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7集 视频 文字)中国云南晚晴轩

 

朱子又引胡氏,这是南宋初年的学者,叫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这也是给我们做一个小结,说圣人的教化方法很多,但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心。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圣人,我们的本心跟圣人本心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心,就是圣人。但是现在是凡人,本心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到。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目标就是证得本心,欲证得本心,必须先立志。圣人是过来人,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立志要走下去,这叫学圣,循序渐进,不断的学,就是不断的觉,也就是一点一点将本心恢复。本心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上面有很多灰尘,就像一个明珠现在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非得把灰尘全部都洗乾淨,本心这个明珠才真正放大光明。所以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气。一点一点的去除,一直到最后,一点瑕疵、一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心全体现前,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一切道理,这叫穷理。真正是叫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圣人,在日用之间,完全是本心自性性德起用,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用。

 

「又曰」,就是胡氏又讲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孔夫子为我们讲出他这一生的成就过程,一方面是指示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人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入的去领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我们有耐心,不可躐等而进。躐等是越级,你想跳级、冒进,这不可以,这是好高骛远,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前进。第二方面也是指示我们学者应当日就月将,这是讲日日要努力、月月要进步,日新又新,天天要去干,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有恆心。

 

雪公引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当中讲到,这也是程树德先生引用明儒,明朝的大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一章是孔夫子自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一生在学圣人的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人的,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夫子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这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我们再走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目标、知道方向,也知道每种境界到底是怎麽回事,心裡就踏实。这个作圣的阶梯,夫子是示现他七十岁走过来的,实在讲,这大概是一个平均的过程,有的人要快一些,有的人要慢一些。夫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的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注解说,「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夫子十五岁有志于学,圣贤之道就是一个学字。所以我们讲,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学。学是什麽意思?不断的觉悟。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什麽是障碍?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障碍。打个比方讲,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麽?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自己不知道,他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一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身上全是宝。什麽时候你发起一念觉的心,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蕅益大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夫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背尘合觉。这个尘,就好像尘土,把本心这个珍珠给覆盖了;好像身上穿的邋遢衣服,把宝衣给覆盖住了。现在背尘合觉,就是把你那件衣服脱掉,恢复你本来有的宝衣,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子十五岁就开始。觉什麽?「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三十而立,他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什麽是迷情?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他就立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再进一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网,这个疑心像网一样把人笼住,现在他能破掉,一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一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了,他能够返妄归真,真的是见得本心了,这是知天命。

 

「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六根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身体裡头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麽?我们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处,当然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麽?通达自性,这是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踰矩,此是得心自在」,这个六识,是六根裡头的妄想分别执着。譬如说眼,见到外面的境界,就是色,眼见色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着,落了一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这是妄。对,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岁他就明瞭了,妄裡头原来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心所欲不踰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心自在。

 

心自在再往上还有一层,叫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孔子没达到法自在,要得到法自在,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没有这个寿命。什麽叫法自在?完全到了无心,一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能够像观世音菩萨那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而为说法,至于现什麽身,完全是在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还没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讲他不敢自称为圣人,也不敢称自己是仁人。这个话,「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称为圣和仁,不是自谦而已,这是他真实语,他明瞭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这就冤枉了大圣一生苦心。大圣一生给我们示现的是修学的次第,他让我们不能够只以他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心。

 

蕅益大师讲,「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他第一个层次是返闻闻自性,一开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麽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麽入?返闻就入。耳根不攀外面的声,而返过来去闻自性,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音,就像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尝的味道,他忘了。耳根如果忘了声音,就是忘所,把这个所忘掉,经过把声音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生静的相;静的相现前,又要把静相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才到「闻所闻尽」。闻就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这才称为耳顺,也叫耳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裡面称为阿罗汉,《华严经》裡面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在《愣严经》裡讲,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是觉了,能觉、所觉又是一个能所,也空了,这才得心自在。底下还有,「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你觉空了,就有一对能空、所空,空的境界现前了,把空也灭了,这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这就是如来境界;但是,能灭、所灭又是一个结,把能灭、所灭又灭了,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自性。所以蕅益大师这裡判定,夫子的境界已经是很高了,但是我们绝不能够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愣严经》裡面就讲得很清楚。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不能细说了。谢谢大家的收听。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09: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1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