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09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O九集)  2016/2/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1-0309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O九集经文

 

第七三八页 第6 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 至 第七三九页 末6 焉可思议

 

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第一,显菩提心之功用。《安乐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迴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兹粗释云:首引《大经》,以明功用。《大经》者,《无量寿经》,淨影、道绰、善导诸家称之为大经,天台称之为大本。此菩提心实为往生淨土之源。「源」者,本也。故知,若不发此心,纵然勤修,亦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不能往生也。「云何」以下,申明其义。盖菩提者,觉也。无上觉即佛也。是故菩提即无上佛道之名。「发心作佛」即发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盖能发如是心者,本来是佛。此「作佛」之「心」,即本来是佛之心。故下复云。此心「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虚也。「究竟」。究极真际,穷尽法源也。「长远」。明寂真常,永离生灭也。「普备」,具足一切,无欠无馀也。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议。若能一发此心,便能倾尽无始以来生死与诸有沉沦。更以功德迴向菩提,定能上证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无有损失与消灭。道绰大师此语,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见,微妙难思。兹引密宗《菩提心论》以为佐证。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议。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第309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三十八页,我们从第六行看起:

 

「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下面把这四段都会集在此地。「第一,显菩提心之功用」。知道功用就知道为什麽要发菩提心,为什麽要修菩萨行,这就搞清楚、搞明白了。菩提心的功用太大了,说不尽,为什麽?因为菩提心能生万法,万法是全宇宙。菩提心就是真心,菩提心就是自性。整个宇宙从哪来的?《华严经》上给我们说,心现,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能现,妄心能变,妄心是阿赖耶;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生真心,一定就生妄心。如果两种心都不生,什麽境界?常寂光,那就圆满了。不可能不生。

 

在十法界裡,十法界裡面包括一切诸佛刹土,一切诸佛刹土包括在哪裡?佛法界,十法界最高的是佛法界。佛法界裡面,像极乐世界,佛法界,又分四土,诸位都知道的,同居淨土、方便有馀、实报庄严、常寂光土,全是心现的。如果不是诸佛所现,菩萨、声闻所现的呢?那两种作用都起,就是真心、妄心同时起作用。真心现的是方便土、实报土,妄心现的是六道轮迴,我们讲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识变的,妄心变现的。妄心依什麽变的?依真心变的。妄依真,真不依妄,你就晓得菩提心重要了。菩提心是真心,我们再讲一句很白的话,用真心的是真人,这个大家好懂,用妄心的是假人,假人就不是人,真人才是人。我把话说白了,大家容易懂。

 

学佛为什麽?我们从假人希望回归到真人,这就叫学佛。佛跟菩提是一个意思,菩提翻作觉,佛翻作觉者,觉悟的人叫佛,觉悟的人用菩提心,差别就在此地。不但通出世间法,还通世间法。世间法裡面所谓的是老实人,老实人很可贵,老实人是什麽?老实人是说真话人,没有妄语,不自欺。老实人就是用妄心裡面他还有真心的成分存在,还有那麽一点点,那一点非常珍贵。如果遇到圣贤教育,圣贤教育就抓住这一点,慢慢把虚妄的习气淘汰乾淨,回归圆满的真性,那就叫成佛了,那就叫成圣人了。

 

这桩事情,一切众生没有离开。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非是真心跟妄心交错在一起,现出这个境界,我们讲事实真相。就在眼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相即是,就是不悟。悟了就没事,不悟就造业,起心动念造业,言语造业,动作造业。业有善、有恶、有无记,无记是什麽?说不上是善恶,像口渴喝一杯水,说不上善恶,这叫无记业。无记业没有报,但是它有问题,什麽问题?迷惑颠倒,他不觉悟。所以贪瞋痴裡头,他没有贪、没有瞋,他有痴。这些,我们学佛的同学,尤其是学大乘,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然后回光返照,把自己的问题就找到了。找到之后改正过来,这就叫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改、修正,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回归无上菩提,回归自性,这叫真修。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15日16:20: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09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