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7集 视频 文字)中国云南晚晴轩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七集)  2009/11/19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07-0007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我们来看「为政第二篇」,请看第二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是孔老夫子为我们概括出《诗经》的纲领。『诗三百』,是讲《诗经》有三百篇。实际上它是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有六篇只有篇目,而没有诗词,所以实际上有三百零五篇。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上古时代留下来的诗,到孔子手上有三千多篇,后来经过孔子的删订,就变成三百零五篇。这裡讲的「诗三百」是取整数。『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一句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三百零五篇的《诗经》,这句话就是『思无邪』。朱子解释这个蔽是当盖字讲,涵盖的盖,也就是概括。思无邪这句诗文是出自于《诗经.鲁颂.駉篇》,「鲁颂駉篇之辞」。孔子用这句诗来概括全部的《诗经》。思无邪是什麽意思?我们来看刘宝楠《论语正义》裡头的解释,刘宝楠是清代的大儒,《论语正义》考据非常的广泛,他是引《说文解字》,「思,容也。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这叫思。换句话说,心裡头能容纳的东西,能容纳的就是念头,这个念头就叫思。顾宪成是明代的大儒,他有说到,「诗者,思也。发虑在心,而形之于言」。我们写诗,诗是什麽?就是思想的思。我们心有所念,念头从心裡生出来,叫发虑在心,虑就是念头;而形之于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叫诗。所以诗是我们心裡头的思想、念头表现出来的文字,这叫思,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李炳南老先生引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裡面所说的,说思无邪这个思字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的。又引郑浩讲到的,考据《诗经.国风.邶国北风篇》裡面有一句叫「其虚其邪」。汉代的人所说的虚和邪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说思无邪,思是没有意思的,语气助词,就是讲无邪,无邪就是无虚的意思,无虚就是真。所以按照这样的解释,说《诗经》裡头三百篇,它的本义都是真情流露之作,这种讲法也很好。所以一种讲思是思想,思想裡头没有邪恶,这叫思无邪;第二种讲法,就是说诗三百是无邪、无虚,全是真情流露。

 

朱子在《集注》裡面说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这是把义理给我们发明出来。凡诗之言,就是《诗经》裡的话,有描述善的、有描述恶的,讲善的是为了感发我们的善心,勉励我们行善;讲到恶是惩创我们放逸的心志,就是让我们提起善念,改过迁善。所以《诗经》裡面的这些言语,都是用于帮助我们回归情性之正。凡人都有情性,恶人情性用得不正,善人用得正。《诗经》也是有感情的,可是它全都用得正,引导我们向正的、善的方向走,所以叫思无邪。这是对常人而言,常人没有办法不思,他非得有思想,心裡非得有念头,他也一定是有情性,我们所说的七情,《诗经》是导人以正;到了圣人的境界,情性都没有了,所谓的转情识为智慧。圣人的心裡头已经离念了,离念决定是正,这个正是绝对的正;有情性、有思想的正是相对的正,所以有正也有邪。在这种凡人的境界上,圣人教导我们,这也是因材施教,先教我们改邪归正,先教我们断恶行善,这是第一步;进而再提升,就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就是离情、离念,也就是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才能入圣流。我们知道,《诗经》是教导我们先改邪归正。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思无邪就是诚意。在初级阶段来讲,诚意就是心裡没有邪念,具体而言,我们说实实在在,就是心裡头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有自私自利,这就是邪;大公无私,这是正,公正。所以把自私自利放下,你的诚意才得以现前,这是初级阶段;再提升,进入高级阶段,是把念头都放下。清朝的大儒曾国藩先生给「诚」字下了定义,叫「一念不生是谓诚」,一念不生就是无思无虑,才是真正的诚,真正的正。

 

朱子又引宋朝的大儒范祖禹先生的话,「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范祖禹先生的这段引申也非常好。他说,学者,学儒的人、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必务知要,必定要懂得要领。学习要懂得抓住纲领,这样学才不费劲,这样进步才快。知要则能守约,你能够抓住纲领、懂得纲领,你就能守住最简约的这些教诲。其实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二、三句话就已经足够说清楚了。你看《大学》裡面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学之道,非常简约,没有囉嗦。你能守住简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你才能够了解、掌控广博的内容,这是懂得学习。

 

孔子为我们提取出纲领,他把《诗经》三百零五篇概括出来,就是「思无邪」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也是出自于《诗经》裡头,一句涵盖了全体,这是真正知要。我们修学要懂得守约,怎麽守约?落实思无邪。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正,正了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瞭《诗经》的意思。因为刚才讲《诗经》是真情流露之作,真情从哪出来的?自性流露出来的。必须我们自己思想裡放下邪念,才能够体会得自性所流露出来的真情之作。只要你能够放下邪念,也就是放下自私自利,你这《诗经》也就全通了,你就足以尽博矣。这三百零五篇的《诗经》,你不用念,你全懂了。

 

范氏在这裡依据孔子的这个意思,又给「礼」做了一个归纳。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个诗、一个礼,是孔子教人的学问。《诗经》,孔子给我们归纳出来是思无邪;礼,礼也很多,这裡讲「经礼三百」,做为经的礼仪有三百,做为具体的礼仪,就是曲礼,有三千,三千威仪,这也是非常广博的,能不能也一言以蔽之?可以,「曰,毋不敬」。毋不敬出自于《礼记》,《礼记》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一切恭敬。所以礼的精神,纲领就在一个敬字,「礼者,敬而已矣」。这也是提纲挈领,给我们归纳出最简约的纲领。你能守住这个敬字,你的礼全通。这个敬,有敬自己、也有敬他人,有敬人、也有敬事、也有敬物,无不敬。所以诗,一言以蔽之是思无邪;礼,一言以蔽之,毋不敬,这都是圣贤的心法,我们果然能落实,这一生也决定成圣成贤。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09: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1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