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第27集 视频+文字)黄柏霖警官主讲 孝廉讲堂

admin 太上感应篇汇编评论阅读模式

 

佛陀整个威仪都整理好以后,因为他当时受牧羊女供养的时候,那五个比丘就以为他退转,说「佛陀退道心,我们不要护持他,他退道心,他接受人家供养」。那五个比丘就离开,到鹿野苑去了。结果佛陀第一个度的对象就是鹿野苑度五比丘,说十二因缘跟苦集灭道,阿含时就开始了。华严时是二十一天定中,你看佛陀在定中说《华严经》,二十一天而已,《华严经》是最大的一部经。人家说,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愣严》,不知《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我们讲富贵不是人间有钱的富贵,富贵就表示很有智慧,叫富贵。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古德这样讲。老法师因为要讲《淨土大经解演义》跟《科注》,所以把《华严经》停下来。当然我们也希望将来老法师继续讲《华严经》,可是老法师说他现在再讲的还是《无量寿经》。《华严经》真的是很好的一部经。华严是什麽意思?我跟各位讲,你们常常在看《华严经》,华严什麽意思?华是什麽?华也是个比喻,它全名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讲我们的性体,体大、相大、用大,叫大;方,方就代表我们的这念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非常的广泛,无穷无尽,叫方;广,广大、广无边界。就是我们的智慧,叫大方广,讲它的体相用。大方广佛,佛是说法者,佛陀、大方广佛,每一个人都是大方广,可是你没有办法开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个华是因位,因是因果的因,位,位置的位,因位之万行如华。什麽叫因位之万行如华?我们的菩萨行,利他的菩萨行可以无穷无尽,所谓普贤的愿裡面,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你看这个愿大不大?这叫做因位之万行如华,智慧是这麽广大。以此华庄严果地,故名华严,严就是庄严。你用什麽来庄严?用智慧来庄严你的德性。我们讲,「愿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花开的花就是智慧,你智慧开了。花开见佛,见到什麽?见到你的自性,自性弥陀。悟无生,你悟了原来我们本来没有生死,不生不灭。你就解脱,你就到极乐世界去了,不用再去轮迴,阎罗王的生死簿除名,这个名字打叉,不用来了,那多好!你一定要在阎罗王那边除名。名字挂在那边怎麽办,那边还有我的名字怎麽办?赶快到极乐世界去登记,那就要勤念佛。

 

接下来,涅槃,各位来看这个涅槃,涅槃就是我们讲圆寂。这个不能随便乱用,因为这个人往生,「这个人入涅槃了」,不能这样说。涅槃最少是阿罗汉。佛是无上大涅槃,一般讲就是般涅槃,般就是般若的般,那个叫般涅槃。什麽叫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大涅槃。佛为什麽叫大涅槃,阿罗汉为什麽叫涅槃?涅槃是本具的。什麽叫涅槃?我跟各位讲,涅槃分成两个字来解释,叫圆寂,它又叫灭度。圆是什麽?圆满一切功德。什麽叫功德?戒定慧是功德,圆满了。他戒定慧都圆满,解脱也圆满,解脱知见也放下了。什麽叫解脱知见?我已经解脱,我不用再修了。你还有解脱知见,你连这个都要拿掉,为什麽?本具解脱。

 

就像以前,三祖去见二祖的时候,禅宗三祖去见二祖,「师父,你给我解脱法门」。师父说,「谁帮你?没有人帮你」。「对,没有人帮我」。「我已经帮你解开了」。所以本来就具足解脱。我们现在是自己为了情绪、为了贪瞋痴、为了名闻利养,自己绑自己,自己拿绳子绑自己。怎麽办?解铃人就是繫铃人,自己解开、自己忏悔、自己念佛、自己听经闻法,自己发大心把绳子解开,自己解开绳子,不要叫人家帮你解开。这样各位明白吗?自己的苦自己去把它解脱,这个叫做,阿罗汉是证得涅槃,圆满一切功德,寂灭一切烦恼,这叫圆寂。所以我们看那些大法师、大和尚往生了,我们说某某法师圆寂赞颂法会。譬如他往生的话,他们不像我们叫告别仪式,我们世间人叫告别仪式,他不叫告别仪式,叫做某某法师圆寂赞颂法会。讚歎他,法师成道,法师往生极乐了,讚歎他一生的菩萨愿行。这叫圆寂,圆满一切功德,寂灭一切烦恼。

 

接下来另外一个,灭度,灭就是灭见思惑。什麽叫见思惑?见惑就是我们的身见。我们读《佛学入门》裡面就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你们去看《佛学入门》裡面就有,我就不再解释。什麽叫思惑?贪瞋痴慢疑叫思惑。把见惑跟思惑破掉的人,我们称他叫罗汉,阿罗汉,他证入涅槃。但是,因为他没有破法执,所以佛陀说他叫偏真涅槃,他不是一真法界的涅槃,他是偏在一边,叫偏真涅槃。菩萨是要破尘沙惑。菩萨已经破见思惑,可是菩萨还有很微细的尘沙惑,他境界会提升,一直提升,菩萨有变易的提升变化。之所以叫做尘沙惑,是微细得像那个非常微细非常微细的沙。譬如佛法裡面讲,我们凡夫有能所,能见的我,所见的他,叫能所。菩萨的能所非常微细,叫做尘沙惑。真正能所破掉了,那是佛、一真,那就是佛。所以叫做尘沙惑。无明叫根本无明,如果破根本无明的人,我们称他叫佛,或叫法身大士。所以这个灭就是灭见思惑、尘沙惑、根本无明,这个叫灭。度,度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什麽叫做分段生死?你看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从出生到往生,这是一段。动物也是一样,譬如说养鸡,养三个月,牠这样就是一段的生命,这叫分段。一段一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那是指六道内的众生,都是分段生死;如果是出三界的菩萨,阿罗汉以上叫变易生死。度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这是一种佛学名词。

 

接下来各位看一百一十页,这个『瞒昧』,瞒昧就是欺瞒、欺骗。『天理不息之体也』,我跟各位先理解一下什麽叫天理不息,不息就是没有停止,就是各位的自性,我们的佛性叫天理不息之体,这是本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王守仁)提出的。理学家王阳明,各位都了解,台湾有个阳明山。王阳明是理学家,明朝的理学家,王阳明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什麽,什麽叫知行合一?他跟朱熹那一派不一样。朱熹那派说知在行的前面,他说,「我要知了再行,知一定是在行的前面」,这叫知在行之前、知在行之先,这是朱熹的说法。朱熹也是个了不起的理学家,儒家的。王阳明的说法跟他不一样,他说知行合一,知道一定能做到,他就叫知行合一,知行可以并进,没有说不知道的人去做到的,知道的一定做得到。王阳明是这样说,叫知行合一,跟我们佛法裡面讲的这个知跟行一样。佛法《华严经》裡面讲,信解行证,信解行证裡面是知行合一,那个解就是完全明白、大开圆解,证就是做到了,你证入了。这段我用白话来跟各位解释一下。它说『此道』,前面讲是道非道,此道就是天命之谓性,我刚才已经解释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记住。佛性、自性,这个叫做性,你随顺这个性去修、去做人做事,这叫道。道在哪裡?在日用生活之间。你『语默动静』,你说话、你沉默、你行动、你安静,这都是道,都是我们的道,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你只要彻底明白,『知之真』,你彻底明白,而且你能够契入(佛家叫契入)。而且你能够真正去实践,非常精进的去实践,这是『行之勇』。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27日21:59: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46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