后才去开智慧、才去修。闻思修把它分成三个,错了。它是一,闻即是思,思即是修。从这裡我们也看到,也是如此,行即是闻,闻即是行,一而二、二而一。你真正入这个境界,那才能够升堂入室,只有颜子一人能到达这个境界。但是我们要懂这个境界,不能够得少为足。我们继续看底下第十五章。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我们看《雪公讲要》裡面,这一段是子贡问孔子的话。子贡也很好学,他善问。他问的问题,说老实话,也都是我们的问题,帮我们问问题,这是等于做老师的助教一样。他问的是『孔文子』。雪公说,「孔文子,卫大夫孔圉」。这是卫国大夫,跟孔子同一时代的人。「文,是其諡号」,就是他死了以后,人家(一般是君王)赠给他的封号,都是纪念、讚扬他的德行、功业。「生前乱于家室。子贡以其为人不足道,何以諡之为『文』?」孔文子生前有一些做法确实不那麽特别光彩,待会儿我们可以跟大家做介绍,所以说「乱于家室」。子贡就觉得这个人「为人不足道」,看不起这个人的人格,所以他就问,「何以諡之为『文』」,他为什麽能够叫做「文」这个諡号?他配不起。这是子贡的问题。孔子就回答他,「孔子以此二语许之」,这二语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文子有这两个优点。「大抵聪敏之人不甚好学」,大概一般来讲,聪明敏捷的人不好学,他有傲慢的习气。这个是特别点出子贡的问题,子贡就有自负的习气。子贡很聪明,但是他很容易自负。「文子不然」,孔文子能做到敏而好学,聪敏但是他还好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