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十二集) 2010/4/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32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公冶长第五篇」,我们来看第十四章。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我们来看雪公《论语讲要》。他讲,「闻字有二解」,这个『闻』字有两种解释。「唯恐有闻之『有』,通又」,所以这个是讲再次闻道。这是评价子路的德行。在西汉的孔安国先生说,「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这个闻字作动词解。所以闻就是闻道,听到夫子的教诲。听到之后,必须要依教奉行才行。子路有一个难得的优点,就是他听到夫子教诲,一定是去力行。但是闻道之后还没有能够力行的、没落实的,就担心自己又再听到夫子教诲,这不能力行的就变得愈来愈多了,所以他「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我们从子路这个心态裡头可以体会到,子路是一个非常实干的、很踏实的一个人。听到了,一定会力行;不能力行,他宁愿不要再多听。听一句做一句,学到一条做一条,不贪多、不浮华。
我们再看雪公底下又说到,「包慎言《温故录》」,包慎言是清朝的一位大儒,他有一篇《温故录》说到,「闻读若声闻之闻,韩愈『名箴』云」。「名箴」,韩愈《五箴》这篇文裡头有一篇叫「知名箴」。这篇文章讲,「勿病无闻,病其晔晔。昔者子路,唯恐有闻,赫然千载,德誉愈尊」。包慎言先生说,「闻读」,闻是读成「若声闻之闻」,就是听到声音的意思,具体来讲就是听到老师的教诲。实际上,子路不贪多,学得很扎实。韩愈讲,「勿病无闻」,没有听到很多,这并不算是病,并不是什麽缺点。病的是什麽?病的是浮华,晔晔是讲浮华,才华外露,但是实际上没有实学。这就是《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才是真正的病。子路没有这个病,所以《论语》这章是对子路的一个肯定。
「昔者」,就是过去,「子路唯恐有闻」,二千五百年前的子路,就是因为他唯恐有闻的这个心态,你看他「赫然千载」,被记录在《论语》当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成为一个力行的楷模。这使他「德誉愈尊」,有这个德行,自然有这个荣誉,德和誉都是指受人尊敬。可见什麽?中华传统文化,它是实学,重视你力行,不在乎你闻知有多少,在乎你能力行多少。虽然你未必读过四书五经,但是你能够力行《弟子规》,《弟子规》一百一十三句全都做到,你也超过那个通达四书五经但是不能做《弟子规》的人。所以,一个人真正有没有教育,不是光看他读书读多少,看他能做多少,这叫实学,不是虚浮的。
下面说,「此闻字作名词解,谓子路恐有虚名」。这裡的闻,就是包慎言讲的这个闻字,跟孔安国讲的闻不同,这个闻字作名词解。这裡的闻,「勿病无闻」的闻,实际上还说是作名词,就是你的名闻。子路是恐自己有闻、有虚名,名闻利养子路很害怕,知道这不是好东西。特别是求学者,没有真实的学问就出了名,这不是好事,这是祸,不是福。名不符实,往往毁谤、横祸就会来了。即使你有实学,都难免有人毁谤你,何况没有实学?这个闻当作名词讲也很好,「此说亦有助于修养,可参考」。但是雪公还是同意前义,「今从前义」,就是当动词讲(孔安国的注释),就是当听闻多少,这个是「闻」。
我们再看底下,「谓子路求学,闻而能行」。闻做为动词讲,是他的听闻。子路求学,听到了就能去做。「子路有闻,闻于师,或闻于朋友,闻得某一种学问,立即实行」。说明子路也是一位好学的人,他从老师那裡听闻,听到一些道理,或者听到朋友、同参道友当中跟他讲到的道理,听到某种学问,立即能够去落实、去实践。「如果尚未实行,唯恐又闻其他学问」,可见得他是多麽的踏实。这是给我们解释这章的大意。
我们再看底下,「李二曲《四书反身录》」,李二曲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哲学家、大儒,他有一个《四书反身录》。这本书说到,「未行而恐有闻,子路急行之心,真是惟日不足,所以得到升堂地位」。子路踏实、认真的这种德行,就是体现在他「未行而恐有闻」,没有去落实,他担心再听到更多的道理,那更不能落实。说明子路是一个循序渐进、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人,这点我们应该学习。
我们现在学儒也好、学道也好、学佛也好,注重基础;如果没有基础,你再往上学,说老实话,学不成功。我们就要学子路,基础没打好,我们绝不去好高骛远,学那些空中楼阁的学问。儒,我们先扎根,什麽是根?《弟子规》是儒家的根。我们每天用《弟子规》对照自己,看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心态符不符合《弟子规》,一条条来对照,一条条反思。如果有过错,立刻要改正;没过错,也要勉励自己保持下去。你把《弟子规》学好了,你这四书才能够学得来,否则你现在一下读四书,没学《弟子规》、没做到《弟子规》,对不起,那都是「长浮华」。四书五经就好比是一棵树的花果,确实很漂亮。尤其儒家裡面也谈到性与天道,这个听起来很玄妙,但是没有根,无法悟入,不能悟入。所以四书五经的根是什麽?就是《弟子规》。再跟大家讲,其实《弟子规》就是把四书五经落实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你说学四书,到底你真正境界有没有反映出来,你学,到底是不是真学到,就看你日常生活一举一动有没有违反《弟子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