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44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金刚神众这个团体,他代表的是守护那些住佛之住的菩萨,他要守护。实际上不是金刚神守护,金刚神是表法,表金刚般若,智慧。二住菩萨叫「治地住」,地是什麽?心地。才入佛家,刚刚才入佛家,才证得一真法界,刚刚脱离十法界,才证得一真法界。心地裡面烦恼是断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了,习气还在,你还需要对治,要对治无始无明习气。要用什麽方法来对治?金刚般若。诸位要晓得,金刚神是表自性般若智慧,这个时候已经破一品无明,自性智慧透出来了。愈透愈大、愈透愈明,这样能够破除无始劫来的习气,叫治地住,这是又破一品无明。

 

再往上升是身众神,身众神是随侍承事。我们到哪裡去随侍承事?诸位想这是做佛的侍者,常常照顾佛陀。佛在哪裡?找不到。一切众生就是佛,我们以什麽身分对一切众生?我们是他的侍者,要常常照顾他,常常伺候他。一切众生确确实实是佛,你如果把他看作众生,自己以为是法师,以为高高在上,你就错了,你到哪裡去找佛,去随侍承事?你找不到。佛告诉我们,你自己成佛的时候,你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成佛了。你还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众生,你也是众生。众生眼睛裡面看一切是众生,佛眼睛裡面看一切是诸佛如来。我们学佛,要问问哪一天我能成佛?哪一天这个境界现前,你就成佛了,这个境界不现前你没成佛。所以我常常劝同修们,我们不是把一切众生当作佛来看待,这裡头还是隔一层;他就是佛,他是真佛,他决定不是假佛。你们大家能相信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从性上去观察,他怎麽不是佛?相上他是众生,性上他是佛。就像此地表演一样,从性上讲他们是诸佛如来,从相上讲他们是杂神一类,这是示现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自己修行用功就有下手之处。我对一切人都把他看作佛一样看待,我对佛恭敬、对佛讚歎、对佛随顺。

 

如果我们以傲慢的态度对众生,那就是傲慢态度对佛,何况还让自己烦恼习气起现行,这大错特错。你一念生欢喜心,欢喜是烦恼,一念懊恼之心也是烦恼。中国人讲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个欲望,统统是烦恼,你的心不清淨。佛菩萨喜怒哀乐爱恶欲是示现的,事有理无,相有性无,所以他得大自在。我们凡夫不自在,事有理也有,相有性也有,糟糕不糟糕!其实性相、理事统统没有,事相是什麽?梦幻泡影。《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对治自己的心地,让自己的心地放光。这是身众神,身众神讲到修行,金刚神是用智慧启发我们的心地。用随侍承事来修行,因为身众神是表三住菩萨,三住叫「修行住」,你们看这个意思多深。佛法裡面讲修行,总纲领、总原则跟儒家讲的也类似。儒家的修行是讲守礼,礼的精神是什麽?自卑而尊人,这个人懂礼,这是礼貌,决定没有傲慢的。我们在《论语》裡面看到孔老夫子,上面所记载的,夫子无论对哪一类人,善人、恶人,年老的、年少的,没有不恭敬的,没有不谦虚的。这个表演是修行,将自己行为裡面不善的都给它修正过来,欠缺的都弥补成为圆满。佛家常讲开悟、修行,有很多人问我什麽叫开悟?我说得很简单,你知道你自己的毛病,这个人就开悟了;你知道自己毛病,你能把你的毛病改过来就是修行。所以人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过失,你在行门上无从下手,你怎麽修法?

 

因此,古圣先贤教我们读经,读经目的在哪裡?拿经来对照自己的心行,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展开经本对一对,佛怎麽说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不是如佛所说的?如佛所说,那我们的行是正行;如果跟佛所说的相违背,我们的行叫邪行、恶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裡面教我们,他说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佛的学生,必定是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就去做,佛教我们不做的我们就不做,佛叫我们去我们就去,这才叫随顺佛的教导、随顺佛的意思、随顺佛的愿望,那才是佛弟子。如果佛教我们做的我们不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偏偏要做,这不是佛弟子,这个人不是学佛。不是学佛,也研究佛的经论,也上台讲得天花乱坠,那是什麽?现在人讲的佛学,他不是学佛,他是佛学。佛学不管用,讲得再好依旧搞六道轮迴,于事无补;要紧的是真正要学佛,要学得跟佛一模一样。所以随侍承事,讲到修行那真是讲到极处,真正是把一切众生如同诸佛如来一样的恭敬奉事,我们在这个经文裡面看到表法,它是这个意思。

 

第三类足行神。我们在前面,足行神我把他说作现在的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在佛法表法,什麽意思?指导我们成佛之道。这是第四住菩萨,「生贵住」。世出世间一切尊贵没有超过佛的,没有能够比得上佛的,生佛之家,住佛之住,这才真正叫生贵。道场神是守护道场,领众修行,这一类属于道场神。在此地所表的是第五住的菩萨,五住叫「具足方便住」,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领导大家修行。这个护法叫内护,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最贴身的看护。我们一定要知道,在这个道场裡面,我们扮演什麽样的角色。从表法裡面来讲,具足方便就是执持名号,所以道场神也表这个法门,因为五住菩萨叫具足方便住。一切法门裡面,讲到具足方便,无过于持名念佛。你看看这个经裡头的味道,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我们信心才真正坚固,永远不退,那就是守护道场。这个道场在心裡面,不是形式的道场。我们讲到这一段,也特别举《维摩经》上维摩大士所说的道场,直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不拘形式。道场是什麽?是你修行证道的场所。修行证道场所在哪裡?无处不是、无时不是。真正是在你心裡,你心裡面真的觉悟了,你在那个地方那就是道场。所以一切法,最后都归到心地法门。护持道场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具足方便住。每一类的神众扣紧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对我们修行证果有密切的关係。

 

下面主城神,这是代表六住菩萨,六住菩萨是「正心住」,诚意正心。主城护法王城,法王城是心城,这在前面跟诸位都做过详细报告。坚定意志、坚定信心,永远不退,这是六住菩萨,正心。七住菩萨,在这个地方是用主地神来表法,地也是心地。以甚深的弘愿护持一切众生的道心,这是主地神。这是一个地方、一个地区关心教育的这些人士,中国古时候常讲的地方士绅,有道德、有学问,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这一类的人士,他们最关心的是教育。我们今天谈教育,这个名词大家都懂,哪一个不知道教育?而实实在在讲,我们对这两个字所知的有限,含煳笼统,不求甚解。如果真正教育要是办好了,它的果相一定是天下大治,世界太平,必然是这个现象,怎麽会乱?社会怎麽会动乱?社会之所以动乱,教育出了问题。所以现在真正懂得教育这两个字的意思,真的已经不多了,把这个意思扭曲了,正如同佛教一样。今天讲到佛教,大家一听到佛教,迷信,是宗教,把意思全搞错了,所以对佛教这个名词发生了误会、曲解。连教育这两个字都不例外,那还有什麽话好说?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3日22:02: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2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